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报告输尿管囊肿12例,其典型X线表现为膀胱内输尿管末端的囊状扩张及囊壁形成的“光晕征”,囊肿还可以有节律地膨胀和收缩。认为X线透视下动态观察有助于输尿管囊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2.
功能性肺叶切除动物模型血气分析及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功能性肺叶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健康犬18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A组行靶肺支气管肺泡灌注碘化油、平阳霉素混合剂及靶支气管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 imethacrylate,PMMA)堵塞;B组行靶支气管PMMA栓塞,C组行靶肺叶切除。分析各组细菌学培养。结果3组动物术后即时动脉PaO2低于术前(P〈0.01),PaCO2显著高于术前(P〈0.01);术后1周后动脉血气恢复正常,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周肺部X线摄片及大体标本见实验组靶肺肺不张形成,组织病理学显示靶肺呈纤维化改变,靶肺组织细菌学培养阴性。B组有3例形成肺不张,靶肺未见明显纤维化。结论通过靶肺支气管肺泡灌注碘化油、平阳霉素乳剂后靶支气管堵塞可使靶肺形成肺不张、纤维化,可达到功能性肺叶切除术目的。该术式创伤小,安全、有效,有望部分替代外科肺叶切除术。  相似文献   
33.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功能性肺叶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健康犬12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4只。A组行靶肺支气管肺泡灌注碘化油平阳霉素及靶支气管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堵塞;B组行靶支气管PMMA栓塞;C组行肺叶切除。分析各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4周的动脉血气,4周后作胸部X线、组织病理学检查及靶肺组织细菌学培养。结果3组动物术后动脉氧分压低于术前(P<0.01),术后动脉CO2分压显著高于术前(P<0.01),术后1周后动脉血气恢复正常,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4周肺部摄片及大体标本见实验组靶肺肺不张形成,组织病理学显示靶肺呈纤维化改变,靶肺组织细菌学培养阴性。B组有2例肺不张形成,靶肺未见明显纤维化。结论通过靶肺支气管肺泡灌注及靶支气管堵塞可使靶肺形成肺不张、纤维化,达到功能性肺叶切除术目的。该术式创伤小,安全、有效,有望部分替代外科性肺叶切除。  相似文献   
34.
功能性肺叶切除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碘化油、平阳霉素支气管肺泡填塞配合支气管栓塞建立功能性肺叶切除动物模型的效果。方法 健康犬 18只 ,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6只 ,A组行靶肺支气管肺泡灌注碘化油 平阳霉素乳剂及靶支气管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栓塞 ;B组行靶支气管PMMA栓塞 ,C组行肺叶切除。分析各组术前、术后即时、术后 1~ 4周的动脉血气 ;4周后作胸部X线、组织病理学检查及靶肺组织细菌学培养。结果  3组动物术后动脉氧分压低于术前 (P <0 .0 1) ,术后动脉CO2 分压显著高于术前 (P <0 .0 1) ,术后 1周后动脉血气恢复正常 ,与术前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术后第 4周肺部摄片及大体标本见实验组靶肺肺不张形成 ,组织病理学显示靶肺呈纤维化改变 ,靶肺组织细菌学培养阴性。B组有 3例肺不张形成 ,靶肺未见明显纤维化。结论 通过靶肺支气管肺泡灌注碘化油、平阳霉素及靶支气管栓塞可使靶肺形成肺不张、纤维化 ,达到功能性肺叶切除术目的。该术式创伤小 ,安全、有效 ,有望部分替代外科性肺叶切除  相似文献   
35.
对21例临床拟诊颧弓骨折的外伤患者进行常规颧弓轴位及改良反汤氏位投照,并用RGD_3型热释光剂量仪对其中6例患者颜面部X线辐射剂量进行了测试。结果:两种投照位置照片,对颧弓骨折诊断的阳性率相同,但对骨折线及骨折错位程度的显示,后者优于前者。在患者颜面部接受X线辐射剂量上,改良反汤氏位约低于常规颧弓轴位的19~23倍。在投照方法学上,改良反汤氏位简便,易行,医患双方均易接受。  相似文献   
36.
