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6篇
  免费   341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医药卫生   12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61.
目的:探讨1∶1等长骨骼数字X线摄影技术及在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前及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Kodak DR3000 X线机对100例髋关节或膝关节疾病患者进行站立负重位或仰卧位摄片,在Kodak 图像处理工作站上经过金属刻度尺预设实验,确定1∶1等长X线片的校准值。结果:预设长度值与实际测量值为1∶1.2的比例关系,100例患者的1∶1等长X线片打印成功,偏差度为0.4%,满足临床要求。结论:髋关节或膝关节站立负重位或仰卧位下的1∶1等长X线片可为骨科医师提供人体髋关节或膝关节的形态变化,为手术方案提供人工关节选择的测量数据,并能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962.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的定量分析在确定乳腺病变良恶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220例符合研究纳入标准:①临床拟诊良、恶性肿瘤的患者;②乳腺 MRI 检查后在本院进行手术或粗针穿刺活检取得病理结果的患者;③乳腺 MRI 检查前未进行活检及各种干预性措施的患者;④病灶截面积≥25 mm2者;⑤患者乳腺纤维腺体组织为 ACR 分型中Ⅱ~Ⅳ型(即纤维腺体体积≥25%者)等的病例进行乳腺 MRI 的扩散成像(DWI)序列诊断价值的前瞻性研究。所有病例术前均接受 MRI 检查,包括 DWI (b=800 s/mm2)。测量患者的病灶、对侧胸肌、同侧及对侧正常纤维腺体的 ADC 值,并计算2个相对表观扩散系数值,即rADC1=病灶 ADC 值/对侧正常纤维腺体 ADC 值和 rADC2=病灶 ADC 值/对侧胸大肌 ADC 值,比较 ADC 与 rADC 值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220例病灶中良性病变105例,恶性病变115例。当病灶 ADC 值的良恶性诊断阈值为1.20×10-3 mm 2/s 时,曲线下面积为0.923,其敏感度为88.7%,特异度为87.6%,诊断准确率达88.2%。当rADC1值的诊断阈值为0.70时,曲线下面积为0.834,其敏感度为82.6%,特异度为79.0%,诊断准确率达80.9%。当rADC2值的诊断阈值为0.81时,曲线下面积为0.873,其敏感度为83.5%,特异度为78.1%,诊断准确率达81.0%。结论:DWI 表观扩散系数(ADC)与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的定量分析在确定乳腺良恶性病变性质中的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当 b 值相同时,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DC 值)对于乳腺疾病良恶性的鉴别诊断特异性高于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其敏感性两者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胸大肌作为参照,其诊断价值与正常纤维腺体相当。  相似文献   
963.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对比增强T1WI的纹理分析技术评估症状性子宫肌瘤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术(MRgFUS)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3年1月在本院接受MRgFUS治疗的16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和12个月时的临床和MRI资料。采用TexRAD软件分别对治疗前及治疗后即刻两次MRI检查中的对比增强矢状面T1WI数据进行纹理分析,分别在空间尺度滤波器(SSF)半径值为2、4和6的图像上测量病灶的纹理参数,包括平均值(mean)、标准差(SD)、熵(entropy)、正性像素平均值(MPP)、偏度(skewness)和峰度(kurtosis)。测量并计算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时肌瘤的体积及体积变化率,以及治疗后即刻子宫肌瘤无灌注区体积百分比(NPV%)。通过子宫肌瘤症状与生活质量问卷(USF-QOL)调查评估每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时的症状严重程度评分(SSS)并转化为标准化SSS,计算治疗后标准化SSS评分的变化率。分析每次检查中不同SSF条件下病灶的各项纹理参数与患者的标准化SSS和肌瘤体积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不同SSF值图像上病灶的各项纹理参数中熵值与NPV%间具有显著相关性(SSF2:r=0.555,P=0.026;SSF4:r=0.535,P=0.033;SSF6:r=0.522,P=0.038);治疗后即刻组中,SSF4和SSF6图像上病灶的偏度和峰度与NPV%之间均具有显著相关性(偏度:SSF4条件下r=0.696、P=0.003,SSF6条件下r=0.772、P=0.000;峰度:SSF4条件下r=0.707、P=0.002,SSF6条件下r=0.786、P=0.000),SSF2图像上病灶的峰度与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时的病灶体积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0.523,P=0.038;r=0.503,P=0.047);治疗前及治疗后即刻组中其余各项纹理参数与肌瘤治疗前体积、治疗后12个月体积、肌瘤体积变化率、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标准化SSS及标准化SSS变化率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基于MR对比增强T1WI的纹理分析技术可用于预测MRgFUS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  相似文献   
964.
经导管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经导管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大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自1994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80例患者因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大出血接受经导管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其中侵蚀性葡萄胎18例,绒毛膜癌59例,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3例.出血部位包括子宫58例,阴道14例,盆腔2例,膀胱2例,肝脏3例和直肠1例.根据临床诊断及血管造影表现栓塞出血动脉,栓塞材料采用明胶海绵、弹簧圈及聚乙烯醇颗粒.术后随访3至120个月(平均30个月).结果 全部患者超选择性动脉插管均获成功,60例(75.0%)造影见出血阳性征象.73例患者(91.3%)出血成功控制,1例患者(1.3%)术后第3天因多器官衰竭死亡,6例患者(7.5%)再次出血,经手术治疗.动脉栓塞术后不良反应包括一过性躯体疼痛30例(37.5%)和发热45例(56.3%).结论 经导管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大出血有效、安全,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65.
