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0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构建小鼠S100 A8基因启动子序列的报告基因载体,通过报告基因技术检测在静息、脂多糖(LPS)、PolyI:C及NaASO2等刺激下该段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方法 采用PCR从小鼠脾组织基因组DNA扩增S100A8启动子序列(-826~+468);将其克隆至pDsRed1-1载体上,重组质粒经过PCR、酶切及测序分析正确无误后转染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静息、LPS、PolyI:C和NaASO2刺激下红色荧光蛋白表达。结果 正确扩增出小鼠S100A8启动子片段(-826~+468);成功构建其红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载体,证实该质粒转染RAW 264.7细胞后静息状态下仅可见少量而微弱的红色荧光,经LPS、PolyI:C和NaASO2刺激后,红色荧光强度和亮度明显增加。结论 小鼠S100A8启动子(-826~+468)在静息状态下即具有转录活性,炎性、氧化应激刺激后S100A8表达增强;该启动子的成功克隆和其报告基因载体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S100A8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构建小鼠S100A8基因启动子序列的报告基因载体,通过报告基因技术检测在静息、脂多糖(LPS)、PolyI:C及NaASO2等刺激下该段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方法 采用PCR从小鼠脾组织基因组DNA扩增S100A8启动子序列(-826~+468);将其克隆至pDsRed1-1载体上,重组质粒经过PCR、酶切及测序分析正确无误后转染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静息、LPS、PolyI:C和NaASO2刺激下红色荧光蛋白表达.结果 正确扩增出小鼠S100A8启动子片段(-826~+468);成功构建其红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载体,证实该质粒转染RAW 264.7细胞后静息状态下仅可见少量而微弱的红色荧光,经LPS、PolyI:C和NaASO2刺激后,红色荧光强度和亮度明显增加.结论 小鼠S100A8启动子(-826~+468)在静息状态下即具有转录活性,炎性、氧化应激刺激后S100A8表达增强;该启动子的成功克隆和其报告基因载体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S100A8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3.
张秀娟  王娟  邓鹏  姜勇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9):1067-1068,1070
目的构建小鼠多嘧啶束结合蛋白相关剪切因子(PSF)真核表达载体并在小鼠Hepa1-6肝癌细胞内表达,观察PSF胞内定位及脂多糖(LPS)对其定位的影响。方法提取小鼠肝组织总RNA,RT-PCR扩增小鼠PSF基因的蛋白编码序列;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其亚克隆至pcDNA3-HA真核表达载体中,将该载体瞬时转染Hepa1-6细胞,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方法观察PSF的胞内表达及LPS对其定位的影响。结果酶切和DNA测序证明所构建质粒正确;细胞免疫荧光可见PSF在Hepa1-6细胞内表达后只分布于细胞核,LPS刺激后PSF分布无明显变化。结论成功构建PSF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PSF在基因表达调控中作用及其生物功能提供了重要载体;进一步证实PSF为定位于细胞核的核蛋白。  相似文献   
24.
雷贝拉唑联合六味安消胶囊对GERD有很好的疗效,且明显优于单用雷贝拉唑或六味安消胶囊.  相似文献   
25.
构建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胞外段不同功能段V/VC1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并在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在前列腺癌发病中的作用和机制打下基础。方法 采用PCR方法扩增RAGE不同功能段V/VC1的序列,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将其重组于pcDNA3-HA载体中。利用PCR和测序鉴定克隆正确性。转染PC-3细胞,用Western-Blotting检测其表达,免疫荧光检测其在细胞中的定位。结果 克隆的RAGE不同功能段V/VC1真核表达载体完全正确,Western-Blotting检测到RAGE不同功能段V/VC1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其主要定位于细胞浆中。结论成功地构建了RAGE不同功能段V/VC1真核表达载体,其能够在PC-3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26.
目的:构建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中细胞因子诱导片段1(CIF1)与串联亲和纯化(TAP)系统中纯化标签链霉亲和素结合肽(SBP)和钙调蛋白结合肽(CBP)序列相融合的原核表达载体,观察重组蛋白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为HMGB1参与炎症反应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及CIF1结构域细胞膜表面受体蛋白的获得和鉴定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CR方法分别扩增出cBP-SBP和CIF1的编码序列,构建表达质粒pET-14b/CBPSBP—CIF。利用Ni—NTA亲和树脂纯化融合蛋白,纯度达85%以上。采用纯化后的蛋白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利用LiquiChip液相蛋白芯片系统检测RAW264.7细胞释放TNF-a的水平变化。结果:表达载体构建正确,CIF1重组蛋白表达量高,纯度好。当蛋白浓度大于0.5ng/μl时,CIF1重组蛋白诱导细胞TNF-α的分泌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并且在CIF1蛋白浓度O~2.5ng/μl范围内,TNF-α的分泌量与CIF1重组蛋白的浓度呈显著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原核表达纯化了His—CBP—SBP—CIF1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可以有效地作用于巨噬样细胞内的信号转导过程,介导了炎症因子TNF—α的分泌表达。  相似文献   
27.
目的建立研究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新方法。方法选择6只SPF级BALB/c小鼠,模型组经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25mg/kg,使平均动脉压(MAP)降至40mmHg(1mmHg=0.133kPa)造成内毒素休克,然后迅速处死,正常对照组同期处死,取肝脏组织。利用生物素一链亲和素系统结合磁珠分离技术筛选内毒素诱导基因(LIG)启动子的结合蛋白。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末端带生物素标记的LIG启动子探针,提取动物肝脏组织胞核蛋白,与制备的LIG启动子探针进行孵育,再以标记有链亲和素的磁珠分离LIG启动子-蛋白反应复合物,使用不同浓度NaCl洗脱结合的蛋白,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样品蛋白,并对凝胶进行银染显色,比较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条带。结果两组胞核蛋白中共观察到15条差异条带。分析差异条带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在低亲和力作用水平,LPS作用后有4个蛋白开始与LIG启动子作用力增强,而有1个蛋白则同启动子的相互作用减弱;在DNA-蛋白质高亲和力作用水平,则有9个蛋白因LPS刺激而同DNA的结合力增强,有1个蛋白同启动子的相互作用消失。结论成功建立了生物素-链亲和素结合磁珠分离技术的新方法,为研究DNA-蛋白质相互作用开拓了新思路,并从“转录调控组学”角度深入理解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8.
邓鹏  陈建平  杨彤  秦卫红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7):3089-3089
目前在各类教科书中,尚未有双峰型鼓室导抗图的描述,而文献仅有对婴儿双峰型鼓室导抗图的个别报道,且其双峰型例数不多,本文对本院新生儿科在耳鼻咽喉科测听室行声导抗测试的40例新生儿的鼓室导抗图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受试患儿共40例80耳,男32例,女8  相似文献   
29.
目的构建人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胞质内段(hRAGE-C)GST融合蛋白的重组原核基因表达载体并进行表达与纯化,研究其功能并鉴定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hRAGE基因编码区的胞质内段,并将其重组于pGEX-KG载体中。重组质粒经PCR、酶切、序列鉴定分析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IPTG)诱导产生hRAGE胞质内段的GST融合蛋白。结果PCR、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所克隆的GST/hRAGE-C原核表达载体完全正确,继而表达、纯化获得了相对分子质量约35 000的融合蛋白(符合预期大小)。结论将hRAGE胞质内段构建于含有GST标记的载体上并获得融合蛋白的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