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肾穿刺活检病理切片远程诊断的正确率和影响因素以评估其可行性。方法:选择40例已有病理诊断的肾穿刺活检标本的病理切片,肾脏病医师和病理医师分别对20例进行选样。通过3种方法获取数字化病理图像,随后将其从浙江青田传输至上海,由另一位病理医师根据这些图像和提供的病史进行诊断(采用盲法)并对画面质量进行评估和对影响诊断正确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0例中28例诊断完全正确,2例基本正确,4例有差异正确,4例诊断错误,2例延迟诊断。当场诊断的38例病例的严格诊断正确率为73.7%,而临床重要性诊断正确率为89.5%。由不同医师选样的两组的诊断正确率相等(严格诊断正确率为73.7%,而临床重要诊断正确率为89.5%)。不常见疾病的诊断正确率明显低于常见疾病(前后两者的严格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4.3%、87.1%,临床重要诊断正确率分别为42.9%、100%,P〈0.001)。病例图像中包含的肾小球数目与诊断结果分(完全正确诊断3分、基本正确诊断2分、差异性正确诊断1分、错误诊断0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肾穿刺活检病理切片远程病理诊断方法易行,本研究的远程病理诊断正确率基本符合临床要求。普通方法采集图像、压缩、传输、显示和诊断方式不影响诊断正确率。通过提高肾脏病理的肾小球采样数可以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82.
几种特殊类型前列腺癌的病理特点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95 %的前列腺癌都有程度不等的腺泡分化 ,称为经典型前列腺癌。可通过对腺泡分化和间质浸润程度的评估 ,作Gleason分级 ,从而为确定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为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所谓特殊类型前列腺癌是指不形成经典型腺泡结构的前列腺癌 ,它们难以采用Gleason分级标准 ,肿瘤的恶性程度不等 ,并产生复杂的病理鉴别诊断问题 ,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我们报道 5种共 10例特殊类型前列腺癌(占同期前列腺癌总数 4 9%)如下。例 1,78岁。排尿不畅 4年。指肛检查前列腺Ⅱ度增大。膀胱镜检查见后尿道乳头状肿物。于 1997年 3月作前列腺及…  相似文献   
83.
本文将273例手术切除的结肠腺癌分左右两侧进行比较,发现右侧结肠癌年龄构成明显高于左侧,临床以腹痛、腹块最常见,贫血,消瘦,腹水等消耗性症状也明显多于左侧;组织学类型中粘液腺癌发生率高,淋巴结转移率亦高于左侧。对发生上述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4.
前列腺穿刺活栓诊断中易与癌混淆的良性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六类穿刺活检中易与癌混淆的良性前列腺病变,其中萎缩后增生、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和硬化性现以小腺泡增生为主,易与低级别癌混淆,但这类良性小腺泡均有34βE12标记(+)的基底细胞层,无明显增大的核仁,也缺乏腺腔内黏液或类结晶体。单纯性萎缩和高级别PIN均为大腺泡结构病变,前者核/质比增大,后者有核的不典型性,但它们都保留小叶结构和基底细胞层,并缺乏浸润性生长的特点,梗死诱发的鳞化、基底细胞增生--基底细胞腺瘤和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都有成巢、成片增生的细胞,在穿刺中易与高级别癌混淆,但这些良性增生的细胞均缺乏高级别前列腺癌的细胞异型性和明显的浸润性生长方式。34βE12和KP-1等免疫标记也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前列腺导管腺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前列腺穿刺活检、经尿道前列腺切除和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标本中的前列腺导管腺癌,所有病例均作34βE12、CK5/6、p63、AMACR、PSA和PAP免疫标记,并对照HE切片诊断。结果导管腺癌以周围型多见(39例,92.6%),有30例(21.4%)合并普通经典型腺癌。镜下以大腺泡为主,呈乳头状,筛孔状或管状结构,瘤细胞高柱状,核异型性明显。免疫组化表型类似经典型腺癌,但有23.8%的病例肿瘤性腺管周围有34βE12、CK5/6、p63标记阳性的基底细胞存在。结论导管腺癌与经典型腺癌相比,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表现均有差异,病理诊断应注意与高级别上皮内瘤和转移性腺癌鉴别。  相似文献   
86.
用于本课题研究的病例总数为2000例(其中穿刺活检702例,前列腺癌检出率为42%),研究方法为光镜、电镜、形态定量、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所用抗体包括基底细胞标记抗体(348 E12,Cytokemtion 5和F63)及前列腺癌抗体P504S。包括:前列腺癌的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和诊断标准;易于与癌混淆的良性前列腺病变的病理鉴别诊断;特殊组织学类型前列腺癌;临床A期前列腺癌,以及前列腺穿刺和切除标本的病理学差异;前列腺癌放疗后的组织  相似文献   
87.
宫颈癌腔内照射以~(226)镭和~(60)钴的应用最广,以~(137)铯作为放射源的很少。近年来,我们采用半量~(137)铯腔内照射加手术治疗宫颈癌取得一些经验。本文主要通过18例宫颈癌手术标本的病理学检查来评价半量~(137)铯腔内照射的疗效以及放射和手术综合治疗的优越性。材料和方法采用1982年4月~1983年8月间连续治疗的宫颈癌Ⅰb—Ⅱa患者18例。术前均经病理活检证实。年龄37~55岁。其中Ⅰb3例,Ⅱa15例。~(137)铯腔内照射总量  相似文献   
88.
自从Filipe提出大肠癌旁移行粘膜的粘液性质异于正常以后,人们对移行粘膜及炎性大肠疾病异型增生上皮的粘液改变,从临床和病理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大肠腺瘤属癌前病变,为观察腺瘤与大肠癌的关系,我们选择85例(共91个)伴明确异型增生或早期癌变的大肠腺瘤,着重探讨腺瘤粘液含量、粘液性质改变与异型增生及癌变的关系。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89.
近10年来随着我国前列腺癌穿刺活检和切除标本量的迅速增加,国内病理学者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水平快速提高.早期在穿刺活检中将误穿的精囊腺组织、尿道球腺组织和神经节细胞误诊为前列腺癌的低级错误现在已很少发生,前列腺癌的形态学诊断指标、腺癌的各种组织学变异、Gleason分级标准也已经逐渐普及.但由于我国在这一领域起步较晚,地区和医院间发展不平衡,我们在日常会诊中还是经常发现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这些错误有的是概念性,有的是经验性,也有的是在诊断前的标本处理上就存在缺陷.我们将目前前列腺癌病理诊断中的常见误区归纳为以下几点,供大家在日常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90.
蒋智铭  潘一明 《江苏医药》1992,18(7):367-368
本文对33例甲状腺恶性淋巴瘤(MLT)和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LT)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其中19例中度以上LT 以及MLT 作了LCA、L26、UCHL-1、免疫球蛋白IgA、G、M 和K、入标记。根据标记结果、随访资料和临床病理特征确定了MLT 与LT 的鉴别诊断要点,探讨了MLT 与LT 在组织发生上的联系。指出异型淋巴细胞弥漫性浸润,甲状腺包膜外软组织浸润,肌性小血管壁全层浸润,淋巴细胞环状或成堆浸润甲状腺滤泡上皮,甲状腺滤泡腔内淋巴细胞填塞和淋巴细胞免疫标记呈轻链单克隆性是诊断MLT 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