吴哲  江国露  高慧  孙昊  金征宇 《放射学实践》2020,(10):1293-1296
【摘要】目的:Erdheim-Chester病(ECD)诊断依赖临床、影像及组织病理学结合。本文主要探讨ECD患者泌尿系统受累CT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4年1月-2019年9月确诊ECD 41例患者(男25例,女16例;年龄4~63岁,39.2±17.1岁)腹盆部CT图像,研究其泌尿系统影像学特征,包括病灶形态、密度、累及部位及强化特点等。结果:41例患者21例累及泌尿系统。腹部CT示21例患者肾脏受累,15例患者输尿管受累,8例患者肾动脉受累。2例患者临床表现尿崩症,11例患者肾积水。本研究14例(14/21)ECD患者发现特有肾周软组织浸润影像学表现,呈典型“卷发征”。结论:泌尿系统是ECD患者常累及系统之一,对于腹部CT出现肾周软组织浸润患者即使未出现泌尿系统相关临床症状也应考虑Erdheim-Chester病。  相似文献   
966.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程度与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及相关脑区ADC值变化的关系。方法:27例患者经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证实有中度以上颈动脉狭窄。所有患者行颅脑常规 MRI、MRA和DWI检查,并采用血流定量测量(QFlow)和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颈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对 QFlow技术与CDFI 测量的血流参数(血流量、平均流速、峰值流速及管腔面积)及其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及相关脑区的表观扩散系数值(ADC )之间的相关性行非参数检验。结果:①QFlow技术与CDFI测量的血流量和平均流速呈中度正相关(r=0.695,P<0.01;r=0.795,P<0.01),峰值流速和管腔面积呈低度正相关(r=0.453,P<0.01;r=0.573,P<0.01)。②颈动脉狭窄程度与 QFlow 技术测量的颈内动脉流量呈低度负相关(r=-0.467,P<0.01),与侧脑室旁前部和额叶白质的 ADC 值呈低度正相关(r=0.373,P<0.01;r=0.372,P<0.01)。③侧脑室旁前部和额叶白质的ADC 值与 QFlow 技术测量的颈内动脉流量分别呈中度和低度负相关(r=-0.624,P<0.01;r=-0.533,P<0.01)。结论:多模态 MRI能显示颈动脉狭窄所致的颈内动脉血流量减低及供血脑区的低灌注损伤,QFlow技术能较准确评价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967.
高心率患者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初步探讨高心率患者无需口服倍他乐克准备的双源CT冠脉成像的扫描技术和图像质量。方法对412例患者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其中增强扫描平均心率>100次/min的患者共有30例。行平扫和增强扫描。用增强扫描图像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技术(VRT)重建。将图像质量分为3级,按美国AHA冠状动脉分段标准评价冠状动脉各个节段的图像质量。结果30例患者增强扫描平均心率为(115.6±11.8)次/min(101~139次/min),平均屏气时间为(5.7±1.2)s。冠状动脉重建的最佳时相均为收缩期。共评价424个冠状动脉节段,其中图像质量为1级者占93.9%(398/424),图像质量为2级者占5.0%(21/424),图像质量为3级者占1.2%(5/424)。结论在无需口服倍他乐克准备的情况下,双源CT用于高心率患者的冠状动脉成像可获得非常好的冠状动脉各节段图像。  相似文献   
968.
目的 评价颈静脉球瘤患者增强MRI脑容积成像(BRAVO)序列的图像质量及对脑膜侵犯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静脉球瘤患者的颞骨增强MRI BRAVO序列及增强T1WI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的影像资料,评估两种增强序列的图像伪影.分别测量两种增强序列上肿瘤最大层面及同层面脑干的信号强度(SI...  相似文献   
969.
【摘要】目的:探讨肺部孤立性病变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参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间的关系,评价MSCT灌注成像对肺部孤立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80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部孤立性病变患者行MSCT灌注成像检查,计算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通透性(PS);采用CD34单抗标记测定MVD,分析良、恶性病变、炎性病变、不同分化程度肿瘤组织的CT灌注参数差异及各参数与MVD间的相关性。结果:良、恶性和炎性病变组的BV分别为(3.45±1.75)、(10.40±4.08)、(8.40±8.42)mL/100g;BF分别为(24.48±18.74)、(77.75±43.03)、(84.54±107.13)mL/(100g·min);PS分别为(4.33±2.90)、(21.70±10.86)、(14.67±10.29)mL/(100g·min);MTT分别为(15.54±7.01)、(15.23±13.35)、(12.55±8.39)s。良性组与恶性组、良性组与炎性组BF、BV、PS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与炎性组间仅P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均无相关性(P>0.05)。MVD在非小细胞肺癌不同分化程度鉴别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BF、BV、PS与MVD呈正相关(P<0.05),MTT与MVD无相关性(P>0.05)。结论:MSCT灌注成像可间接反映活体肺部孤立性病变血管生成情况,为鉴别肺部孤立性病变良恶性和治疗、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70.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重组技术显示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病因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8例临床诊断为CSA的患者进行MSCT检查,将原始数据进行高级血管分析(AVA)、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技术重组并结合原始图像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评价上述3种后处理方法对CSA病因的显示率。结果:128例CSA患者重组结果及统计学分析显示,AVA与VR对钩椎关节增生的显示率,AVA分别与VR、MIP对椎动脉(VA)钙化的显示率, AVA与MIP对VA狭窄的显示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可作为无创性诊断CSA的一种简便、优良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各种后处理方法显示病因均有其优势,AVA能提高病因的显示率,最终诊断需结合原始图像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