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患者男,46岁.因腰背部疼痛1年伴血尿1月收住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疼痛,呈持续性胀痛,活动或劳累后明显,伴乏力.未行治疗.于入院前1月出现血尿,呈全程肉眼血尿,时伴有血块,并尿痛及发热等症状.入院体查:左肾区叩击痛阳性;余正常.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100kVp管电压下使用碘克沙醇(270 mg I/ml)行CTPA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30例行CTPA检查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100 kVp、碘克沙醇(270 mg L/ml)和120 kVp、欧内派克(350 mg I/ml),均使用对比剂40 ml。记录两组的CTDIvol和DLP,并计算出CTDIw和E。对图像质量进行目测评分和测量,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比、年龄、身高、体重及BM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使用10.8 g I,对照组使用14.0 g I,试验组用碘量降低了22.86%。试验组CTDIvol、DLP、CTDIw和E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约42%、45%、42%、和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均符合诊断要求,图像质量目测评价和测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使用100 kVp管电压、碘克沙醇(270 mg I/ml)行CTPA检查,采用滤波反投影(FBP)重建图像,图像质量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要,既降低了辐射剂量、减少球管损耗,同时降低了对比剂用量和检杏成本。Back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低场MR梯度回波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在肝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0.3T开放式MRI系统,对21例伴有脂肪变性的原发性肝细胞痛和经CT确诊的31例特殊肝脂肪变性病例进行常规MR和屏气化学位移成像,并与CT对照分析.结果 所有病变的脂肪变性区在反相位(OP)像上信号强度均较同相位(IP)有明显降低,图像质量达到诊断要求.结论 只要技术应用得当,低场MR同样可以取得符合诊断要求的IP和OP图像,对诊断肝脂肪变性和确定肝脏病变内是否含有脂肪成分有显著价值.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影像学表现。方法:详细报告我院收治的1例肾嗜酸细胞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并汇总、比较国内已报道的14例相同病历影像学资料,分析总结该疾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15例中超声检查14例,低回声5例,其中1例见星形瘢痕,等、强回声3例;回声均匀5例,不均匀3例;边界清楚9例,边界欠清1例;有包膜者6例。IVP检查5例,均提示肾盂肾盏受压改变。CT检查13例(单纯平扫1例),平扫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8例,低密度2例,3例中心见不同形态的瘢痕。强化均匀和不均匀各6例,平扫所见瘢痕未强化;轻中度强化10例,明显强化2例。MRI检查3例,信号各异,2例中央见不同形态的瘢痕。结论:主要影像学特征是肿瘤中心瘢痕,其他特点有质地均匀、境界清晰、边缘光整、有包膜、周围结构无受侵及转移。有上述影像学特点,术前应想到本病,术中病理检查以明确是否为肾嗜酸细胞腺瘤,避免全肾切除。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80 kVp管电压及碘克沙醇(270 mg I/ml)条件下,采用滤波反投影(FBP)算法重建图像行CT肺动脉成像(CTPA)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收集52例行CTPA检查的患者,根据CT扫描管电压和对比剂不同,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记录两组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出加权剂量指数(CTDIw)和有效剂量(E)。对图像质量进行目测评分、测量及其辐射剂量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比、年龄、身高、体重及体质量指数(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用碘量降低了22.9%;试验组CTDIvol、DLP、CTDIwE分别降低了73.5%、75.1%、73.5%和75.8%(t=<0.001、30.5、<0.001、-28.7,P<0.05);两组图像均符合诊断要求,图像质量目测评价和测量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80 kVp管电压和碘克沙醇行CTPA检查时,FBP重建图像质量可以满足诊断需要,同时能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减少X射线管损耗。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儿童上颌埋伏牙诊断中的低剂量扫描技术。方法收集我院75例上颌埋伏牙患儿,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采用90,60,40的有效毫秒数值(mAs)进行扫描,由2名副主任医师采用双盲法分析图像质量并打分,同时记录不同有效mAs时的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3组图像均能清晰区分牙齿结构,重建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B组和C组的图像牙齿锐利度、牙槽突骨小梁的分辨力较A组依次下降,但仍能满足诊断要求;C组与A组比较,DLP值显著下降(P〈0.05)。结论有效mAs为40的低剂量扫描技术可以满足儿童上颌埋伏牙的诊断需要,并能显著降低患儿接受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7.
目的对1.5T磁共振(MRI)3种T2加权成像(T2WI)序列在胃癌中的成像质量进行分析评价,比较不同序列胃癌图像质量分级,以优化合适的1.5T MRI胃癌成像序列。方法经胃镜病理证实的18例胃癌患者进行术前MRI检查行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FRFSE)、脂肪抑制快速自旋回波(FS-FSE)和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3个T2WI序列进行图像质量分析,比较各序列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间的差异;并对3个序列在胃癌的图像质量分级进行比较,分析各序列在胃癌MRI成像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3种T2WI序列间的图像质量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RFSE与SSFSE序列的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明显高于FS-FSE序列(P均〈0.05);而FRFSE与SSFSE序列间信噪比及对比噪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RFSE与SSFSE序列明显优于FSFSE序列。结论 1.5T MRI进行胃癌检查时,T2WI序列可显示胃壁分层结构及可以鉴别病变内部组织成分,因而是胃癌MRI检查的重要的成像检查序列。分析各序列在胃癌MRI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有助于优化合适的成像序列。  相似文献   
28.
双侧肾上腺巨大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患者女,19岁。腰背部及上腹部胀痛不适、乏力、纳差、间歇性发热1个月。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血、尿常规未见异常;血乳酸脱氢酶(LDH)644U/L,血α-羟丁酸脱氢酶(HBDH)640U/L,碱性磷酸酶68U/L,血钙3.86mmol/L。  相似文献   
29.
螺旋CT增强扫描在食管癌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在食管癌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经食管钡餐透视和纤维内镜确诊的食管癌49例行CT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与手术对照.结果确定有肝、肺、甲状腺和/或骨及淋巴结转移的13例归入Ⅳ期,均未手术.经手术治疗的36例,Ⅰ期2例及Ⅱ期23例均切除;Ⅲ期7例,其中3例切除,4例未切除;Ⅳ期4例,2例切除,2例未切除.结论 螺旋CT增强扫描在确定食管癌分期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0.
腹膜后Castleman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资料患者女,50岁。上腹胀痛不适1月,B超提示腹腔占位。CT检查:左肾与腰大肌间见1软组织密度块影(图1a),CT值32-40HU,内见多个斑点状及分支状钙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