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6篇
  免费   436篇
  国内免费   232篇
医药卫生   7234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262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229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334篇
  2013年   377篇
  2012年   434篇
  2011年   489篇
  2010年   502篇
  2009年   458篇
  2008年   384篇
  2007年   376篇
  2006年   328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全肠外营养对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研究通过不同营养方式添加谷氨酰胺或其前体以强化标准全肠外营养的效果,作者利用SPF大鼠完全肠外营养模型观察标准全肠外营养对肠免疫屏障和细菌移位的影响,以及经口或静脉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和经口添加谷氨酰胺强化对肠屏障功能是否具有维护作用。结果表明,全肠外营养支持1周,肠固有层中CD+3、CD+4、CD+8细胞明显下降,调节功能减弱,肠固有层中IgA阳性细胞数下降,合成及分泌IgA减少,肠腔内细菌S-IgA包被率下降,肠壁清菌能力减弱,肠粘膜免疫功能减退;肠道需氧菌特点是大肠埃希菌优势生长,厌氧菌相对减少,定植抗力降低;细菌发生移位,血浆内毒素潜在升高。提示TPN支持1周即已引起肠屏障功能一定程度减退。本方法确能对肠免疫屏障和生物屏障提供保护,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2.
33.
研究目的是制备低密度脂蛋白亲和吸附剂,用于去除高脂血症患者血液中高含量的低密度脂蛋白。首先以悬浮分散法制备壳聚糖微球和纤维素微球载体,然后固定磷酸吡哆醛和磷酸盐配基,制备出三种吸附剂,并进行体外静态吸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壳聚糖-磷酸吡哆醛吸附剂对LDL最大吸附量为1.30mg/mL,磷酸盐型壳聚糖和纤维素吸附剂对LDL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72mg/mL和3.12mg/mL,并且吸附量随配基含量的增加呈增大趋势,3种吸附剂对高密度脂蛋白均无明显吸附。对吸附剂的灭菌和储存稳定性的研究表明,磷酸盐型纤维素吸附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本研究第一次报道磷酸盐型低密度脂蛋白吸附剂。  相似文献   
34.
35.
作者介绍一种新的简单的皮内缝合法,即不打结的埋入皮内缝合法,操作步骤如下: 采用聚=氧杂环已酮缝线(PDS—一种可吸收合成线)和直的三角针,先在切口顶端远侧的皮肤、皮下穿入,再从对侧皮下、皮肤穿出,以此穿出线作为牵引,再从原出口处进针,反向第二次通过皮下组织至切口顶端的一旁穿出,再从该出口处穿入进到皮下,以后的缝合与普通皮内连续缝合相同,到伤口的另一端时重复上述皮肤皮下缝合操作。剪线之前,清洗和擦干伤口,调整缝线的紧张度,然后平皮肤剪断PDS,终端线作牵拉并盖上敷料。在腹正中切口下段偶尔会裂开小口,剪线之前用无菌胶布条保护伤口即可。  相似文献   
36.
输尿管狭窄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输尿管生理狭窄的数目、位置及狭窄的程度,为选择性CT分段扫描诊断输尿管结石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30例国人成人尸体60条输尿管(男40条,女20条),分段观测输尿管形态、狭窄的数目、位置和管腔内径.结果:各段输尿管形态多样,主要有四类.输尿管生理狭窄的程度依次为膀胱壁内段>输尿管盆段>输尿管髂血管段>输尿管腹段.结论:输尿管生理狭窄的数目不恒定.生理狭窄的部位除膀胱壁内段外其余部位均不恒定,膀胱壁内段狭窄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颅脑手术患者废弃脑组织中神经干细胞的培养与鉴定,为立体定向自体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出血、脑梗塞及颅脑损伤后遗症提供临床前基础。方法:通过改进原代培养方法,从颅脑手术患者废弃脑组织中培养和鉴定神经干细胞(NSCs)。收集颅脑手术患者不同脑区废弃脑组织各约500 mg以上,按改良方法进行原代培养并传代,通过免疫荧光检测NSCs标志物巢蛋白(Nestin)的表达,传代培养5代时开始进行诱导分化。结果:培养约3~10 d后,多数患者废弃脑组织中均可见干细胞球生长,经Nestin免疫荧光检测均呈阳性表达。选取第6代诱导分化后的贴壁细胞分别经β-Tubulin(神经元标志物)、Sox10(少突胶质细胞标志物)与GFAP(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免疫荧光检测,可见少量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阳性表达。取第3代与第6代细胞行免疫印迹鉴定,第3代细胞仅见Nestin与少量β-Tubulin表达,第6代细胞可见不同程度的Nestin、β-Tubulin、Sox10及GFAP等表达。结论:本研究成功从颅脑手术患者不同脑区废弃脑组织中分离培养获得成人NSCs,并可向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分化,使立体定向自体神经干细胞移植促进神经功能修复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8.
目的 研究神经调节素-1β(NRG-1β)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行为功能,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神经细胞凋亡以及胶质细胞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和神经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线栓法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模型,经颈内动脉微量注射NRG-1β(2μg/kg)干预治疗,Bederson法评价动物的神经行为功能;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QP-4的表达.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动物均表现神经行为功能障碍,缺血侧出现脑梗塞病灶,脑组织含水量、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和胶质细胞AQP-4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与对照组相比较,NRG-1β治疗组缺血24h,动物神经行为功能损伤明显改善,凋亡神经细胞数明显减少,脑梗塞体积显著缩小(P<0.05);但脑组织含水量和AQP-4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缺血再灌注22h、46h和70h组,上述5项指标较相应的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NRC-1β可能通过下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胶质细胞AQP-4表达和抑制细胞凋亡,减轻脑水肿和缩小梗死体积,从而改善动物的神经行为功能.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分析脊柱术后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征及中性粒细胞64(CD64)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天津市天津医院收治的脊柱术后医院感染患者51例为感染组,并选取同期于医院就诊的脊柱术后未发生感染患者51例为未感染组。分析感染组患者病原菌情况,检测患者NEU和CD64水平;ROC曲线分析CD64和NEU%指标水平预测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51例感染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7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2株(53.85%)、革兰阳性菌33株(42.31%)、真菌3株(3.85%),以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术后7 d,感染组体温、WBC、中性粒细胞计数、CRP、ESR分别为(38.47±0.52)℃、(8.34±2.17)×109/L、(5.98±1.94)×109/L、(54.52±19.93)mg/L、(51.74±21.88)mm/h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术后7 d,感染组CD64、NEU%分别为(8.87±2.13)%、(84.93±13.39)高于非感染组(P<0.05)。CD64指数与NEU%水平诊断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2、0.826。结论脊柱术后医院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CD64及NEU%水平有助于脊柱术后医院感染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0.
郭东阳  王涛  王英 《四川医学》2001,22(12):1135-1136
我院内科近年收治被群蜂螫伤 11例 ,其中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害 9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9例 ,男 3例 ,女 6例 ,年龄 9~60岁 ,平均 36.8± 15 .3岁。均有在野外被马蜂群螫伤史。螫伤部位均为头面部、颈部、四肢和躯干暴露部位。皮肤被螫伤 4 3~ 76处 ,平均 5 6± 18处。1.2 临床表现 :局部均出现红肿、疼痛、水泡 ,3例出现坏死、化脓。发热 1例 (体温 38.6℃ ) ,头痛、烦躁不安 3例 ,昏迷 1例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3例 ,呕血或黑便 2例 ,酱油色尿 3例 ,肉眼血尿 2例 ,少尿 8例 ,少尿发生时间 4~ 68小时 ,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