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50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Zn2+和氨基酸类递质之间是否存在内在关系或相互作用。方法:实验以盐酸胍方法抽提鸡脑mRNA,通过微量注射把信使核糖酸(mRNA)导入卵母细胞,利用卵母细胞的基因表达系统进行表达。应用双电极电压钳方法研究所表达的受体。结果:(1)γ-氨基丁酸(GABA)及红藻氨酸(KA)受体在卵母细胞膜上表达明显。施加相应的激动剂均能引起一剂量依赖的内向电流,其幅值分别高达294±6.4nA和309.5±4.9nA,相应的拮抗剂荷包牡丹碱(bicuculine)和6-氰基-7-硝基喹恶啉土卫四(CNOX)可阻断其电流,而阴性对照无此现象。(2)剂量效应曲线显示Zn2+的浓度为30mmol/L时开始抑制300mmol/L的KA诱导电流。半抑制浓度(IC50)为710mmol/L。(3)Zn2+在nmol/L级浓度时即对GABA诱导电流有抑制作用,IC50为25mmol/L。(4)Zn2+的这种抑制作用是可逆的,即去除灌流液中的Zn2+后,KA及GABA诱导电流恢复到原来大小。结论:Zn2+可能作为一种神经调制物通过非竞争性抑制来调制GABA及KA受体。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人前列腺癌组织中SD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48倒前列腺癌(Pca)组织中和10例前列腺增生(BPH)组织SDF-1α的表达.结果 两组SDF-1α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F-1α的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分化程度及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雄激素受体水平无关(P>0.05).结论 SDF-1α与前列腺癌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因而可作为评估前列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3.
高强度聚焦超声在良性肿瘤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良性占位性疾病的价值、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拒绝或惧怕手术的子宫肌瘤、前列腺肥大、乳腺纤维腺瘤或结节性增生,卵巢实性占位等患者,采用HIFUNIT9000型超声聚焦肿瘤消融机,在B超定位并监视下,通过6个换能器三维适形优化组合治疗方案,使靶区点点成线,线线成面,面面成体逐渐固化覆盖瘤体。结果476例患者(肌瘤370例410个瘤灶、子宫腺肌症50例、前列腺肥大26例、卵巢实性占位10例,乳腺纤维腺瘤或结节增生20例),治疗后瘤体内回声较前增高不均,瘤体内血流信号减少或消失,体积逐渐缩小,临床症状改善或恢复正常。随访1年以上,体积明显缩小或消失37%,缩小46.8%,无变化16%,增大0.2%。结论HIFU治疗良性占位或前列腺增生病,是一种无创无辐射有效安全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
背景:国外有学者把热疗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新途径,进行高热联合化学药物放射治疗腹膜内侵润转移或中晚期肿瘤的疗效研究。特别是热生物学、热剂量学模式的建立,是肿瘤热放、热化或热灌注综合治疗趋向了科学量化的轨道。目的:分析肿瘤区域加温同步低剂量姑息放疗、化疗或热灌注综合治疗的热剂量效应。设计:对比观察。单位:解放军第一○七医院国家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重点专科(全军肿瘤无创诊疗中心)。对象:选择2000-06/2006-09解放军第一○七医院全军肿瘤无创诊疗中心收治需内科保守姑息治疗的中晚期肿瘤患者1455例,均经病理或影像学确诊,ECOG评分2~4分。纳入患者均对检测和治疗知情同意。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治疗方案分为热灌注组(n=53)、热放疗组(n=874)、热化疗组(n=458)和单热组(n=70)4组。方法:入院后,热灌注组、热放疗组、热化疗组和单热组分别进行腹盆腔灌注、分次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常规化疗和中西医结合姑息用药治疗。同时应用体外内生场热疗系统RF透热加温,腹腔内温度通过穿刺针将热电偶置入腹腔,采集腹腔不同3个测温点温度,同时监测直肠和外耳道两个不同测温点,记录治疗目标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温度。以相当40℃/min作为热剂量,热灌注1次/周,区域加温2次/周,60min/次,目标温度以39.5~43℃,求取40℃/min的热剂量。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于加热前1h完成,3~5Gy/F、3~4次/周、DT30~50Gy,热灌注2~3次/周,热放1~2次/周,6~8次/疗程。分析各组患者不同温度及不同病种的热效应。主要观察指标:①分析有效热剂量的效应。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客观疗效评价标准和Zubrod-ECOG-WHO评分评价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③观察腹水变化情况。结果:纳入的1455例中晚期肿瘤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灌注后加温15min大多升至39.5℃以上;25min后升至40.0℃以上;35min后升至41.0℃以上;常以此温度维持治疗,也有升至43.0℃的患者。其中41℃以上有91例,40~40.9℃有414例,39.5~39.9℃有950例。②40℃/min的热剂量对分次调强适形放疗、低剂量化疗和热灌注均有明显治疗增益,热灌注组、热放疗组、热化疗组和单热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81.9%,80.0%和50.0%。热灌注组、热放疗组和热化疗组40~40.9℃和39.5~39.9℃临床疗效好于单热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治疗前后患者Zubrod-ECOG-WHO评分比较:治疗前后Zubrod-ECOG-WHO评分改善或提高的有76.3%。④治疗前后患者腹水变化情况:治疗后腹水改善的总有效率为75%。⑤不同病种不同温度的疗效:同一疾病41℃以上和40~40.9℃的治疗效果与39.5~39.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41℃以上与40~40.9℃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①区域加温局部分次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在中晚期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是肯定的。②随着40℃/min热剂量的增加或温度的升高疗效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35.
