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9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110篇
医药卫生   3569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61.
赵菊花  庄化迪  李娜  杨羽  李达  王洁 《四川医学》2019,40(12):1200-1204
目的对比研究两种不同方法预处理皮损在光动力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方法将在我院就诊的中重度痤疮患者90例随机分为Ⅰ组(直接敷药组)、Ⅱ组(粉刺针清组)、Ⅲ组(点阵激光组),每组各30例。Ⅰ组不处理皮损,直接外敷5%盐酸氨基酮戊酸凝胶(ALA)后行光动力治疗;Ⅱ组洁面消毒后,用粉刺针处理囊肿、结节性皮损后外敷ALA凝胶后行光动力治疗;Ⅲ组洁面消毒后,采用点阵激光处理囊肿、结节性皮损后外敷ALA凝胶后行光动力治疗;每周1次,共3次。三组均口服克拉霉素胶囊和外用夫西地酸乳膏,共4周。三组均在治疗后第2、3、4周进行疗效判定,比较三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3月随访观察各组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2周,Ⅰ组、Ⅱ组、Ⅲ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 6%、13. 3%、10%;治疗后3周,Ⅰ组、Ⅱ组、Ⅲ组总有效率分别为20%、40%、36. 7%。2、3周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4周Ⅰ组、Ⅱ组、Ⅲ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3. 3%、73. 3%、76. 7%,Ⅱ组、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2,P<0. 05)。Ⅱ组和Ⅲ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疗效相当。三组均无严重的全身及局部不良反应。治疗结束3月后,Ⅰ组有3例复发,Ⅱ组、Ⅲ组未见复发,且还随时间延长后,部分皮损消退。结论使用粉刺针或点阵激光预处理结节、囊肿性皮损可以明显提高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但结节性皮损可能使用点阵激光更佳,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验证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丁酸钠是否可以保护耳蜗毛细胞免受庆大霉素引起的耳毒性损害。方法 10只听力正常豚鼠被用于本实验。向每只动物右耳的圆窗龛放置小块明胶海绵(0.3mm3)并注入10μl丁酸钠(100mg/ml)溶液,左耳圆窗龛内置放的明胶海绵则注入10μl人工外淋巴液作为对照。手术后第三天开始按照每公斤体重200mg的剂量每天一次性对豚鼠肌肉注射庆大霉素,连续用药5天。在停药后第3天检测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常规制备全耳蜗基底膜铺片结合鬼笔环肽染色,对全耳蜗毛细胞进行计数并制备全耳蜗毛细胞图。结果圆窗龛置放丁酸钠溶液组的听性脑干诱发电位阈值比圆窗龛置放外淋巴液组低,两组资料相比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圆窗龛置放丁酸钠溶液组的耳蜗毛细胞缺失程度比圆窗龛置放外淋巴液组轻。结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丁酸钠对庆大霉素导致的豚鼠耳聋和耳蜗损害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Nd-YAG激光烧灼治疗呼吸道阻塞性病变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03年5月至2011年8月解放军第401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7例经支气管镜激光烧灼治疗呼吸道阻塞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支气管镜激光烧灼治疗,本组48例恶性肿瘤患者中,19例患者肿瘤部分缩小或脱落,达到呼吸道开通1/3~1/2以上的疗效;7例气管支气管肉芽肿患者中,1例外伤性患者及1例气管切开性肉芽组织增生患者达治愈标准,其余5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有效;5例放射损伤性坏死物阻塞呼吸道患者,治疗结果均为有效;7例支气管息肉性良性肿瘤患者,Nd-YAG激光烧灼治疗均达治愈标准。结论 Nd-YAG激光烧灼气管和支气管内阻塞性病变患者,能够迅速缓解呼吸道阻塞症状,具有安全有效和损伤小的优点。术前充分的黏膜麻醉、护士在操作中的密切配合、细致观察是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舒适度量表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5月腹腔镜胃癌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手术期患者60例,在术后1d、7d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术后7d满意度及舒适度量表调查评分明显高于术后1d。结论舒适度量表能从患者角度较好地评价术后整体情况,更加人性化,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相吻合,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加快术后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5.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合并暂时性心肌缺血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新生儿窒息合并暂时性心肌缺血的70例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治疗前后血清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测定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合并暂时性心肌缺血经7~10d治疗,疗效显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 建立一个高效的药物-靶标相互作用预测分类模型,为生物实验提供有力的补充工具。方法 研究开发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来预测药物-靶标相互作用:通过引入高维分子指纹和蛋白质描述符,并应用概率矩阵分解算法生成负样本集,构建一个高效的药物-靶标相互作用预测分类模型。结果 与其他已报道的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可比性或优越性,预测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以及AUC值均>90%,提示该方法在药物靶标预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结论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模型以及概率矩阵分解算法的结合有助于解决药物-靶标相互作用预测精度低、负样本选择不合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时CO2气腹条件下,不同时点pet(CO2)(终末潮气CO2分压)和pa(CO2)(CO2分压)的差值pa-et(CO2)及pet(CO2)和pa(CO2)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0年12月择期行腹腔手术患者共46例,测定麻醉诱导平稳后5 min气腹前(T0)、气腹后30 min(T1)、气腹后1 h(T2)、气腹后1.5 h(T3)、气腹后2 h(T4)及术毕解除气腹后10 min(T5)时的pa(CO2),同时记录上述各时点的pet(CO2)计算各时点的pa-et(CO2),及pet(CO2)和pa(CO2)相关系数(r)。结果:气腹后pet(CO2)和pa(CO2)均增加,需增大Vt和RR,以维持pa(CO2)在正常范围,且两者有很好的相关性,pa-et(CO2)气腹后明显增大,尤其是气腹超过2 h后,增大更加明显。结论:腹腔镜手术气腹条件下,pet(CO2)和pa(CO2)仍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但应注意随着气腹时间的增加,虽然两者仍呈高度正相关,但pa-et(CO2)逐渐增大,pet(CO2)已不能较好的反映pa(CO2),此时须行动脉穿刺血气分析。  相似文献   
69.
70.
陈峰  王洁  甘解华  樊如梦  卢苗青  陈勇 《浙江医学》2021,43(10):1091-1095
目的探讨侧支循环评分及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技术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再灌注治疗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患者26例,根据取栓术后1周的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12例及预后不良组14例,术中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侧支循环进行评分;术后行MRI检查,包括T1WI、T2WI、FLAIR、DWI、3D-ASL等序列,通过软件后处理得到健侧、患侧的脑血流量(CBF)值并计算相对CBF值;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房颤、吸烟、术前NIHSS评分、侧支循环评分、CBF值的差异,将结果进行二元logistic分析,得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侧支循环评分预测患者预后的最佳阈值。结果预后良好组患者年龄低于预后不良组,侧支循环评分、CBF患侧、CBF相对值均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房颤、吸烟、术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侧支循环评分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OR=29.241,95%CI:1.070~799.231,均P<0.05),年龄、CBF患侧、CBF相对值是非独立影响因素,OR=0.752、1.081、0.043,均P>0.05)。ROC曲线提示侧支循环评分>2.5分是预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的最佳阈值,灵敏度为0.667,特异度为0.857。结论侧支循环评分及3D-ASL能够较好评估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再灌注治疗后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