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59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94例肺炎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患儿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体征变化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湿啰音消失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显著,患儿湿啰音消失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比较短,可作为临床治疗新生儿肺炎的可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影响我国18岁以上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的因素并分析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2011年数据,针对18岁以上居民,以健康状况、人口统计学特征、经济和医疗保险四方面为指标,运用两分类的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研究,再采用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进行解释。结果疾病越严重、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农村户口、有医疗保险的人群就诊率越高,男性的就诊率比女性低,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就诊率高。收入越高会提高健康水平,使得就诊率降低。年龄对于健康因素对就诊率的影响有负效应,而医疗保险具有正效应。结论疾病严重程度、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所在省市、户籍和医疗保险对我国18岁以上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疾病严重程度对于收入的影响有中介作用,年龄与医疗保险是疾病严重程度对就诊率影响的调节变量。  相似文献   
24.
目的:结合医生可量化的工作量和业务工作价值两大核心维度赋予权重分析,从而设计可量化的绩效奖金分配方案,有效激励医生和调动医生的积极性。方法:在门诊、会诊和手术的3个方面,以工作量、工作强度和工作价值贡献的多个维度衡量工作绩效,利用大数据BI工具开发绩效奖金分配模型,并对绩效奖金模型权重系数进行校正优化,得出最优模型。该绩效方案是一套可量化、可追溯的绩效管理方案,在总奖金池金额不变的情况下精准分配奖金,提升医生的工作积极性。结果:基于医生工作量的大数据绩效分析方案在没有改变医院以往总奖金金额的情况下,体现了绩效的公正性、有效性,给医院提供了一个合理和更加有效激励医生的绩效奖金管理方案。同时,医院基本实现了绩效考核无纸化和精细化。结论:建立一套以工作量及工作价值为衡量标准的医生绩效管理体系,通过大数据实现绩效数据的自动采集与核算的绩效管理方案可有效激励医生的能动性,并实现绩效管理精细化,从而有效提升医院的绩效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5.
目的 通过脑电图和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定量评价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后脑瘫患儿脑部的改变。方法回顾性总结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笔者医院接受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的60例脑瘫患儿,采用脑电图检测术前和术后背景脑电图类型、双侧大脑半球异常波类型、数量及分布情况;采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检测术前和术后双侧胼胝体膝部、内囊后肢和大脑脚部位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评估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包括肢体痉挛、语言障碍、流涎、斜视、吞咽进食困难等。结果 随访10~45个月,60例脑瘫患儿术后肢体痉挛改善率为76.7%(46/60),语言障碍改善率为66.7%(40/60),流涎改善率为25.0%(15/60),斜视改善率为31.7%(19/60),吞咽进食困难改善率为28.3%(17/60),总体临床效果评价有效49例(81.7%),无效11例(18.3%)。术前脑电图可出现弥漫性改变、局灶性改变、低电压驼峰波、睡眠纺锤波,术后随访异常脑电图数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脑瘫患儿术侧不同部位白质纤维束FA值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结论 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对改善脑瘫患儿的肢体痉挛、语言障碍、流涎、斜视、吞咽进食困难等有一定的确切疗效,可降低脑电图异常波形数量,增加局部脑灌注。  相似文献   
26.
许迪  许健 《实用老年医学》2012,26(3):182-185
1966年Kuller等提出了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初步概念,1997年Braunwald提出并进一步完善了SCD的定义。SCD大多数发生在中老年人,而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SCD的发生日益增多。因此,及早识别发生老年人SCD的高危患者,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减少猝死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经动脉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碘化油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采用经肿瘤供血动脉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碘化油栓塞治疗的31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组患者均为无法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患者介入术程顺利,术后采用改良实体瘤评价标准(mRECIST)评价临床疗效.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例患者共进行76次(平均每例2.4次)介入治疗.随访3~36个月,术后3、6、12个月完全缓解率(CR)均为0,部分缓解率分别为58.1%、38.7%、29%,总有效率分别为58.1%、38.7%、29%;6个月、1年及2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77.4%、58.1%、19.3%;6个月、1年及2年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8.7%、25.8%、12.9%.全组患者均未见急性肝衰竭、肝脓肿、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术后87.1%患者出现发热.结论 采用经动脉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TAE治疗中晚期肝癌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中晚期肝癌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硫代乙酰胺(TAA)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毒性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培养;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原代细胞生长的过程;CCK-8检测TAA对BMSCs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工式细胞术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Bax,Bcl-2,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分离培养的BMSCs阳性表达CD90,CD29,阴性表达CD45,CD11b/c;与对照组比较,TAA能显著的抑制BMSCs细胞增值,具有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TAA能够诱导细胞凋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AA能够上调Bax,Caspase-3的表达,Bcl-2的表达下降。结论 TAA对BMSCs具有促进其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正空气理化检验是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重要专业必修课程,以保护人群健康为目的,应用分析化学等理化知识和技术,系统研究空气中化学污染物采样、检验的方法和原理,为卫生监督相关标准和环境监测等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1,2])。目前空气理化检验的教学多以讲授为主,由于国家政策法规、检测仪器原理等内容的枯燥、乏味,传统的老师讲、学生记的被动学习模式越来越显示出了局限性~([3-5])。另外,本课程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实践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建立早期卒中后抑郁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为临床医护人员筛查卒中后抑郁高危患者提供工具。 方法 对建模组259例卒中患者在卒中后第7~14天收集10项相关危险因素,于卒中后8~10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蒙哥马利抑郁量表测评卒中患者抑郁状况。利用χ2检验、Lasso回归及logistic回归筛选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对模型进行内部及外部验证(验证组有82例患者)。 结果 卒中后抑郁检出率为39.38%;性别、婚姻状况、并存疾病数目、卒中部位、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卒中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上述6个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AUC值:内部验证为0.883,外部验证为0.849)和准确度(Hosmer-Lemeshow检验:内部验证χ2=7.939,P=0.439,外部验证χ2=3.538,P=0.896);决策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模型曲线在大于10%的阈值概率区间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结论 卒中患者发作后8~10周即有较高的卒中后抑郁发生率,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够有效预测早期卒中后抑郁风险,利于临床给予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