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80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原发于膀胱的粘液腺癌在临床十分少見,现将我科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9岁。排尿困难,肉眼血尿,少尿伴颜面浮肿、呕吐2月余。病人人院前1个月在外院检查发现:血尿素氮47.51mmol/L、血肌酐1 429μmol/L,B超示双输尿管全程扩张并双肾积液,膀胱內异常回声。在外院行经皮双肾穿刺速瘘术,术后肾功能有所恢复。入院查体:双肾区、输尿管区无叩痛、压痛。膀胱镜检查见肿物边界不规整,基底广,触之易出血,前列腺尿道部、膀胱三角区均可见肿物,无法找到双侧输尿管口。胸片未发现明显异常。检验:血尿素氮12.1 mmol/L、血肌酐301 μmol/L、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0.87 ng/ml、胃肠癌相关抗原(CA-199)0.08U/ml、血清癌胚抗原(CEA)1.8μg/L、甲胎蛋白(AFP)1.3 μg/L。  相似文献   
272.
腺病毒介导融合双自杀基因治疗膀胱癌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 探讨腺病毒介导胞嘧啶脱氨酶(CD)和胸苷激酶(TK)融合双自杀基因系统对膀胱癌治疗作用并与单基因系统作比较。方法 利用含有CD-TK双自杀融合基因及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复制缺陷腺病毒作载体,PCR检测CD、TK及E1基因。建立C57BL/6同系膀胱癌Mb49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肿瘤注射腺病毒联合丙氧鸟苷(GCV)或/和5-氟胞嘧啶(5-FC)治疗后肿瘤体积及组织学变化。结果 PCR可检测到腺病毒DNA中含CD及TK基因、无E1基因。腺病毒注射联合GCV、5-FC、GCV+5-FC治疗后,肿瘤体积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小(P=0.00),腺病毒注射联合GCV+5-FC有协同作用(P=0.04),优于腺病毒注射联合GCV以及腺病毒注射5-FC。基因治疗后肿瘤细胞大片坏死.对照组细胞形态无变化。结论 腺病毒介导CD-TK融合双自杀基因联合GCV或/和5-FC能有效治疗膀胱癌,融合双自杀基因CD-TK/(GCV+5-FC)系统对膀胱癌治疗有协同作用,其效果优于CD-TK/GCV或CD-TK/5-FC系统。  相似文献   
273.
前列腺肉瘤7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高前列腺肉瘤的诊治水平。方法:收治前列腺肉瘤7例,占同期前列腺恶性肿瘤的7.6%。2例行全膀胱前列腺切除、去带盲升结肠可控膀胱术;1例行前列腺切除术,术后辅以化疗;3例行放疗;1例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2例行全膀胱前列腺切除者中,1例生存5年,1例术后9个月死于肺转移瘤;其余患者均在13个月内死亡。结论:早期诊断并行根治性手术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74.
神经原性膀胱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经原性膀胱的发病原因很多 ,常见于脊髓外伤、先天性发育不良及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以往治疗目的主要是引流尿液。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 ,提高生活质量已经成为治疗的追求目标。避免上尿路损害、降低膀胱充盈压及控制排尿是目前治疗神经原性膀胱的研究方向。现对神经原性膀胱中逼尿肌反射亢进类型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以往治疗神经原性膀胱通常采用间歇性清洁导尿术 (CIC) ,目前这种方法多用于早期排尿障碍的治疗 ,对于提高病人的预后非常关键。一项对脊髓损伤病人治疗的回顾性调查发现 ,大约有8%的病人在 4年内出现输尿管返流而需…  相似文献   
275.
目的探索用逆转录病毒作载体介导HyTK基因转移入人膀胱癌细胞中表达以及HyTK基因转移联合丙氧鸟苷(GCV)对体外人膀胱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含Hy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LHyTKN,经包装细胞PA317包装后,获得重组逆转录病毒;病毒感染人膀胱癌细胞株EJ并进行潮  相似文献   
276.
目的 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制备肾癌相关抗原G250/MN/CA Ⅸ.方法 采用PCR法从原有质粒中扩增G250/MN/CA Ⅸ全长编码序列,将获得的编码序列片段插入pET32a( )表达载体,转化Rosseta大肠杆菌,IPTG诱导蛋白表达,而后进行纯化及Western blot鉴定.结果 正确构建pET32a( )/G250重组质粒,重组质粒转化Rosseta菌后,经IPTG诱导,在58 000相对分子质量处有明确的条带.目的蛋白表达占菌体总蛋白的32.7%.89.9%的重组蛋白是可溶性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纯化后的蛋白可以与G250单克隆抗体M75特异性结合.结论 在原核系统中成功进行G250/MN/CAⅨ的高效表达,为下一步的单克隆抗体制备和蛋白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7.
胰激肽原酶对ESWL后尿微量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激肽原酶(PK)是组成机体内血管舒缓素-激肽系统的重要成分,具有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我们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前后应用PK,观察尿液中微量蛋白的变化,以探讨其在ESWL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78.
目的:研究CD-TK双自杀基因联合染料木黄酮对鼠前列腺癌的体内治疗作用.方法:取鼠前列腺癌细胞RM-1接种于鼠(G57BL/6背郎皮下建立移植瘤模型.将荷瘤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木黄酮组、TK/CD治疗组及TK/CD+染料小黄酮联合治疗组进行相应处理.实验结束后比较各组肿瘤体积.全部肿瘤标本行常规病理检验及bcl-2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对照组肿瘤体积为(1 008.73±126.73)mm3.染料木黄酮组肿瘤体积为(359.06±53.17)mm3,双自杀基因组肿瘤体积为(222.60±26.79)mm3,两者联合时肿瘤体积为(25.31±9.24)mm3.双自杀基因组鼠肿瘤体积比染料木黄酮组小(P〈0.01),两者联合时肿瘤体积最小(P=0.00).病理切片中显示埘照组几乎未见细胞坏死,而联合用药组肿瘤大片坏死;免疫组化检测肿瘤标本中bcl-2含量显示对照组显强阳性,而联合治疗组仅见微弱阳性.结论:联用染料木黄酮能明显增强CD-TK双自杀基因系统对前列腺癌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79.
CIK细胞回输治疗对膀胱癌术后患者CD4、CD8细胞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回输治疗对膀胱癌术后患者CD4、CD8细胞水平的影响,探讨CIK预防膀胱癌术后局部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4例膀胱癌术后患者行CIK回输治疗,监测膀胱肿瘤复发情况、治疗前、治疗1月及治疗1年后的CD4、CD8、CD4/CD8水平、血白细胞、血肌酐、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指标。结果随访24~36个月,仅1例PT1G3患者肿瘤复发(2.94%),时间为术后第24个月。治疗前CD4、CD8、CD4/CD8分别为25.3±4.1、27.5±3.9、0.92±0.17,治疗1月后和1年后cD4、CD8、CD4/CD8分别为36.3±5.1、22.8±2.6、1.59±0.28和35.6±3.8、21.9±3.1、1.62±0.34,治疗前后CD4、CD8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血白细胞、血肌酐、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IK细胞回输免疫治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局部复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80.
老年患者多种组织器官逐渐出现衰老和退化。高龄且合并有其他疾病者,会给麻醉和手术带来一定的危险性。围手术期处理目的是将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贯穿起来作为一整体,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于近3年共开放肾切除治疗合并内科系统疾病老年患者141例,其中,肾癌57例,输尿管肿瘤6例,重度肾积水47例,肾结核3 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