PDT/IMCRT同步中药治疗中晚期肿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局部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并区域适形调强(IMCRT)治疗的剂量效应,通过中药的辅助整合为中晚期肿瘤患者提供不同策略有效综合治疗依据.方法 对手术失败或无手术适应证的空腔或浅表肿瘤患者,采用局部与区域的综合治疗手段,观察分析20min、30min、200J/cm2、300J/cm2、1次、3次光化物理疗法(PCT/PDT)不同时间、剂量、分次(TDF)与IMCRT和同步中医药治疗的量效关系.结果 PDT物理疗法与IMCRT和同步中医药治疗,随着TDF的变化有显著统计意义,PDT对中晚期肿瘤特别是空腔脏器患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肯定的,对梗阻型、放化疗失败的中晚期肿瘤患者有较高的姑息治疗价值.结论 采用PDT、IMCRT与中药不同策略的整合治疗,通过TDF的优化同步中医药的辅助方案,创伤性小、不良反应少,可达到减毒增效带瘤生存的目的 ,使中晚期肿瘤患者"变不治为可治".  相似文献   
36.
我们于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以补阳还五汤合针炙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85例均为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病程在2周~6个月以内的恢复期,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  相似文献   
37.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良性占位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以超声波为治疗源的一种无辐射无创肿瘤治疗新技术。对盆腹腔恶性肿瘤或四肢转移瘤的局部治疗,有较好疗效。针对其治疗的局部性,无创伤或对组织器官腺体功能的选择性治疗保护作用(无破坏),笔者对良性实性占位性疾病进行了临床治疗,特别对一些与内分泌有关的器官,如子宫、前列腺、乳腺等。本文主要介绍HIFU应用于临床良性病尤其是内分泌器官的治疗.摸索治疗方案,探讨治疗效应,观察对内分泌功能的改善、影响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8.
辅酶Q10(coenzyme Q10,COQ10)因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各组织而又名泛醌(ubiquinone),它具醌型结构,其衍生物六碳上有一条长度不等(n=1~12)的二-甲基丁烯(2)基侧连,在哺乳动物绝大多数为CoQ10,对其生理生化作用进行的多方面研究[1-3]表明CoQ10与线粒体内膜相结合,直接参与呼吸链的5种酶系统,在氧化还原系统中作为可逆的受氢体行使催化功能,其氧化还原状态与氧化磷酸化有密切关系.因此它对机体的需氧生能系统的能力有重要作用,这表明它对许多疾病会有重要治疗作用,事实正是这样.  相似文献   
39.
“治未病”与肿瘤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动态观察肿瘤综合治疗与"治未病"的思想义理,分析肿瘤防治与"治未病"的关系。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2 618例肿瘤患者的随访观察,从"治未病"的视角,探讨切实可行的有效综合治疗方法。结果:转移和复发大多发生在根治后3年之内,约占80%,少部分发生在根治后5年之内,约占10%,确定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止遗在肿瘤治疗中的价值。结论:"未病"不仅是指机体尚未发生疾病时的状态,而且包括疾病在进程中可能出现的趋向和未来期间可能表现出来的动态变化。因此,综合治疗与"治未病",已成为肿瘤治疗的必要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0.
戊四氮对大鼠脑谷氨酸受体的调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性癫痫中,中枢兴奋药戊四氮(pentylentetrazol,metrazol,PTZ)被广泛应用,以诱导产生惊厥活动,建立癫痫的动物模型[1]。PTZ诱导癫痫的机制尚不清楚,有证据表明,PTZ与印防己毒素(picrotoxin)的作用模式相似,与其竞争GABA受体上同一位点[2]一般认为癫痫活动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网络兴奋与抑制失衡的结果[3,4],在许多动物实验中发现,PTZ对GABA的拮抗作用[4,5]似乎并不是其诱发癫痫的唯一机制,兴奋性递质谷氨酸也有重要作用[6]。但目前还未有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