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22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分析肺结核中量及大量咯血患者非支气管动脉出血动脉造影征象及介入治疗价值。方法对214例肺结核中量及大量咯血患者,进行肋间动脉和锁骨下动脉造影,其中支气管动脉合并肋间动脉出血153例,合并胸廓内动脉出血3例,同时合并肋间动脉和胸廓内动脉出血4例,合并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胸上动脉出血和胸外侧动脉出血2例,合并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和甲状颈干分支出血1例,合并肋间动脉和膈下动脉出血2例。对造影明确出血血管进行栓塞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DSA造影发现支气管动脉合并肋间动脉出血153例,共465支肋间动脉出血,10.9%(51/465)有造影剂外溢直接征象,96.9%(451/465)有异常网状血管,43.2%(201/465)有出血动脉-肺动脉瘘或出血动脉-肺静脉瘘,32.9%(153/465)动脉造影有侧枝交通与出血的支气管动脉或邻近的肋间动脉相通。10支胸廓内动脉出血,动脉造影有异常网状血管并有侧枝交通与出血的支气管动脉或肋间动脉相通,2支胸上动脉出血和2支胸外侧动脉出血,动脉造影有异常网状血管并有侧枝交通与出血的肋间动脉相通,1支甲状颈干分支2支膈下动脉出血,动脉造影有异常网状血管。单次栓塞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52.
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是诊断肺结核的金标准,但用其诊断痰菌阴性肺结核却较为困难。近年来,通过酶联免疫斑点试验的方法检测毒株结核分枝杆菌的特异抗原、早期分泌抗原-6(ESAT-6)和培养滤出液蛋白-10(CFP-10)引发的体外γ干扰素释放反应,可以敏感、特异地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本研究初步探讨了体外单核细胞γ干扰素分泌反应对涂阴肺结核诊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3.
1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一直从结核分支杆菌培养滤液中提纯蛋白质抗原进行多方面的研究,由于该方法制备蛋白抗原较烦琐、费时,因此,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应用大肠杆菌来表达结核分支杆菌基因,简便地获得了大量结核分支杆菌单一的蛋白抗原.Ag85复合物是结核分支杆菌主要的分泌性蛋白,在结核分支杆菌H37Rv株中占分泌蛋白总量的30%,可从早期培养物中分离,是一种热不稳定的蛋白,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等电聚焦分析可分为Ag85A、Ag85B和Ag85C三个组分[1].因此本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结核分支杆菌Ag85A表达株,获得重组Ag85A(rAg85A)蛋白,研究其免疫学特性,评价其在结核病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为研制更有效的结核病免疫诊断试剂和新型的结核病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观察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PS)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含量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66例SARS患者血清TNF含量,并与对照组(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 SAPS组进展期患者TN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型SARS患者血清TNF含量明显高于普通型。结论 患者血清TNF含量变化提示细胞免疫参与了机体的免疫反应,重症SARS患者TNF含量变化反映了细胞因子效应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55.
广州管圆线虫病又名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膜炎,为食源性寄生虫病。主要为进食了含有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生福寿螺肉而感染。在我国南方地区曾多有报道,而北方则相对少见。近年来由于进食其中间宿主福寿螺使该病进入北京、锦州等多个北方城市,而导致该病北移。北方绝大部分临床医师未曾见过此种病例,临床极易误诊。2006年6月中旬至8月底北京市曾出现小范围局部广州管圆线虫病暴发,我科收治2例,均误诊为结核性脑膜脑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6.
高热惊厥(FC)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占小儿惊厥5%左右。FC是指首发年龄在4个月~4岁,伴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体温在38℃以上,出现全身惊厥发作,持续数分钟,发作后无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临床上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其他脑损伤的症状。多数国家报告的儿童期患病率为2%~5%,我国调查为3.9%。FC的预后一般良好,但有部分病例可转变癫痫,遗留有智力低下及行为异常等,严重者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57.
便秘是小儿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常见的症状。国外报道发病率占小儿就诊病人的3%左右。便秘若久治不愈可直接影响小儿的饮食、消化及生长发育,甚至导致肛裂、痔疮等疾病。在门诊临床工作中、我们应用六味能消胶囊治疗小儿习惯性便秘4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8.
通过运用岛津 RSN-DSA技术对 18例血管造影患者的检查,从介入放射操作技术方面加以小结,探讨使用该技术在临床介入放射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9.
小儿感染性溶血性贫血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感染性溶血性贫血(溶贫)是小儿溶贫中最常见的一种。由于感染时红细胞被迅速破坏而急性溶血成为突出的临床表现,当感染控制后,溶血停止。本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小儿感染性溶贫50例,做一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临床分度和CT分度等方法在HIE预后判断早期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对30例HIE患儿在生后第2天检测血清NSE浓度,生后7 d内进行临床分度、CT分度和NBNA评分,10例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结果HIE组血清NS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HIE组的NSE高于轻、中度HIE组。HIE组的NBN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重度HIE组的NBNA低于轻、中度HIE患儿。头部CT呈轻、中、重度改变的HIE患儿NSE浓度高于对照组;NBNA评分低于对照组,其中重度CT改变的HIE患儿NSE高于轻、中度组,NBNA则低于轻、中度组。血清NSE浓度分别与HIE临床分度、CT分度呈正相关,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HIE临床分度、CT分度、NBNA及血清NSE浓度预测预后的敏感性分别为100%、100%、85.71%、和100%,特异性分别为45.45%、45.45%、51.66%和58.33%。结论血清NSE浓度对HIE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为HIE预后的早期评估提供了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