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5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衍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dNLR)对喉鳞状细胞癌患者复发的影响和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对喉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58例行初次手术治疗的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的FIB,绘制诊断总体生存期(O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最佳截断值,从而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并采用卡方检验、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Cox风险比例模型多因素分析FIB以及其他临床病理参数与喉癌患者总体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FIB诊断喉癌患者O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7。较高纤维蛋白原水平(>3.12 g/L)与肿瘤分期、甲状软骨板侵袭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FIB、分型、分期、病理分化程度、甲状软骨板累及、淋巴结转移、年龄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OS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FIB、分期与年龄是影响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外周血高FIB水平的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OS较短,该指标可作为评估喉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5例采用口服抗组胺药左西替利嗪,局部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喷鼻治疗;治疗组6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两组均治疗20天为1疗程,3疗程后观察疗效,疗程结束后随访3月~1年.结果 治疗结束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8%,对照组为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年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1.01%,对照组为41.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较好,且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手术治疗策略及相应疗效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81例NIP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鼻内镜、CT或MRI检查,明确病变范围,根据Krouse分期系统进行临床评级,综合评估并制定手术方法,其中鼻内镜手术124例,鼻侧切开术27例,鼻内镜联合柯-陆式手术30例。术后随访1~6年。 结果 181例NIP患者术后总复发率为17.7%(32/181),其中鼻内镜手术复发率为15.3%(19/124),鼻侧切开术复发率为25.9%(7/27),鼻内镜联合柯-陆式手术复发率为20.0%(6/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分级患者术后复发率进行统计,其中Ⅰ级复发率为11.8%(2/17),Ⅱ级复发率为11.6%(8/69),Ⅲ级复发率为17.2%(11/64),Ⅳ级复发率为35.5%(11/31),级别越高复发率相对越高;各级之间术后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鼻内镜手术已成为NIP主要治疗方式,疗效与鼻外径路术式相仿。高分级NIP复发率较高,而合理选择术式彻底切除肿瘤及严格的术后随访则是其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microRNA-146a(miR-146a)前体区基因多态性位点rs2910164 G〉C与喉癌的关联性。方法建立病例一对照研究,选取204例喉癌患者和440例健康对照者,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病理学特征,采用TaqMan探针对miR-146a rs2910164位点进行基因分型,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评价rs2910164位点与喉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强度。结果rs2910164多态性位点与增加罹患喉癌风险显著相关(GC/CCVS.CC:OR调整=2.49,95%CI=1.57-3.94)。分层分析显示,与携带GG基因型个体相比,携带C等位基因的吸烟、饮酒以及无肿瘤家族史个体罹患喉癌风险显著增加(P均〈0.05),吸烟、饮酒与miR-146a rs2910164位点的共同作用效应更加显著(吸烟与rs2910164GC/CC:OR=6.39,95%CI=2.72-15.0;饮酒与rs2910164GC/CC:OR=4.19.95%CI=2.24-7.83)。结论miR-146ars2910164C等位基因与增加罹患喉癌风险有关,可以作为预测喉癌发病风险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36.
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抗荷鼻咽癌裸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寻找理想的鼻咽癌生物治疗及联合治疗的新方法。方法 利用国内建株的鼻咽癌细胞株(CNE-2)制造了裸鼠鼻咽癌模型,用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NrhTNF-α),通过不同的用药途径(局部、全身)和模式(单独、联合)观察治疗荷鼻咽癌裸鼠的疗效。并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NrhTNF-α作用后肿瘤组织细胞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和结论 ①荷鼻咽癌裸鼠经NrhTNF-α作用后肿瘤组织细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聋孕豚鼠所产子鼠听觉损伤(听损)程度与母鼠特异性免疫反应水平的相关性,同时了解子鼠内耳病理损伤和听损的特点。方法:同种粗制内耳抗原免疫雌性豚鼠,后将其与雄鼠交配,妊娠并生产子鼠。测试母鼠特异性抗体、细胞免疫反应及听觉功能,光镜观察内耳组织形态变化;测试全部出生后2周和部分出生后6周子鼠听觉功能,并亦用光镜观察内耳组织形态变化。结果:母鼠抗体水平在妊娠中期达峰值,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水平在妊娠晚期尚在进一步升高。子鼠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AP)闽值与母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及cAP阈值升高程度呈线性正相关、与母鼠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水平呈非线性2次多项式关系。结论:母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和cAP闽值升高程度越显著.子鼠发生听损概率越高,听损亦越严重。随出生后时间延长,子鼠听损无明显变化,听损子鼠可发生膜迷路积水。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鼻内镜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自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50例鼻息肉患者分为两组,给予两组患者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同时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与康复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半年内复发率分别为97.3%、2.7%,参考组治疗总有效率与6个月内复发率分别为86.7%、1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Lund-Mackey鼻窦CT评分、SNOT-20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 采用鼻内镜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鼻息肉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作用。方法将18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89例采用口服抗组胺药左西替利嗪,局部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喷鼻治疗;治疗组9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两组均治疗20天为1疗程,3疗程后观察疗效,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1年。结果治疗结束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对照组为7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年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8.8%,对照组为3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较好,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40.
<正>患者,女,60岁,因咽部异常感伴左咽部梗塞感1个月,于2013年5月2日来我院就诊。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咽部异物感,偶有痰中带血,无反酸、呕血、呼吸困难等症状,未予重视,今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吞咽困难来我院门诊就诊,查体示口腔及会厌谷、声门区未见新生物,行纤维喉镜示咽喉部黏膜稍充血,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