球囊扩张术后局部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球囊扩张后经导管直接溶栓对治疗下肢DVT的价值。方法 13例下肢静脉栓塞患者经Guo静脉入路引入球囊导管,自血栓近心端逆行向血管远心端扩张,再行导管局部溶栓治疗。术后每24h静脉造影观察溶栓效果。结果 8例经Guo静脉路径成功完成球囊扩张术及局部溶栓治疗,5例24h完全溶栓,3例72-96h,溶栓剂用量平均106.25万u。结论 球囊扩张术后局部溶栓治疗能快速恢复血液循环,增强溶栓效果,迅速缓解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37.
探讨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1995年10月以来采用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及介入栓塞来诊断及治疗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13例。结果13例病人经14次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12例发现出血动脉,阳性率92%。  相似文献   
38.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介入性肺叶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健康犬12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4只,A组行靶肺支气管肺泡灌注碘化油、肺泡上皮细胞毁损混合剂及靶支气管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堵塞;B组行靶支气管PMMA栓塞,C组行肺叶切除。分析各组术前、术后即时、术后1~4周的动脉血气,4周后作胸部X线、组织病理学检查及靶肺组织细菌学培养。结果3组动物术后即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术前(P<0.01),动脉血CO2分压(PaCO2)显著高于术前(P<0.01);术后1周动脉血气恢复正常,与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4周肺部摄片及大体标本见实验组靶肺肺不张形成,组织病理学显示靶肺呈纤维化改变,靶肺组织细菌学培养阴性。B组有2例肺不张形成,靶肺未见明显纤维化。结论通过靶肺支气管肺泡灌注及靶支气管堵塞可使靶肺形成肺不张、纤维化,达到介入性肺叶切除术目的。  相似文献   
39.
博莱霉素-碘化油乳剂栓塞犬支气管肺减容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N-[3-[(4-氨基丁基)-氨基]丙基]博莱霉素(简称博莱霉素)-碘化油乳剂实现功能性肺叶切除(FPLT)的可能性。方法16条杂种犬,左、右两肺分别按随机数字表法纳入对照组和实验组(FPLT组)。FPLT组行靶肺叶灌注博莱霉素-碘化油乳剂,然后阻塞靶气管。观察术后1d及第7、14、21和28天双肺X线平片和病理变化。结果FPLT组的16侧靶肺早期病变以肺泡炎性改变为主,第7天开始出现肺泡明显塌陷、肺纤维化,第28天肺不张、完全纤维化;按Ashcroft的半定量分析,纤维化程度FPLT组分别为术后1d(0.66±0.06)级、7d(2.76±0.24)级、14d(4.70±0.22)级、21d(6.74±0.25)级、28d(7.69±0.23)级,对照组分别为术后1d(0.62±0.05)级、7d(0.63±0.10)级、14d(0.63±0.07)级、21d(0.62±0.11)级、28d(0.63±0.10)级,两组间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FPLT组术后第1天(0.66±0.06)与术后第14天(4.70±0.22)比较(P〈0.01),术后第14天与术后第28天(7.69±0.23)比较(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博莱霉素-碘化油乳剂靶肺气道栓塞术可形成肺不张、纤维化,达到FPLT目的。  相似文献   
40.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寻求一种相对较好的靶肺灌注试剂,有利于功能性肺切除的进一步研究。方法:32只健康家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以灌注试剂生理盐水(A组)、碘油(B组)、平阳霉素(C组)、平阳霉素-碘油乳剂(D组)命名分组;分别灌注相应试剂于右下肺叶后留下侧位胸片,再用骨水泥封堵靶肺支气管开口,在第30天切取靶肺标本,观察大体形态,利用标本行HE染色进行病理分析,再用Western-blot法检测MMP-2、MMP-9表达蛋白量,分析组间差异。结果:B、C、D组靶肺呈苍白色或灰白色,表面见出血斑点,组织有不同程度硬化,体积缩小,B组病理切片上可见少量纤维增生,有散在的坏死灶及急性渗出液,MMP-2、MMP-9表达蛋白量升高,C、D组靶肺肺泡间隔增宽,纤维组织大量增生,肺泡结构破坏明显,部分区域可见较大的含气气泡,两组的MMP-2、MMP-9表达蛋白量相对其他组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A组靶肺肿胀,体积增大,肺泡腔内积聚淡红色渗出液,其中含有较多的各种炎性细胞。结论:平阳霉素组、平阳霉素-碘油乳剂组靶肺比碘油组靶肺具有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肺减容效果较好;而平阳霉素-碘油乳剂为较合适的灌注试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