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7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是肿瘤治疗的重要进展, 但ICIs的应用会导致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其中ICIs相关心肌炎(ICI-MC)是严重的不良反应, 其早期检出和合理干预可改善患者预后, 影像学方法在ICI-MC的检出和监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ICI-MC的发生机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研究进展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2.
肾上腺少见肿瘤的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肾上腺少见肿瘤的CT表现特征与病理的相关性,以提高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对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少见肾上腺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5例,髓性脂肪瘤4例,淋巴瘤3例,囊肿、神经鞘瘤各2例以及神经节母细胞瘤、畸胎瘤各1例。在CT图像上,观察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内部结构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CT表现为均匀软组织密度肿块,1例有点状钙化。髓性脂肪瘤为以脂肪密度为主的肿块。淋巴瘤为软组织密度肿块。良性神经鞘瘤为软组织肿块,有囊变及钙化;恶性神经鞘瘤也为软组织肿块,内见坏死区,伴淋巴结转移。囊肿呈水样密度,壁薄光整,1例有囊壁钙化。神经节母细胞瘤为密度不均匀软组织肿块,内见坏死灶,伴周围淋巴结肿大。畸胎瘤为含钙化、脂肪及软组织成分的肿块。结论CT可揭示肾上腺少见肿瘤的病理基础,它们存在一定的影像表现特点,CT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3.
【摘要】目的:探讨MRI在评价正常单胎妊娠双侧胎肺体积、胎肺总体积及胎肺肝信号强度比值与孕周的关系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2017年中晚期单胎妊娠(24~38周)的正常胎儿114例,通过胎儿胸部MRI扫描获得胎肺冠状面T2WI图像。采用连续描点法逐层勾划双侧胎肺轮廓,测量并计算双侧胎肺体积和胎肺总体积;选取胎儿右肺下叶和肝脏为感兴趣区测量胎肺和胎肝信号强度,计算胎肺肝信号强度比值。左、右侧胎肺体积、胎肺总体积与孕周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分析。结果:正常中晚期单胎妊娠中,双侧胎肺体积及胎肺总体积均随孕周的增加逐渐增大(R2=0.435,P左<0.01;R2=0.411,P右<0.01;R2=0.438,P总<0.01);左侧胎肺体积和右侧胎肺体积存在较高的相关性(R2=0.88,P<0.01),在相同孕周下,左侧胎肺体积小于右侧。胎肺肝信号强度比值随孕周增加而逐渐增大(P<0.01,R2=0.149)。结论:MRI能提供正常胎肺体积、胎肺肝信号强度比值的参考数据,在产前准确预估和诊断胎肺发育情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4.
【】 目的 探讨二维彩色血流汇聚法(2D-PISA)定量评价二尖瓣偏心性反流程度的价值。方法 选择单纯性二尖瓣偏心性反流患者31例,用2D-PISA法定量评价二尖瓣反流相关参数,以心脏核磁共振(CMR)结果为标准,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结果 2D-PISA法有效反流口面积(EROA2D-PISA)为0.19±0.07 cm2,反流容积(RV2D-PISA)为28.74±9.51ml,反流分数(RF2D-PISA)为24.28±7.95%;CMR法反流容积(RVCMR)中位数为24.0ml,四分位数间距为15.75ml,反流分数(RFCMR)为35.38±14.89%。各参数2D-PISA法与CMR法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60,p值均小于0.001;EROA2D-PISA RFCMR间直线回归方程为 Y=7.24 149.011 X,RF2D-PISA RFCMR间直线回归方程为Y=7.216 1.16 X。结论 2D-PISA法可较准确的定量评价二尖瓣偏心性反流程度,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在诊断支气管扩张中的应用价值及限度。方法:对26例临床高度怀疑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同时行高分辨CT(HRCT)及螺旋CT(SCT)扫描,并以高分辨CT为对照组,分析螺旋CT扫描对诊断支气管扩张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在26例患者的130个肺叶中,显示有19例患者的24个肺叶为HRCT证实有支气管扩张,其中18例患者的23个肺叶为螺旋CT所显示。以HRCT为对照组,螺旋CT诊断支气管扩张的敏感性为95.8%,特异性为99.1%(其中1例为假阳性)。同时在对轻度柱状支气管扩张,扩张的支气管被黏液栓嵌塞等方面则优干HRCT。结论:螺旋CT扫描对诊断支气管扩张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能克服HRCT的某些不足,是目前诊断支气管扩张的一种新方法。但由于扫描时间及射线剂量的限制,对全肺行螺旋CT薄层扫描尚存在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66.
