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81篇
医药卫生   3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陶贤洲  王佐 《安徽医学》2014,(9):1273-1275
目的分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致呼吸衰竭的相关临床因素,为制订有效的预防及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94例重性AOPP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将患者分为呼吸衰竭组(41例)和非呼吸衰竭组(53例),观察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胆碱酯酶、血糖、血清淀粉酶、肝肾功能及心肌酶谱等指标。结果胆碱酯酶水平呼吸衰竭组患者低于非呼吸衰竭组患者(P<0.05);APACHEⅡ评分、血清淀粉酶、肝肾功能及心肌酶谱等,呼吸衰竭组患者高于非呼吸衰竭组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胆碱酯酶及血清淀粉酶与呼吸衰竭相关。结论 APACHEⅡ评分、胆碱酯酶及血清淀粉酶水平可作为AOPP引起呼吸衰竭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2.
目的:比较长托宁和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9月我院共接收AOPP患者73例,患者随机分为长托宁治疗组(38例)和阿托品治疗组(35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阿托品化的时间、中毒症状消失时间、血胆碱酯酶活力(CHE)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心动过速、尿潴留、躁动、高热)发生情况。结果长托宁组患者阿托品化时间、中毒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阿托品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HE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品组患者心动过速和躁动发生率高于长托宁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潴留和高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阿托品治疗AOPP相比,长托宁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3.
为了解在现有贮藏、运输条件下,冻干麻诊减毒活疫苗(以下简称麻苗)的免疫效果,我们于1985年12月至1986年1月,分别对苍山、莒南195名婴幼儿麻苗初免前后进行了血凝抑制抗体(HI)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疫苗:系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沪191冻干麻疹减毒活疫苗,常温条件下运输、贮存。批号85320、85329、85287,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孕妇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白介素-2(IL-2)及胎盘生长因子(PLGF)表达水平联合孕早期平均动脉压(MAP)检测对子痫前期(PE)发病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1年1月1日在岳阳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PE患者39例为PE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产检的正常孕妇43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TNF-α、IL-10水平,荧光免疫法检测PLGF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IL-2水平,联合孕早期MAP检测,分析各细胞因子和孕早期MAP在两组孕妇中的表达差异,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各因素与PE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PE组外周血中TNF-α、PLGF、TNF-α/IL-10及孕早期MAP水平[(17.04±1.94)pg/ml、(63.15±40.95)pg/ml及(12.41±19.19)及(102.19±22.86)mm Hg]与对照组[(7.63±2.43)pg/ml、(547.81±92.98)pg/ml、(3.82±2.07)及(83.79±7.84)mm 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80、4.920、2.920及4.970,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F-α、PLGF及孕早期MAP水平是PE发病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检测孕早期MAP、孕中晚期PLGF及TNF-α水平来预测PE发生概率的模型。P子痫前期=1/1+exp[-14.559+(-0.015)(PLGF)+0.331(GNF-α)+0.136(MAP)].结论孕中晚期检测TNF-α、PLGF表达水平联合孕早期MAP检测在PE风险预测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65.
目的将 Fas 基因导入胃癌耐药细胞,建立 Fas 基因表达耐药株,并比较转导前后 mRNA 与蛋白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将 Fas 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 pBK-CMV 的多克隆克隆位点之间,以脂质体介导法将重组表达载体转染受体细胞 SGC7901/VCR,G418筛选克隆细胞,Southern blot、Northern blot、Weston blot 检测Fas 基因和 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成功地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 pBK-Fas cDNA;转导细胞后,从2×10~5细胞中筛选出大约120个抗性克隆,转导率大于0.5‰,随机挑选2个克隆继续筛选与扩增培养,获得了1株稳定的抗生细胞,从而建立了 Fas 基因表达耐药株,我们命名为 SGC7901/VCR Fas cells;杂交结果表明,转导株与非转导株均有Fas cDNA 的表达,但转导株 Fas mRNA 及其蛋白水平的表达则显著高于非转导株。结论:在胃癌耐药细胞中 Fas基因处于低表达状态;通过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Fas 基因可成功地导入胃癌耐药细胞,并能有效地增强 FasmRNA 及其蛋白的表达,为诱导细胞凋亡逆转胃癌耐药细胞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单核细胞-内皮细胞粘附的调节作用,以进一步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低密度脂蛋白;逆转录聚合酶反应检测内皮细胞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蛋白质的表达;细胞记数法观察低密度脂蛋白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抗体干预对内皮细胞单核细胞粘附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几乎没有基质细胞衍生因子mRNA以及蛋白质的表达,随着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增加,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mRNA以及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低密度脂蛋白浓度为50mgL、100mgL和150mgL时,每个视野粘附的单核细胞数分别为60±20、97±26和170±32,而正常对照组为20±5,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终浓度为0.1mgL、0.5mgL和1mgL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抗体干预后,粘附的单核细胞数分别为113±23、53±21和41±10,均低于低密度脂蛋白对照组的186±31,与低密度脂蛋白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低密度脂蛋白促进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粘附,其机制与促进内皮细胞表达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7.
