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7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目的:通过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法对肝细胞癌、肝转移瘤及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准确性,评价其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动态增强法采用快速梯度回波(FLASH序列),以病灶为中心取矢状位或斜位成像;每次5-8层,采集时间约10-20秒,用同一序列共重复扫描9次。结果:在动态增强MRI成像中,15例肝细胞癌表现为注射造影剂后15-45秒后呈迅速、中度不均匀强化,75秒后强化迅速消退;另2例未见明显早期强化,后期仍呈低信号。肝转移瘤表现为轻度、逐渐周边强化,延时期仍呈轻度环形强化。海绵状血管瘤表现为逐渐增强的、由周边向中心扩展的显著强化,延时期仍不消退,呈显著高信号。结论:动态增强MRI能有效地显示肝脏肿瘤内的血液动力学变化,能为鉴别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对肝脏肿瘤的准确诊断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的磁共振成像(MRI)与病理表现的关系。方法 对23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术前MRI征象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MRI平扫:2例信号均匀,21例信号混杂,见囊变、坏死,11例见出血,12例见假包膜。动态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皮质期强化程度低于肾皮质,高于肾髓质,髓质期、延迟期持续强化。术后肿瘤剖面呈黄白色,病灶内见囊性及坏死结构,17例可见出血。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常呈实体巢状或腺泡状排列,间质内富含薄壁血管构成网状间隔,14例可见假包膜。结论 肾透明细胞癌的MRI表现与组织结构有关, MRI平扫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对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膝关节损伤MRI影像的分析,确定其诊断价值及意义。材料和方法:本文收集了自1992年以来我院所检查的42例膝关节损伤患者,52个膝关节成像。其中男性34人;女性8人,各年龄组以30~40岁组最多。损伤以前交叉韧带和外侧半月板损伤者多见,分别占总损伤数的20%及30%。损伤又以左膝多见,占总数的61%。结果:MRI能较明确地显示膝关节的半月板、关节软骨、韧带、滑膜及骨质的改变,明显地比CT所能看到的层次多,对软组织的损伤显示清晰。结论:只要正确地应用不同序列及切层方向、厚度等技术,可清晰地显示其信号特征,从而能确定其损伤部位、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进一步探讨不典型病例的诊断及可能导致其误诊、漏诊的原因,以便提高我们的诊断水平。材料及方法:本组共收集了126例多发硬化症患者,其中4/5为典型病例,1/5为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检查均不典型,但经临床及影像学追迹得以确诊的病例。126例中男60例;女66例;年龄在11—55之间,平均36岁。除头颅MR扫描外,对脊髓病变进行了追迹检查,多数做了增强扫描。结果:病变侵犯单一部位者76人,多部位者50人。多发硬化症的MRI表现:对典型的病例,诊断多无困难;但对不典型病例,则需加以注意,其中包括发病部位、病变形态,大小,周围水肿之有无,强化表现等。结论:不典型的多发硬化症MRI表现是造成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能力和意义。材料和方法:分析109例经临床及CT、MRI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MRA影像。使用1.0T超导磁共振机,在常规T_1、T_2加权成像后,用三维TOF法以willis环为中心进行轴位成像。结果:MRA能较为清晰地显示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大脑前、中、后动脉主干的中度以上狭窄或闭塞。109例患者中共显示动脉狭窄75支,动脉闭塞108支,均与梗塞区域及临床症状相符合。结论:MRA对脑动脉的显示具有清晰、准确、对比度好、绝大多数(82%)无伪影等优点。与MRI结合使用,能更为准确地判定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类型、范围及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腹部冠状血管成像的临床实用价值。材料和方法:临床随机选择检查27例。正常表现8例,动、静脉血管病变17例,非血管病变2例。依病变需要确定MR轴位像扫描范围,用二维TOF法间断闭气扫描,用最大强度投影显示。结果:可宏观显示腹部大血管。腹主动脉及病变显示良好,人造血管的通畅情况显示良好,血管原始图象显示腹部脏器对比好,下腔静脉显示差。结论:腹部血管成像能显示腹部血管的全貌,动、静脉同时显示,扫描范围明显大于传统的轴位血管成像。在临床应用中需将血管原始像和投影像结合运用,才能作出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测量重建的不同年龄正常成人胼胝体纤维的各向异性和扩散特征值,探讨其部分各向异性(FA)和表观扩散系数(ADC)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变化。方法应用SiemensSonata1.5T磁共振扫描仪对102例健康志愿者进行DTI检查。DTI数据经纤维束成像重建出完整的胼胝体纤维,测量胼胝体的FA值和ADC值。结果与青年组比较,中年组和老年组的胼胝体纤维的FA值和ADC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胼胝体纤维的FA值与年龄呈显著性负相关(r=-0.854,P〈0.05);胼胝体纤维的ADC值与年龄呈显著性正相关(r=0.625,P〈0.05)。结论DTI可无创性反映随年龄的增长,胼胝体纤维的微结构发生的变化,为人类的老年化研究及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MRI和MRA对颅内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附46例报告)牛汝扑,苏晋生,郭海新,赵玉林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脑内动静脉畸形(AVM)的诊断中,目前已被公认为一种安全、可靠、准确性高、对病变能全面了解的最佳方法之一。该方法无X...  相似文献   
19.
利用磁共振成像(MRI)质子波谱(1H-MRS)技术,测量未经用药的精神分裂症女性茸次发病(以下简称首发)患者额叶和海马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谷氨酸复合物(Gk)、胆碱复合物(Cho)和肌酸(Cr)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肌灌注、心肌活性及心脏电影MRI在实验犬心脏放射性心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实验犬放射性心脏损伤8例,放疗前、放疗后3个月、6个月进行心脏MRI检查。进行心脏电影、心肌灌注、心肌活性扫描,传至工作站分析其特点。结果实验犬放射性心脏损伤心肌首过灌注心肌内可见低灌注区,敏感性为87.5%,心肌活性心肌内存在延迟强化灶,敏感性为62.5%,心脏电影扫描部分心肌运动减弱,敏感性为25%。结论通过综合分析首过灌注减低、延迟强化、心脏电影可以早期更有效地区别损伤心肌与正常心肌,并可判断损伤心肌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