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5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吡柔比星联合化疗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含吡柔比星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9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76例Ⅱ~Ⅲ期女性乳腺癌患者,行3周期FTC方案或AT方案新辅助化疗,化疗结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76例行3周期新辅助化疗后,FTC方案组有效率为57.5%(23/40),AT方案组有效率为86.1%(31/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常见化疗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含吡柔比星新辅助化疗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其中吡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方案近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2.
熊秋云  姚玮 《中外医疗》2009,28(20):11-13
目的探讨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c-erbB-2表达与FEC方案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90例术前确诊为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新辅助化疗之前用免疲组织化学法捡测乳腺癌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ER、PR)和c-erbB-2的表达情况,新辅助化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90例患者中,临床完全缓解(cCR)19例,部分缓解(PR)41例,无变化(NC)30例,总有效率为66.67%,其中病理完全缓解pCR12例(13.33%)。在受体双阴的42例患者中,32例有效(cCR+PR),有效率为76.19%,其中pCR9例(21.43%)。受体单阳或双阳的48例患者中,28例有效(cCR+PR),有效率为58.33%;其中pCR3例(6.25%)。受体双阴组患者的有效率与受体单阳或双阳组患者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但受体双阴组患者的pCR率明显高于受体单阳或双阳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erbB-2阳性表达36例,22例有效(cCR+PR),有效率为61.11%;其中pCR4例(11.11%)。c-erbB-2阴性表达54例,38例有效(cCR+PR),有效率为70.37%,其中pCR8例(14.81%)。c—erbB-2表达与化疗疗效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受体双阴患者可能较受体单阳或双阳患者对FEC方案化疗的敏感性更高。尤其是受体双阴组患者的pcR率明显高于受体单阳或双阳组患者。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不同解剖途径及成功率.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科2005年9月至2008年6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136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76例术中应用三种解剖途径保留肋间臂神经并统计成功率,对照组60例术中常规切除肋间臂神经.术后对两组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经起始部途径解剖ICBN者39例,误切断3例,成功率为92 30%;经腋静脉下方途径解剖ICBN者18例,误切断2例,成功率为88 89%;经背阔肌途径解剖ICBN者19例,误切断10例,成功率为47 37%;经背阔肌途径与另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1).试验组患者术后上臂感觉障碍发生率为13 11%(8/61),而对照组为61 66%(37/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1).结论 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保留肋间臂神经采用经起始部途径和腋静脉下方途径解剖ICBN更方便、安全,保留ICBN成功率更高,可明显减少患者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胶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2004年3月~2008年12月将入住治疗的乳腺癌患者200例分为两组:随机选择100例在切除乳腺癌标本后,手术创面尤其是腋静脉周围喷洒纤维蛋白胶者为实验组;手术创面不使用纤维蛋白胶的10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观察术后第1天负压吸引的引流量、术后总引流量及皮下积液情况,以判断纤维蛋白胶对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第1天负压吸引的引流量、术后总引流量及皮下积液情况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创面喷洒纤维蛋白胶可有效地减少术后引流量和皮下积液的发生,有利于切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36.
熊秋云 《山东医药》2007,47(25):101-101
2004年6月-2007年2月,我们对80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行FAC和TA方案新辅助化疗(即术前化疗),比较两组不同方案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2005年10月-2006年10月,我科对45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运用多西他赛和表阿霉素行术前新辅助化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8.
乙肝病毒感染和乳腺癌化疗后肝损害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肝损害的影响及其它危险因素。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HBV感染乳腺癌454例的乙肝五项指标并常规检测肝功能,以同期住院的未感染HBV乳腺癌454例设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HBV感染组化疗2,4,6周期后1~4级肝损害发生率分别为22.9%,31.1%,25.9%,对照组分别是24.7%,25.4%,20.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级肝损害发生率分别是3.3%,6.9%,2.7%,对照组分别是4.6%,1.9%,1.9%,两组化疗4周期后≥2级肝损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02,P=0.000),化疗2、6周期后≥2级肝损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55岁(P=0.001)、CAF→T方案(P=0.004)、脂肪肝(P=0.035)和糖皮质激素(P=0.001)等因素组的HBV感染乳腺癌患者≥2级肝损害发生率与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HBV激活17例(17/454,3.7%),肝损害均≥2级(17/17,100%)。结论 HBV感染的乳腺癌患者化疗后1~4级肝损害的发生率与未感染者无明显差异;化疗4周期后≥2级肝损害发生率HBV感染者明显高于未感染者。36~55岁、CAF→T方案、脂肪肝和糖皮质激素等因素与HBV感染的乳腺癌患者化疗后≥2级肝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乳腺癌蒽环类新辅助化疗疗效与ER、PR、HER2表达的关系.方法 乳腺癌患者在接受蒽环类方案新辅助化疗前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R、PR和HER2的表达情况,新辅助化疗3周期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ER和PR阴性表达组47例,有效率为80.85%;其中PCR率为23.40%.ER和(或)PR阳性表达组43例,有效率为60.47%;其中PCR为6.98%.两组有效率及PCR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阳性表达组32例,有效率为65.63%;其中PCR率为12.50%.HER2阴性表达组58例,有效率为74.14%;其中PCR率为17.24%.两组有效率及PC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素受体双阴者可能较单阳或双阳者对蒽环类方案化疗的敏感性更高.尤其是激素受体双阴者的PCR率明显高于单阳或双阳者.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乳腺癌蒽环类新辅助化疗疗效与ER、PR、HER2表达的关系。方法乳腺癌患者在接受蒽环类方案新辅助化疗前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R、PR和HER2的表达情况,新辅助化疗3周期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ER和PR阴性表达组47例,有效率为80.85%;其中PCR率为23.40%。ER和(或)PR阳性表达组43例,有效率为60.47%;其中PCR为6.98%。两组有效率及PER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阳性表达组32例,有效率为65.63%;其中PCR率为12.50%。HER2阴性表达组58例,有效率为74.14%;其中PCR率为17.24%。两组有效率及PC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受体双阴者可能较单阳或双阳者对蒽环类方案化疗的敏感性更高。尤其是激素受体双阴者的PCR率明显高于单阳或双阳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