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32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目的 探索家兔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方法,评价三维全肝动态磁共振灌注成像对肝纤维化分期量化研究的可行性及价值. 方法分别用5%CCl4油溶液和纯CCl4,按0.1 ml/kg剂量每周1次腹腔注射,并于6、8、10、12周分组行磁共振灌注成像检查,量化分析门静脉和肝实质的峰值时刻、达峰时间、信号上升最大斜率和最大相对信号增加率的变化规律并与病理结果对照.不同浓度CCl4造模对比采用卡方检验;实验组灌注参数的多组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法. 结果 5%CCl4h浓度组和纯CCl4组成模率分别为40%和75%,两组家兔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3,P<0.05).31只家兔均顺利完成磁共振灌注成像检查,肝脏灌注的基线平稳,均得到了较满意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门静脉和肝实质的峰值时刻南SO期的(22.62±1.80)s和(29.04±0.60)s上升至S4期的(39.84±0.44)s和(45.44±1.95)s;达峰时间由(11.06±0.92)S和(13.19±1.06)S上升至(25.57±0.36)S和(28.81±2.92)s;信号上升最大斜率由(322.49±88.13)/s和(191.79±60.00)/s下降至(147.97±40.83)/s和(70.20±10.59)/s;最大相对信号增加率由4.47%±0.63%和2.69%±0.36%下降至2.54%±0.30%0和1.20%0±0.16%,S0~S2期与S3、S4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按0.1 ml/kg剂量纯CCl4每周1次腹腔注射,家兔肝纤维化成模率高.高质量的三维全肝动态磁共振灌注成像,能够对肝纤维化程度进行量化评估.  相似文献   
42.
43.
载Fe3O4液态氟碳纳米粒增强磁共振成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制备载Fe3O4液态氟碳(Fe3O4-PFOB)纳米粒,并探讨其增强磁共振成像效果。方法 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Fe3O4-PFOB纳米粒,并检测其理化性质。将24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Fe3O4-PFOB纳米粒组(静脉注射Fe3O4-PFOB纳米粒)、PFOB纳米粒组(静脉注射PFOB纳米粒)及生理盐水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对各组大鼠于处理后24 h行肝脏MR扫描。扫描完成后取出大鼠肝脏组织,进行HE及普鲁士蓝染色观察。 结果 所得样品为膜壳装载Fe3O4、中心包裹液态氟碳的纳米粒,呈球形,粒径(272.9±19.5)nm。注射Fe3O4-PFOB纳米粒24 h后,大鼠肝实质信号显著降低,肝脏-肌肉信号比明显减少,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普鲁士蓝染色可见Fe3O4-PFOB纳米粒组大鼠肝实质内有较多蓝色颗粒分布,其余两组染色阴性。HE染色各组大鼠肝脏均未见明显的形态学改变。结论 Fe3O4-PFOB纳米粒能有效增强磁共振成像效果,可以用作MRI阴性对比剂。  相似文献   
44.
目的 通过观察原发性肝细胞癌(HCC)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前后氧摄取变化特点,探讨BOLD MRI评估HIFU治疗原发性HCC疗效的潜在价值。方法 16例原发性HCC患者于HIFU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内接受常规MRI、BOLD MRI及动态增强扫描。BOLD MRI采用梯度回波序列。将BOLD图像数据传输至工作站,采用R2*软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生成R2*图及T2*图。在病灶中心、周围正常肝组织以及背部肌肉设置ROI,测量R2*值、T2*值及信号强度(SI)。对3个ROI R2*值、T2*值及SI在HIFU治疗前后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HCC R2*值在HIFU治疗后2周内明显升高 ,而T2*值、SI值在HIFU治疗后2周内明显降低 。周围肝组织及背部肌肉R2*值、T2*值及SI值在HIFU治疗前后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BOLD MRI在评价原发性肝细胞癌缺氧及HIFU疗效方面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MR脂肪抑制T2WI肝脏信号强度指标(SII)评估慢性乙型肝炎炎症活动度(G)和纤维化程度(S)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2例,正常18例。扫描序列主要为脂肪抑制T2WI,肝脏SII为肝脏与右侧背肌信号强度之比。结果肝脏SII平均0.966±0.172。多因素方差分析G分组F=8.608,P=0.000;S分组F=4.032,P=0.009;G和S交互作用F=2.374,P=0.050。偏相关示SII与G间r=0.622,P=0.000;与S间r=-0.361,P=0.011。接受者工作特性(ROC)曲线示SII诊断中重度肝炎曲线下面积=0.925,P=0.000,最佳诊断界点SII=0.97。结论 MR脂肪抑制T2WI肝脏SII与慢性乙型肝炎炎症活动度呈显著正相关,其判断中重度炎症活动的值为>0.97。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胆囊壁水肿的MRI特征及评估慢性乙肝病理变化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慢性乙肝67例,正常18例.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快速采集稳态进动梯度回波(FIESTA)及动态增强扫描.观察有无胆囊壁水肿及其厚度.结果 胆囊壁水肿12例,平均厚度为(5.68±3.78) mm.中度慢性肝炎(G3)、重度慢性肝炎(c-4)各6例.