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银屑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病,该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影响较大,会导致患者产生紧张、恐惧、焦虑、抑郁、愤怒等情绪,而这些负性情绪又会加重或诱发本病。临床上,笔者在药物治疗银屑病的同时,融入合理的情绪疗法,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下面是1例治疗重症红皮病型银屑病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影响因素,并初步评价基线特征、24周早期病毒学应答及治疗方案对疗效和病毒学突破(VB)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对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23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90例治疗期间加用或换用阿德福韦酯)的专科门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HBV DNA水平与HBsAg、抗-HBs,HBeAg,抗-HBe水平.用SPSS17.0统计软件通过Kaplan-Meier法描述生存时间分布,并分析基线HBV DNA水平,HBeAg状态、ALT水平和疗效的关系.计量资料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结果 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患者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63.4%和84.6%,ALT复常率分别为83.8%和81.3%,VB发生率分别为31.0%和14.3%;60.6%的HBeAg阳性患者出现HBeAg阴转,28.9%出现HBeAg/抗-HBe血清学转换.HBeAg阳性患者中,与基线ALT<2.5×正常值上限(ULN)者比较,≥2.5×ULN者HBV DNA阴转率无明显变化(P>0.05),而HBeAg阴转率(66.7%与45.0%)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33.3%与17.5%)明显升高(P值均<0.05),VB发生率则明显下降(34.3%与50.0%,P<0.05),基线HBV DNA<1×106拷贝/ml者VB发生率为23.4%,与HBV DNA≥1×106拷贝/ml者的4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阳性患者24周有初始病毒学应答(IVR)者的HBV DNA阴转率(76.3%与45.5%)、HBeAg阴转率(72.4%与43.9%)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40.8%与12.1%)均明显高于无IVR者(P值均<0.01),VB发生率较低(28.9%与45.5%,P<0.05).出现VB后,与单一拉米夫定组比较,加药或换药组中HBeAg阳性者HBV DNA阴转率(40.6%与16.7%)、HBeAg血清学转换率(21.9%与0)较高,HBeAg阴转率(37.5%与41.7%)较低,ALT复常率无差别(均为75%);而HBeAg阴性患者的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较高.结论 拉米夫定抗病毒疗效确切,基线ALT≥2.5×ULN和(或)HBV DNA水平<1×106拷贝/ml的患者疗效较好,VB发生率较低,24周IVR对拉米夫定疗效有预测价值;出现VB后,加用或者换用阿德福韦酯比继续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核酸复阳合并肺隐球菌患者被误诊为肺恶性肿瘤,经手术病理证实肺隐球菌的治疗过程及转归,为该类患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海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核酸复阳合并肺隐球菌感染患者,分析其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在恢复期时肺部影像学病灶较前吸收,随访出现核酸复阳时无明显临床症状,合并肺部新发结节病灶,误诊为肺恶性肿瘤,行肺癌根治术,病理证实为肺隐球菌感染,经给予氟康唑抗真菌治疗后痊愈,院外随访未遗留后遗症。结论 复阳患者可无临床症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合并肺结节患者应理性对待,肺隐球菌患者临床表现隐匿,容易出现误诊,对疑诊侵袭性肺隐球菌感染患者应及时行支气管镜检查、真菌培养、真菌血清学及组织活检,有助于及早诊断、精准治疗、提高临床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分层次教学在临床护生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和临床带教老师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分层次管理带教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一对一带教模式,每个轮回为6周.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项目得分和技能得分方面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同学历层次的临床护生在学生自评量表和带教老师评价学生量表中的得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临床护生群体,分层次教学相对于传统的一对一带教模式在提高学生的实习质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焦虑和抑郁水平与营养状况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应用W.K.Zung的自评焦虑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和微营养评估(MNA)对68例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不同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的腹膜透析患者的MNA得分之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焦虑程度越高,MNA得分越低;抑郁程度越高,MNA得分越低。结论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和营养状况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在对营养不良患者进行饮食干预时,应重视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多发创伤患者早期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变化与创伤严重度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003年3月~2004年2月急诊就诊的多发创伤患者93例,就诊时间均在伤后24h内,即时采集血样,采用放射免疫双抗体沉淀法测定血清FSH、LH水平,并另选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93例患者按照ISS评分予以分组(ISS<16分47例,25≥ISS≥16分24例,ISS>25分22例),其中合并颅脑损伤者按GCS评分分组ISS<16分14例,25≥ISS≥16分14例,ISS>25分12例,并比较各分组间FSH、LH水平.结果 严重创伤组(ISS>25分)与合并颅脑损伤组患者早期FSH、LH明显升高(P<0.01).ISS>25分组、25≥ISS≥16分组、ISS<16分组血清FSH、LH水平依次降低(P<0.05或0.01),且前2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合并颅脑损伤者中,GCS>8分组、8≥GCS>5分组、5≥GCS≥3分组血清FSH、LH水平依次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血清垂体前叶激素FSH、LH水平的改变与严重创伤、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判断伤情、观察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青少年癫痫患者的病耻感现状及其对遵医行为和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123例青少年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填写一般资料调查表、Kilifi癫痫患者羞耻感中文版量表、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和中文版青少年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问卷,共发放问卷123份,收回有效问卷115份,有效回收率93.50%。结果青少年癫痫患者病耻感平均(9.34±3.39)分,遵医行为平均(6.34±1.28)分,健康状况平均(64.70±16.42)分。青少年癫痫患者病耻感与病程有关,≥5年病程患者的病耻感明显高于<5年患者(P<0.05)。青少年癫痫患者的病耻感得分与遵医行为、健康状况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青少年癫痫患者普遍存在病耻感,并影响其遵医行为和健康状况,应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其病耻感。  相似文献   
18.
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重,以自闭、对生活失去信心、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有强烈的自杀企图和自杀行为,服药时间长,反复发作等为特点,给病人身心造成极大痛苦,增加家庭经济负担.为了防止患者病情复发,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我们对稳定期抑郁患者进行了家庭护理干预,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前,越来越多尿毒症患者选择腹膜透析治疗,而长期腹膜透析主要依赖患者自理或家人协助透析,因此,做好出院前培训对腹膜透析患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对36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了出院前培训,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临床表现为多系统损害,肾脏受损是SLE常见的临床表现,危害也最大,狼疮性肾炎(LN)发生率与SLE病程长短有关,SLE患者如不在早期死于肾外疾患,绝大多数最终都会发生LN。传统治疗LN的药物是激素,但近年的临床实践表明,用细胞毒药物治疗为主,特别是用环磷酰胺(CTX)作间歇冲击治疗较单纯用激素者疗效好得多^[2]。我科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成功地为22例LN患者完成了8~13个疗程的CTX冲击治疗并使病情得到缓解。现将我们护理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