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53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72.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头颅CT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中的作用。方法HIR患儿20例,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生后8天、7天血清NSE浓度。生后1周内行头颅CT检查。结果HIE患儿血清NSE在生后3天均升高,尤以中、重度明显,与临床分度一致。重度HIE患儿头颅CT分度与临床一致,轻、中度头颅CT分度与临床不平行。结论血清NSE测定是早期诊断HIE及判断脑损伤的有效指标,头颅CT检查结合血清NSE测定可更为准确地帮助HIE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3.
葡萄籽油是国内新近开发的食用油源,我们对它进行了成份分析,发现主要成份为亚油酸,经动物实验证实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为了进一步观察是否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我们做了以下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与人微小病毒B19(HPVB19)感染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方法对 6 6例ITP患儿和 4 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6 6例ITP患儿血清中HPVB19-DNA阳性 2 6例 ,阳性率 39% ;4 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中HPVB19-DNA阳性 4例 ,阳性率 10 % ;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11.36 ,P <0 .0 5 )。ITP组中急性型与慢性型之间有显著差异 (χ2 =12 6 5 ,P <0 .0 5 )。而初发与复发、治疗前与治疗后、外周血血小板高与低以及不同性别之间其检出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ITP患儿血清中HPVB19-DNA阳性率高 ,尤其是急性型ITP。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2月采用手术治疗的219例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结果219例患者均安全地渡过围手术期,术后椎管内血肿1例,脑脊液漏5例,术后感染2例,无术后死亡患者。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是确保椎管内肿瘤患者手术顺利进行,且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7.
<正>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甲型HIN1流感疫情,随后出现了全球大流行。此次疫情的病原为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人类普遍易感[1-2]。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多数病例临床表现温和,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可出现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损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据文献报道,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中71%为严重肺炎,发生年龄为5~59岁[3],  相似文献   
78.
程华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4):31-31,74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颅内肿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Brain SCAN神经导航系统对57例颅内肿瘤实施显微手术。结果:神经导航系统的实际误差2.0~3.8mm,中位值2.8mm。全切除54例(95%),次全切除3例(5%)。术后病情明显好转46例,占80%;无显著疗效11例,占20%。结论:在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对颅内肿瘤实施显微手术,能有效提高定位准确性和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9.
目的 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发病7天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小牛血去蛋白水解物0.8g加入生理盐水250mL或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1次/天,丹参川芎嗪1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或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1次/天,共14天.对照组给予小牛血去蛋白水解物0.8g加入生理盐水250mL或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1次/天,共14天;两组均以14天为1疗程.观察治疗后7天及14天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DS)评分及临床疗效.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牛血去蛋白水解物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比单用小牛血去蛋白水解物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多态性与中青年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ELP)技术检测110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和126例健康对照者的apoE基因型,并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中青年脑梗死组ε3等位基因频率及ε3/3基因型频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而ε4等位基因频率及ε4/4基因型频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与中青年脑梗死的发病存在相关性,ε3可能对中青年脑梗死发病具有抵御作用,而ε4可能在中青年脑梗死的发病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