各组间胆囊壁水肿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G3、G4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729).轻度组与中重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正常组与中重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各组间胆囊壁水肿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5,P=0.252).肝纤维化各组(S0 ~S4)内胆囊壁水肿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4).胆囊壁水肿预示中重度慢性肝炎的敏感性33.33%,特异性100%.结论 MRI能敏感地显示胆囊壁水肿.胆囊壁水肿提示慢性乙肝中重度炎症活动,具有较高特异性.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分析研究海南省区域性专科护理联合体的模式和运行机制,并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海南省6所基层医院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作为时间分界点,比较专科护理联合体运行前、后的专科护理服务水平、护理质量、床位利用率分布等改善情况。结果:专科护理联合体运行后基层医院专科护理及护理服务水平、专科护理质量均有明显改善,其护理人员护理专业能力考评优良率(92.50%)、患者满意度(82.65%)、护理质量优良率(82.50%)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床位利用率分布情况优势改善:与实施前半年比较,三级医院实施后半年床位使用率下降5.77%,而基层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后半年床位使用率分别提升15.04%、9.78%和8.35%。结论:区域性专科护理联合体的建设能共享优质护理资源,提升护理人员专业能力,优化诊疗程序,促使临床护理更具针对性、分层性,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48.
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演变的磁共振波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研究急性脑梗死代谢物的变化规律,以观测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IP)的存在形式和演变过程.方法:44例超急性期(<6 h)与急性期(6-72 h)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发病时间分为5组.均行质子磁共振波谱(Hydrogen 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HMRS)、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常规MRI检查,在DWI高信号内梗死核心区、内缘区、外缘区及高信号外周嗣区、对侧镜像区分析代谢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和乳酸(Lac)的含量,并计算NAA/Cr、Lac/Cr.结果:①与对侧镜像区比较:梗死核心区和内缘区在所有时间组NAA/Cr均明显降低,Lac/Cr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缘区NAA/Cr在24 h内轻度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以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时间组Lac/Cr均升高;周围区在48 h以内NAMCr轻度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Lac/Cr升高.但随后时间组内Lac未明显测出.②各兴趣区之间的NAA/Cr和Lae/Cr在发病最初6 h以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进展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①IP在发病的最初12~24 h存在于DWI高信号区内,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向外周推移.②DWI高信号区外也存在IP,时问可以持续至24~48 h.  相似文献   
49.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伴脑疝的显微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逐步倾向于微侵袭治疗,手术方法层出不穷,有立体定向治疗、锥颅碎吸术、内窥镜治疗和小骨窗手术等,各有其优缺点,但对伴有脑疝的基底节区脑出血却效果不佳.本文在总结各方优点的基础上,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伴有脑疝的病人,进行基础+局麻下颞部骨窗开颅,微小皮层造瘘,手术显微镜直视下清除血肿的方法,减少了麻醉和清除血肿过程中对脑组织的损害,扩大的减压骨窗有利于脑疝病人安全渡过脑水肿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0.
目的:采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MDCTA)显示胸腹主动脉瘤病人的脊髓Adamkiewicz动脉.方法:31例胸腹主动脉瘤病人行MDCTA检查,通过MPR、MIP和CPR等图像后处理方法显示脊髓Adamkiewicz动脉的起止关系、分支情况以及走行特点.结果:脊髓前动脉显示率为100%.28例(28/31例,90.3%)能显示Adamkiewicz动脉,其中19例(19/31例,61.3%)能够显示从主动脉经肋间动脉到Adamkiewicz动脉的连续性解剖走行关系,有7例(25%)能辨认出二支Adamkiewicz动脉.该动脉中有27支(27/35,77.1%)起源于左侧,33支(33/35,94.3%)位于T7~T12之间.结论:MDCTA能清晰显示胸腹主动脉瘤病人脊髓Adamkiewicz动脉的解剖细节,可作为无创性血管成像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