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9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探讨同期手术切除双原发食管癌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例经病理确诊的双原发食管癌肺癌患者均行同期食管癌、肺癌根治术,观察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结果:7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61±7.26)岁。术前平均FEV1为(2.50±0.63)L,平均FEV1/FVC为(84.18±18.74)%,平均LVEF为(64.83±4.02)%。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同期食管癌根治术和肺切除术,其中经上腹、右胸两切口手术5例,经左胸一切口手术2例,手术切口选择由肺部肿瘤所在部位决定,术中平均出血量(157.14±53.45)mL。7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气管-食管瘘、支气管胸膜瘘等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1.70±1.98)d。结论:同期手术切除并不增加双原发食管癌肺癌患者的手术相关并发症,是此类患者较为安全的治疗方式,术前良好的心肺功能可能是影响手术安全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索纤维支气管镜下“三明治”法治疗肺手术后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 fistula,BPF)的可行性。方法  根据BPF的分类标准,选取肺切除术后中晚期瘘的患者,瘘口<5 mm且胸腔感染较轻者接受“三明治”法治疗。“三明治”法操作的具体步骤为:(1)在气管镜直视引导下将注射器针头插入瘘口周围黏膜下,注射1%乙氧硬化醇;(2)利用内镜注射器在瘘口表面滴注1%硝酸银,烧灼黏膜使其变灰白;(3)经内镜注射器于瘘口表面滴注1%硝酸银和20%白蛋白等比例混合的混悬液,封闭瘘口。结果  2010年10月至2014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共有11例肺切除术后BPF患者接受“三明治”法治疗,治愈9例,平均治疗次数1.8次,2例患者治疗失败,带管出院。经过随访,治愈的患者瘘口无复发,也没有出现远期不良反应。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下“三明治”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相比单纯的纤维支气管镜下硬化剂注射,注射次数少,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63.
淋巴结微转移灶与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比较了分别运用细胞因子 (CK)和P5 3免疫组化来检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微转移灶的方法 ,以及它们对预后的评价作用。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 1993年 1月~ 1997年 3月在中山医院胸外科行肺癌根治术后的 3 4例患者为对象 ,其中男性 3 2例 (94% ) ,女性 2例 (6% ) ,平均年龄 64 4岁 (3 4~ 76岁 )。根据国际抗癌协会 1997年修订的TNM分期[1] ,3 4例患者均属于Ⅰ期 ,病理证实无淋巴结转移 ,其中Ⅰa期 8例(2 4% ) ,Ⅰb期 2 6例 (76% )。其中病理类型属于腺癌 14例(41% ) ,鳞癌 2 0例 (5 9% )。实验方法 :每个淋巴结各制成…  相似文献   
64.
在Mizuta套管技术的基础上,我们通过3年左右的摸索和实验,进一步简化了大鼠原位左肺移植动物模型,使之更容易被重复.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研究西维来司钠对大鼠单肺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原位异体左单肺移植模型。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2组,每组又分3个亚组(n=6):假手术组、0.9%氯化钠液对照组、西维来司钠组,分别在冷缺血4h后再灌注2h和24h收集标本,测量移植肺氧合指数(PO2/FiO2)、肺损伤病理评分、移植肺湿干重比(W/D)、髓过氧化物酶活性(MPO)、肺组织和血清中丙二醛(MDA)、细胞因子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INC)。结果:再灌注2h,假手术组、对照组、西维来司钠组,PO2/FiO2分别为388,179,265;肺损伤病理评分为3.2,6.5,5.0;W/D分别为3.5,5.6,5.2;MPO活性分别为2.3,5.2,4.4U·g^-1;MDA肺组织中活性为0.8,2.61.6,血清中活性为2.3,8.1,5.2nmol·mL^-1。;CINC活性分别为26.4,114.4,19.9Pg·mgpro^-1。再灌注24h,各组PO2/FiO2分别为403,155,293;肺损伤病理评分为3.7,11.0,6.7;W/D分别为3.7,6.4,5.2;MPO活性分别为2.3,7.2,5.0U·g;MDA肺组织中活性为0.7,1.5,1.2nmol·mgpro;血清中活性为2.5,5.5,4.6nmol·mL^-1;CINC活性分别为29.3,43.1,32.1Pg·mgpro^-1,结论:西维来司钠改善移植肺的功能,对大鼠单肺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抑制中性粒细胞活化,抗炎、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7.
近来,随着手术方法日益成熟,手术器械不断改进,食管癌切除率和病人的生存率均有明显提高.然而食管癌切除术后转移、复发仍然是威胁病人生命的重要问题,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有效预测复发的指标.临床病理检查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但尚不够理想.近年来,我们应用流式细胞仪(FCM)对食管肿瘤患者手术切除新鲜标本癌及癌旁组织细胞DNA倍体类型进行测定分析,讨论其与食管癌病理特征、局部转移及复发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8.
患者,女,67岁,因"胸骨后不适2年,体检发现食道占位1个半月"收入院.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骨后疼痛不适,进食时滞留感,无咽下困难,无胸背痛,前往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受体7 (chemokine receptor 7,CXCR7)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6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行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共154例,同时选取49例正常食管鳞形上皮组织标本做对照。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及正常食管鳞形上皮组织中CXCR7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CXCR7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正常食管鳞形上皮组织中的CXCR7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1%(4/49),肿瘤组织中的CXCR7阳性表达率为76.0%(116/154);CXCR7表达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pTNM分期密切相关,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年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及CXCR7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TNM分期和CXCR7表达水平是患者独立不良预后因素。结论 CXCR7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癌患者复发、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推测CXCR7在食管鳞癌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总结10年来食管平滑肌瘤诊断与治疗的经验。方法 分析1993年至2002年间52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54%的患者以进食困难为首发症状。诊断准确率:上消化道钡剂低张双对比造影检查为64%,CT为44%,胃镜为27%,超声内镜为90%。本组患者经胸腔镜手术6例,内镜下切除术9例,行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32例,食管部分切除、食管胃吻合术5例。仅1例术后出血,经再次手术止血;其余未发生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结论 超声内镜是诊断食管平滑肌瘤的有效手段,对于适合的病例要积极考虑胸腔镜手术及内镜摘除以减轻创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