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5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目的: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经肉豆蔻-8散给药后尿液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探讨MIRI的发病机制以及药物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10 m L·kg-1),模型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10 m L·kg-1)和肉豆蔻-8散组(5.4 mg·kg-1)。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MS)技术表征3组大鼠尿液代谢物,使用SIMCA 14.1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结果:经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模型组与假手术组、肉豆蔻8-散组明显分离,肉豆蔻-8散组与假手术组部分区域重叠。共筛选出8个与MIRI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与氨基酸代谢、脂肪酸代谢相关。结论:肉豆蔻-8散能有效调节与MIRI模型大鼠尿液代谢有关的氨基酸代谢和脂肪酸代谢失衡,通过多通路、多途径对MIRI起到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MG132对卵巢癌SKOV3细胞株生长的影响,以及自噬、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初步探讨MG132抑制卵巢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以0.5,1.5,2.5,3.5μg/mL浓度MG132作用于SKOV3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IHC)、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自噬Beclin1因子、凋亡Caspase-3因子的表达。结果:MG132作用SKOV3细胞后细胞生长受到抑制;MG132的作用随细胞浓度和时间逐渐增加,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IHC检测发现Beclin1、Caspase-3阳性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Beclin1、Caspase-3、Bim、Bax蛋白表达增加,与MG132浓度的增加呈正相关,Bcl-2蛋白表达减少,与MG132浓度的增加呈负相关;MG132组Caspase-3和Beclin1的mRNA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卵巢癌SKOV3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其抑制作用与凋亡和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64.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一种涉及到胚胎发育、创伤愈合及肿瘤发生、发展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复杂现象。最近的研究发现EMT和肿瘤的侵袭、转移及治疗抵抗等方面均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本文综述临床常用抗肝癌治疗手段本身诱导的肝癌细胞EMT现象和机制,为临床抗肝癌综合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5.
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保留生育功能的风险及安全性评估。方法回顾某院2004年1月~2007年6月住院手术治疗且≤45岁的原发子宫内膜癌患者104例,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1)≤45岁子宫内膜样腺癌与非子宫内膜样癌相比,两者在分化级别、肌层浸润、宫颈侵犯、脉管癌栓、卵巢转移、淋巴结转移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分化患者均无宫颈侵犯及宫外转移。(2)术前诊刮为子宫内膜样腺癌者88例,96.6%患者与术后病理类型相符,30.4%的高分化患者被低估了分化级别。(3)临床I期87例年轻患者中,5.7%术后分期上升。高分化或者无肌层浸润患者均无宫颈侵犯、脉管癌栓、淋巴结及卵巢转移。结论≤45岁的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临床病理上表现为低危性特征,这为保留生育功能创造了可行性。但术前诊刮低估了分化级别,临床分期存在误差,治疗存在较多风险。如何选择合适的病例及准确评估风险,是今后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研究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66.
目的:建立除湿养血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除湿养血胶囊中的柚皮苷含量进行测定,Diamonsil C18(2)色谱柱(4.6 mm×250mm,5 μm),流动相0.1%醋酸水-甲醇(60∶40),流速1.0 mL· 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83 nm.结果:柚皮苷在进样量0.035 83~ 1.146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98.9%,RSD 2.7%.结论:方法简便快捷,适于该制剂中柚皮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7.
目的:建立检测参体和参须中人参皂苷Rb1,Rb2和Rc的LC-MS-MS方法。方法:应用液质联用,C18色谱柱系统,采用梯度洗脱方法,A-水(0.05%FA),B-乙腈,A-B=65∶35,梯度洗脱(0~3 min,65%B;3~4 min,100%B),流速0.35mL.min-1,柱温40℃,建立了参体和参须中人参皂苷Rb1,Rb2和Rc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结果:建立了同时检测参体和参须中人参皂苷Rb1,Rb2和Rc含量测定方法。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用于参体和参须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KD)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68例KD患儿为实验组,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IMA和hs-CRP并对比分析。结果:KD患儿血清IMA与hs-CR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MA、hs-CRP水平变化与KD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69.
目的:建立祛疣胶囊中芍药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祛疣胶囊中的芍药苷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Waters SunfireTMC18,150×3.9mm,5μm,流动相:甲醇-0.1%醋酸水(22:78),流速: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30nm。结果:芍药苷在6.0725~97.16u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100.5%,RSD为2.6%(n=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捷,适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0.
郭娜  李豫峰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3):2120-2123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IVF/ICSI)卵巢刺激周期中子宫内膜厚度的动态变化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2月该中心行IVF-ET治疗的1 757例长方案降调周期患者的资料,比较妊娠组和非妊娠组IVF/ICSI刺激周期3个不同节点(降调后Gn启动日,用Gn第6天,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及其变化对IVF-ET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可能影响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妊娠组用Gn第6天子宫内膜厚度,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高于非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降调后Gn启动日子宫内膜厚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和降调日子宫内膜厚度相比,妊娠组用Gn第6天内膜增加值(即Gn刺激早期内膜厚度变化值)明显高于非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的相关因素为Gn刺激早期内膜厚度变化(OR=1.136,95%CI=1.078~1.197),胚胎评分(OR=1.093,95%CI=1.052~1.135),HCG日P值(OR=0.747,95%CI=0.623~0.895)及年龄(OR=0.965,95%CI=0.940~0.990),P均<0.05。Gn刺激早期内膜厚度变化与妊娠结局成显著正相关(P<0.05),且对妊娠结局影响最大。结论:在IVF-ET长方案降调节周期中,Gn刺激早期子宫内膜厚度变化可以更好地预测IVF-ET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