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刘冲  章来长  张晓元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0):122-122,124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两种皮瓣分离方法预防皮下积液的效果。方法对235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采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盐水手术刀片游离皮瓣及常规处理,对照组采用全程电刀分离皮瓣及常规处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11%,平均拔管时间为5d,对照组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为33%,平均拔管时间为7.5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采用肾上腺素盐水皮下浸润后手术刀游离皮瓣可明显减少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联合脾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3年进展期胃癌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胃癌全胃切除手术34例(对照组),全胃切除联合脾切除术16例(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转移淋巴结分布情况和1、3、5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1.3%vs 5.9%,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7.5%vs64.7%,P0.05);两组的3年和5年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o.10和11组转移淋巴结(6/23.1%)明显高于对照组(4/8.2%,P0.05)。结论:全胃切除联合脾切除不能提高进展期胃癌的生存率;无脾转移或10、11组淋巴结转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应谨慎选择联合脾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兰××男51岁干部病历号722966患者1972年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行胃次全切除,1986年因化脓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1987年10月27日晚餐后上腹疼痛,恶心呕吐,29日腹痛加重入院。T36.8℃,P80次/分,BP120/68mmHg,腹膨隆,未见肠型蠕动波,未触及肠型,全腹广泛压痛,肌卫征(±),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未闻及气过水声。腹透左上中腹数个大小液平呈阶梯状。Hb12g%,WBC11700/mm~3,N83%,PC22.5万/mm~3,尿RT正常,便RTRBC2~3个,潜血弱阳性。初诊粘连性肠梗阻,保守治疗24小时,腹痛加重,体温上升至38℃,即行剖腹探查,见  相似文献   
14.
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患者98例,除3例转透析治疗外,其余病例门诊治愈。作者总结了用药前及用药过程中的护理,强调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因人而异做好基础护理与心理护理,治愈后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卫生宣教,对抢救急性乙醇中毒患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孔双视免气腹腔镜在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9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单孔双视免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孔双视免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Ki67抗原标记指数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89例单侧女性乳腺癌患者,行氟尿嘧啶、表阿霉素和环磷酰胺(FEC化疗方案)新辅助化疗,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化疗前后ER、PR、HER-2和Ki67的表达进行测定。观察其变化及与疗效间的关系。结果 NAC后完全缓解11例(12.4%);部分缓解51例(57.3%);病情稳定23例(25.8%);病情发展4例(4.5%)。行新辅助化疗后,ER阴性组、PR阴性组、Ki67阴性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升高,与阳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新辅助化疗前后ER与Ki67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前后ER、PR、HER-2和Ki67表达的变化可作为制定乳腺癌患者后期治疗方案、评估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浆一氧化氮(NO))对缺血后心肌的保护作用及NO供体的治疗意义。方法 将20条犬制成急性心肌梗塞模型后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NO供体硝酸甘油,对照组用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在冠状动脉结扎前后各时间点采静脉血测血浆NO浓度,两天后处死动物,取出心脏用TTC染色法测量梗塞面积。结果 两组犬冠状动脉结扎后血浆NO浓度明显低于结扎前,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并且心肌梗塞面积明显缩小。结论 犬冠状动脉阻塞舌血浆NO浓度降低,其程度与心肌梗寒面积大小有密切关系。应用NO供体后,可能提高血浆NO浓度并使梗塞面积减小。  相似文献   
18.
肠瘘是指肠管与其他空腔脏器、体腔或体表之间存在异常通道。肠瘘穿破肠壁与外界相通时称为肠外瘘[1],是消化道手术可能遇到的严重术后并发症,充分有效引流是治疗的关键[2]。肠外瘘患者每天有大量消化液漏出,常由于瞬间流出液多负压吸引不及,造成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行单孔免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2年3月,使用北京诺科氏微创研究所研制的单孔双视微创手术设备及数字腔镜系统,对65岁以上老年患者不同病因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1例,25例采用硬膜外麻醉,16例喉罩全身麻醉.于剑突右下方1.5 ~ 2.5 cm孔入腹,显露胆囊三角,分离、辨认胆囊壶腹、胆囊管、胆囊动脉及肝总管及胆总管,钛夹夹闭、切断胆囊管、胆囊动脉,分离胆囊床切除胆囊.操作质量管理检验流程合格后,缝合切口.结果 41例术中直视、腔镜视频显示手术过程清晰,术组成员配合满意,术程摄录效果满意.25例硬膜外麻醉患者未留置胃管、尿管.平均手术时间53 min,平均出血量30 ml,术后8~10h多数患者可下床活动,24 h可进流食.结论 单孔双视免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更小,无气腹,不须全身麻醉,手术程序新颖,操作简单、精准、安全而疗效可靠,更加适合患有多种内科疾病的老年患者,且学习曲线短,医疗费用低,是综合优势更为突出的微创外科技术.  相似文献   
20.
胃癌是我国及全世界常见的恶性肿瘤,近30年来,胃癌的发病在世界范围内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已自原来占恶性肿瘤的第1位降至第2位,但胃癌死亡率在我国仍占各种肿瘤的首位。存治疗上,外科手术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能治愈胃癌的唯一方法。彻底切除胃癌原发灶、转移淋巴结及受浸润的组织,是胃癌根治手术的基本要求。Morton曾首先倡导用全胃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胃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