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4篇
医药卫生   48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经皮穿刺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肾上腺肿瘤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经皮穿刺无水乙醇注射 (PAI)治疗肾上腺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14例 (包括 1例开放手术后复发的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 )行PAI术和 13例行开放肾上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随访 1年 ,1例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因术后复发多次行PAI术 ,每次术后患者血压、血糖下降明显 ,降压药及降糖药剂量明显减少。其余患者血压下降 ,未见肿瘤复发。PAI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均优于开放手术组。PAI组主要并发症是腰痛 ,但症状很轻微。开放肾上腺手术组 1例出现休克 ,2例因感染出现高热。结论 PAI术近期疗效与开放手术组相似 ,且具有简单、安全、价廉、创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42.
睾丸恶性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睾丸恶性肿瘤的CT诊断王培军,段承祥,吕桃珍,陈振湖,徐兆龙笔者搜集经CT检查并病理证实的睾丸恶性肿瘤9例,重点分析其CT表现,探讨CT在肿瘤术前分期、随访中的价值。资料和方法搜集本院1985~1993年经CT检查并手术病理证实的睾丸恶性肿瘤9例。6...  相似文献   
43.
多层螺旋CT对中耳及内耳结构的三维立体重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听神经瘤患者中耳、内耳立体影像的术前重建。方法利用多层螺旋CT对8例自愿者进行了扫描及中耳、内耳结构的立体重建。结果扫描及重建的速度快,重建出清晰的中耳、内耳的结构。结论多层螺旋CT的容积重建技术可以清楚地显示听小骨、内听道神经及膜迷路。  相似文献   
44.
【摘要】目的:了解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多层螺旋CT及其三维重组图像表现,评价多层螺旋CT诊断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价值。方法:18例经纤支镜及手术证实的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将容积扫描数据预处理后传至工作站,分别行MPR(CPR)、MIP、VR、SSD及CTVE成像,分析其影像学表现,重点观察支气管管腔和管壁的形态学改变。结果:MSCT轴位及其三维重组图像均明确显示支气管管腔变窄,管腔表面不光滑和腔内结节状突起,管腔扭曲变形;管壁增厚,密度增高,僵直和钙化。轴位图像还可显示肺内伴随表现。结论: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MSCT及其三维重组图像有一系列的表现征象,MSCT及其三维重组图像对病变的定位,受累范围的测量等有很大帮助,是临床上一种无创性评价气管支气管病变的有效方法,可用于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介入治疗前的定位和治疗后随访。  相似文献   
45.
电化学治疗诱发大鼠种植型肝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比较电化学治疗对大鼠种植型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制作大鼠肝癌动物模型 ,应用电化学疗法进行治疗 ,7d后影像学、病理光镜观察肿瘤大小、坏死变化 ,计算肝肿瘤细胞凋亡指数 ,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电化学治疗前 ,大鼠肝肿瘤平均体积为 (10 0± 6 )mm3 ,电化学治疗后 7d ,大鼠肝肿瘤平均体积为 (12 5± 10 )mm3 ,而荷瘤对照组肝肿瘤平均体积为 (190± 11)mm3 (P <0 .0 5 ) ;治疗组肝肿瘤细胞凋亡指数为 9.6 2 5 %± 1.172 % ,荷瘤对照组细胞凋亡指数为 3.5 2 3%± 0 .894 % (P <0 .0 1) ;治疗组病理检查 ,光镜下肿瘤细胞明显坏死。结论 电化学疗法能诱发细胞凋亡 ,促进肿瘤坏死 ,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46.
背景:研究表明,自锁托槽在正畸治疗中有优于传统托槽的特点,但也存在诸多争议。目前,对于自锁托槽的独特作用,探讨者也是各持己见。目的:综述近年来有关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对比研究的方向与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2000至2014年 PubMed 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self-ligating bracket ,conventional orthodontic bracket”,中文检索词为“自锁托槽,传统托槽,正畸治疗”。结果与结论:自锁托槽节省椅旁操作时间已被证实与接受。有关自锁托槽能够降低正畸治疗中摩擦力的观点仍存在很大的争议,目前较明确的观点是,自锁托槽在使用细圆丝时的摩擦力小于传统托槽;对于自锁托槽在关闭间隙与精细调节阶段产生的摩擦力是否明显小于传统托槽还没有被证实,需要更多的临床对比试验。自锁托槽在扩大牙弓、减少支抗丧失与牙根吸收上与传统托槽差异不明显,并且研究多在体外进行,无法精确模拟口腔内的真实情况,尚需开展更多大样本量、统一疗效判断标准的试验,对自锁托槽的治疗效果进一步作出的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47.
肿块型胰腺炎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肿块型胰腺炎的CT征象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5例肿块型胰腺炎的CT资料,采用PQ5000V螺旋CT,平扫及增强,层厚及层距均为10mm。结果:25例中23例肿块位于胰头部,2例位于胰体部。16例肿块密度均匀,增强一致。5例可见钙化;胰管扩张15例,14例轻度,10例不规则扩张,6例穿过肿块;12例合并胆总管炎,5例胆总管内可见结石;肝外胆管扩张18例,15例轻度,12例下端逐渐变细;肾前筋膜增厚10例;胰前脂肪层模糊6例。结论:肿块型胰腺炎具有较可靠的CT征象,CT能对大多数的肿块型胰腺炎作出较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48.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大脑fMRI网络小世界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应用静息态fMRI观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大脑功能网络是否具有小世界特性。方法 采集13例MCI患者(MCI组)和17名正常老年人(NC组)的大脑静息态BOLD-fMRI数据。采用SPM5软件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将大脑分割为90个区域,计算90个区域间的相关系数。以矩阵稀疏度(Sparsity)为阈值,将相关矩阵转换为网络。计算网络的聚类系数(C)和平均路径长度(L),若满足γ=C/Crand>1且λ=L/Lrand≈1(rand代表相应随机网络),为则认为大脑功能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采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MCI组与NC组大脑功能网络小世界参数的差异。结果 在0.10~0.40阈值范围内,MCI组和NC组均符合γ>1且λ≈1。MCI组γ和δ均大于NC组,且在0.10≤Sparsity≤0.18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λ在各阈值处均小于NC组,在Sparsity=0.18、0.28和0.32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I患者大脑fMRI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且与正常老年人相比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应用静息态fMRI数据检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大脑功能网络是否具有小世界特性。方法 采集13例MCI患者(MCI组)和17名正常老年人(NC组)的大脑静息态BOLD-fMRI数据。采用SPM 5软件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将大脑分割为90个区域并计算90个区域间的相关系数。以矩阵稀疏度(Sparsity)为阈值,将相关矩阵转换为网络。计算网络的聚类系数(C)和平均路径长度(L),若满足γ=C/Crand>1且λ= L/Lrand ≈1(rand代表相应随机网络),为该大脑功能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采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MCI组与NC组大脑功能网络小世界参数的差异。结果 在0.1~0.4阈值范围内,MCI组和NC组均符合γ>1且λ≈ 1。MCI组γ和δ均大于NC组,且在0.10≤Sparsity≤0.18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λ在各阈值处均小于NC组,在Sparsity=0.18、0.28和0.32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I患者大脑fMRI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但与正常老年人相比其小世界特性增强。  相似文献   
50.
脑出血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发病急,进展迅速,致死率和致残率高。对于疑诊急性脑出血患者,CT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影像组学高通量从CT图像中提取特征信息,结合机器学习算法,能快速、准确地诊断疾病、评估病情和预测预后。本文就基于CT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脑出血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