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38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传统中医认为慢乳蛾发生发展与脾常虚密切相关。中焦脾胃为化生之源,居中斡旋其间,是升降之枢纽。其病机为中焦不行,肺失宣调,肾失所藏;而中焦又是联系内外的桥梁,中焦不行则肺失宣调、肾精乏源,致使上愈实而下愈虚。用中焦论治和对症施治思想指导临床治疗小儿慢乳蛾,疗效突出,可降低手术率。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了解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后椎前软组织肿胀与吞咽困难的关联,比较分析颈椎前路Zero-p椎间融合术和传统的Cage钛板融合术后椎前软组织肿胀程度和吞咽困难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科收治的单节段(C5/6)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4例,其中25例患者采用Zero-p椎间融合术治疗(Zero-p组),29例患者采用传统的Cage钛板融合术治疗(Cage组);通过颈椎侧位X射线片测量患者术前、术后椎前软组织的宽度,根据肿胀程度,将患者分为肿胀组(24例)和非肿胀组(30例),比较分析2组患者吞咽困难的发生情况。比较Zero-p组和Cage组术后椎前软组织肿胀程度及吞咽困难的发生率。结果肿胀组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为45.8%,高于非肿胀组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ero-p组术后椎前软组织肿胀平均为6.22 mm,低于Cage组的9.25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ero-p组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为12.0%,低于Cage组的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ACDF术后椎前软组织肿胀程度较高的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也较高。颈椎前路Zero-p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C5/6)脊髓型颈椎病较传统的Cage钛板融合术后椎前软组织肿胀程度及吞咽困难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自噬相关蛋白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MAP1LC3)在舌鳞状细胞癌(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TSCC)、癌前病变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探讨其与TSCC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TSCC手术标本及13例癌前病变、13例癌旁组织标本中PTEN、MAP1LC3的蛋白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PTEN(X2=9.905,P=0.007)、MAP1LC3(X2=9.577,P=0.008)在TSCC组织、癌前病变、癌旁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TSCC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34.78%)明显低于癌旁组织(69.23%,X2=4.926,P=0.026)及癌前病变组织(76.92%,X2=7.302,P=0.007);MAP1LC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28.26%)明显低于癌旁组织(61.53%,X2=4.896,P=0.027)及癌前病变组织(69.23%,X2=7.275,P=0.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TEN与MAP1LC3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细胞分化无关(P>0.05).颈淋巴结从无转移到转移以及临床分期越晚,PTEN蛋白及MAP1LC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和MAP1LC3两种蛋白在复发组中阳性表达率皆较低,复发组与非复发组PTEN的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69,P=0.039),而复发组与非复发组MAP1LC3的蛋白表达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X2=0.343,P=0.453).PTEN与MAP1LC3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自噬相关蛋白PTEN与MAP1LC3的低表达与TSCC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对TSCC的诊断与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对小鼠下颌骨骨再生以及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目的基于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制定NICU交接班核查表并探讨其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11月~2017年1月采用SBAR标准化交班核查表进行每日床旁交接班,规范NICU床旁交接班流程。将实施后的每日晨床旁交接班时间、缺陷事件(交接不清、交接漏项)数以及因交接班问题电话联系交班责任护士次数与实施前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应用SBAR标准化床旁交接班模式后,每日晨床旁交接班时间由(34.16±5.64)min降至(25.82±5.6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交接班缺陷事件由应用前58项降至15项,下降率为74.14%;因床旁交接班问题电话联系交班责任护士次数由至23次降至10次,下降率为56.52%。结论基于SBAR沟通模式构建的NICU标准化床旁交接班核查表可有效减少NICU每日晨床旁交接班时间消耗,减少交接班缺陷事件的发生,提高交接班质量。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运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种植体支抗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时上颌第一磨牙的Von Mises等效应力及位移变化趋势.方法 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临床种植体支抗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分析牵引力为1.5N时,种植体距离弓丝不同高度(6、8、10、12 mm)与牵引钩距离弓丝不同高度(1、4、7、10 mm)时,上颌第一磨牙Von Mises等效应力及位移变化趋势.结果 当种植体高度大于或等于牵引钩高度时,上颌第一磨牙根分叉处应力值最大;小于牵引钩高度时,应力分布出现在颊侧颈部,且腭根的腭侧应力值变小.上颌第一磨牙位移趋势为:X轴,磨牙向远中旋转,且旋转角度随牵引钩高度的增加而变大;Y轴,磨牙向远中倾斜、旋转,且倾斜角度随牵引钩高度的增加而增大;Z轴,磨牙近中向验方倾斜移动,且倾斜位移随牵引钩高度增加而增加.结论 上颌第一磨牙的应力分布变化与种植体植入高度及牵引钩高度有关;其位移变化趋势为磨牙向远中倾斜和旋转,其倾斜的方向与种植体高度和牵引钩高度有关.  相似文献   
38.
目的:比较单枚cage或双枚cage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3月至2008年8月手术治疗的172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72例患者均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融合术。其中使用单枚cage融合89例(单枚组),男56例,女33例;年龄18~63岁,平均(41.60±8.20)岁;L_4滑脱25例,L_5滑脱64例;MeyerdingⅠ度滑脱32例,Ⅱ度46例,Ⅲ度11例。双枚cage融合83例(双枚组),男49例,女34例;年龄20~65岁,平均(43.30±6.39)岁;L_4滑脱21例,L_5滑脱62例;MeyerdingⅠ度滑脱25例,Ⅱ度45例,Ⅲ度13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植骨融合率、椎间隙高度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83个月,平均4年3个月。单枚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双枚组(P0.05)。术后2周两组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明显增高,末次随访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6个月,X线片示两组患者椎体间植骨均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JOA、ODI、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情况发生。结论 :单枚cage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与双枚cage椎间融合临床效果相同,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 验证静脉穿刺辅助装置辅助护士进行静脉穿刺操作在儿童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56例输液患儿按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静脉穿刺辅助装置应用组,124例)和对照组(非装置组,132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建立单个静脉通路时间、患儿依从性、静脉穿刺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建立单个静脉通路时间及静脉穿刺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穿刺辅助装置能够在显示屏上实时动态显示静脉走形,有效提高护士穿刺成功率、患儿依从性,降低患儿疼痛程度,缩短建立静脉通路时间,减轻了护士工作压力,适用于儿科病房、门急诊输液室等静脉穿刺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