早期肺癌的影像学普查方法及其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目前居全身恶性肿瘤之首。虽然肺癌的治疗手段如手术切除、放化疗及生物治疗等在不断进步,但其5年生存率仍不到1 3%。然而,对I期肺癌行手术切除5年生存率可达80 %。因此,改善预后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和及时手术切除[1] 。目前临床发现的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胸部转移的螺旋CT表现特点及其优势解剖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乳腺癌术后的螺旋CT资料,总结肿瘤转移的类型、解剖部位及其转移时间的分布特点,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中,双肺转移23例(23/40,57·5%);淋巴结转移12例(12/40,30%),主要位于气管前间隙(9/12,75%)、主肺动脉窗(5/12,41·6%)和气管隆突下间隙(4/12,33·3%);胸腔积液17例(42·5%),胸膜增厚10例,心包积液8例(20%)。胸壁肿块形成5例(12·5%)。肺转移明显高于纵隔淋巴结转移和其他转移类型。肺转移的发生率在术后5年明显高于术后1年,其他阶段无明显差异。结论:乳腺癌术后的胸部转移以血行转移为主要途径。转移类型与发生时间无明显关系。螺旋CT对乳腺癌术后胸部转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明确左下胸部、膈肌和左上腹部疾病累及左侧胸腹交界区的多层螺旋CT(MDCT)表现及解剖、病理基础.方法 观察3例尸体横断面、3例矢状面标本胸腹交界区结构的位置、形态特征,结合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胸腹交界区疾病75例的MDCT表现,阐明其影像学与解剖、病理学的关系.结果 断面解剖上,左肺韧带位于左肺门下方,内侧附着于食管或降主动脉,外侧与肺下叶内缘相连,下份游离于膈肌上方或附着于膈肌;左三角韧带位于肝左外叶上方,均有游离段;胃膈韧带位于胃底后方,连接胃底与左侧膈肌.MDCT图像上,同时胸腹腔积液50例,左肺韧带将胸水在内侧分隔成前、后两部分,左上腹腔积液多分布于脾周间隙;左下肺癌6例向下累及胸膜、膈肌和脾脏;胃底癌3例向上转移至膈下腹膜和左下肺;左肾上腺癌直接浸润左膈肌脚1例;炎性病变14例,均涉及到左下胸腔和左上腹部;左侧膈疝1例.结论 左侧胸腹交界区域解剖、病理特点影响该区域疾病的局部、扩散和相互通连的影像学表现特点.  相似文献   
6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能够引起患者心肌梗死和心原性死亡。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改进,目前多种影像检查手段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以辅助临床决策的制定、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及判断患者预后。本文就目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70.
探讨健康国人左右心室整体心功能,建立功能参数的CT参考值。对58例成人健康(男女各28例)心脏行64层螺旋CT检查,重建心动周期十个时相心脏短轴位,用心功能软件勾画左右室心内外膜边界,计算左右心室整体功能指标。左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每搏量及心肌质量男性均大于女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心输出量、射血分数男女无显著性差异。在同一性别组中,左室的心肌质量大于右室(P<0.01)。左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与体重指数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4和-0.53;左右心室每搏量、射血分数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7/0.97和0.69/0.62。正常左右心室整体收缩功能与性别、个体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