AMD3100促进载脂蛋白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MD3100对载脂蛋白E-/-小鼠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2只8周龄雄性载脂蛋白E-/-小鼠随机分为AMD3100组(2.5mg/kg,隔天注射)和对照组(PBS 0.1mL,隔天注射),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12周后,获取组织标本和骨髓细胞,石蜡切片HE染色检测小鼠主动脉根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通过计数典型内皮祖细胞克隆形成单位和观察次级集落单位的大小与细胞密度检测内皮祖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内皮祖细胞CXCR4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AMD3100组小鼠主动脉窦横切面粥样斑块面积与管腔面积之比与对照组比较增加了38.8%(37.2%±3.6%比26.8%±2.5%,P<0.05);AMD3100组小鼠骨髓源内皮祖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初级内皮祖细胞集落单位个数为9.67±2.16比21.83±2.64,次级内皮祖细胞集落单位个数为1.67±0.31比4.11±0.65,P<0.01);AMD3100组CXCR4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AMD3100促进载脂蛋白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可能与抑制骨髓源内皮祖细胞的克隆形成并下调CXCR4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68.
形成心脏同种异体移植血管病变的中心事件是免疫和非免疫因素导致内皮功能受损之后的炎症反应。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趋化因子在心脏同种异体移植血管病变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 研究苦瓜蛋白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炎症因子核因子κB(NF-κB)蛋白核转位的影响,探讨苦瓜蛋白抗炎的分子机制.方法 40只6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普食组、高脂高胆固醇组、高脂高胆固醇苦瓜蛋白组、普食苦瓜蛋白组.12周后眼球采血,ELISA测定血浆中炎性因子NF-κB、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和γ干扰素(IFN-γ)及抗炎因子IL-10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主动脉壁IκB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F-κB和IκB表达.结果 ApoE-/-小鼠经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12周后,血液中炎症因子NF-κB、IL-1β、TNF-α、IL-6、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普食组(P<0.01,n=5),但抗炎因子IL-10仍维持较高水平.经苦瓜蛋白干预后,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下降,而抗炎因子IL-10水平并不上升.RT-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苦瓜蛋白显著降低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小鼠动脉血管壁细胞核内NF-κB蛋白水平,阻止其核转位.与普食组比较,高脂高胆固醇组IκB被显著降解(0.19±0.05比0.74 +0.15,P<0.05,n=5),但其经苦瓜蛋白干预后,这种降解作用得到显著的抑制(0.19±0.05比0.36±0.07,P<0.01,n=5).结论 苦瓜蛋白通过减少IκB降解抑制NF-κB蛋白核转位而发挥抑制炎性因子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苦瓜蛋白对柯萨奇3型病毒感染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模型上观察苦瓜蛋白对柯萨奇3型病毒(CVB3)感染SD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SD大鼠心肌细胞,以CVB3感染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复制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模型,分别测定心肌细胞搏动百分比(PBC)、半数有效率(ED)、细胞病变(CPE)、心肌酶谱、半感染致死量(TCID50),分析其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结果 苦瓜蛋白的ED值为0.045 mg/mL,80、40、20、10 μg/mL苦瓜蛋白可显著提高心肌细胞PBC、降低病毒的复制,80、40 μg/mL苦瓜蛋白可减少CPE,降低心肌酶水平. 结论 苦瓜蛋白对感染CVB3的心肌细胞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