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5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本院共收治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乳糜漏患者5例。现结合病例分析其发生原因及治疗的相关因素,以吸取经验教训。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5例患者均为女性(其中1例由基层医院术后转来),年龄35-67岁。肿瘤均位于左侧乳房,大小分别为1.5cm×1.5cm、2.0cm×2.4cm、2.53cm、3cm×4cm、5cm×5.5cm,均经临床触诊、红外扫描、B超探测、  相似文献   
22.
目的 通过对南昌市西湖区部分社区45~69岁女性进行乳腺癌筛查,分析社区人群乳腺癌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确定研究对象,利用临床检查、彩超、钼靶X线进行乳腺癌筛查,以病理学为诊断依据。结果 共筛查9 059人;其中,乳腺良性疾病患者1 540人,确诊乳腺癌19例(原位癌3例,浸润性15例,其它1例),总检出率为209.73/10万;从乳腺癌三年检出率看,以2008年最高(233.33/10万),2009年最低(164.63/10万);不同结婚年龄、文化程度以及不同职业、不同人均月收入社区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乳腺癌总检出率偏高,以浸润性为主;经济收入高、文化程度中等、已婚等生物学特征的女性,其乳腺癌患者所占比例大。  相似文献   
23.
熊秋云 《中国当代医药》2008,15(23):104-105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5年9月-2007年12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对照组46例,术中常规切除肋间臂神经.术后对两组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术后并发症和局部复发情况进行随访.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上臂感觉障碍发生率为12.00%(6/50),而对照组高达67.39%(31/4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访10~30个月两组手术的并发症和局部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町明显减少患者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与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对我院1994年1月~2000年6月期间收治的21例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21例随访19例,失访2例,随访率90.4%。存活14例,死亡5例。死亡5例中同时性双侧乳腺癌1例,异时性双侧乳腺癌4例,首发癌年龄均小于50岁,其中3例小于40岁。5年内死亡者2例均为Ⅲ期病例。结论: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预后与首发癌年龄、病期及第二癌的处理是否及时有效有关。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乳腺癌胸肌间淋巴结(IPNs)的检出率、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0例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记录其IPNs检出、转移情况,分析其与患者年龄、原发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分子分型的关系。结果 IPNs检出率为23.0%,转移率为4.0%。IPNs转移患者肿瘤原发灶较大,肿瘤位于中央者较多,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较多,临床分期较晚,分子分型以HER2+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央区原发肿瘤灶较大、腋窝淋巴结较大、Ⅱb期以上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中应清扫IPNs并单独送病理检查,有助于术后合理选择综合治疗方案及准确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乳腺癌腋清扫术不同解剖途径对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科2005年9月~2009年9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98例,术中应用3种解剖途径保留ICBN并统计成功率.成功保留ICBN的77例者为实验组,术中误切断和其他原因无法保留ICBN的66例作为常规切除者入选对照组,进行患侧上臂内侧感觉异常的比较.结果 经起始部途径解剖ICBN 39例,误切断3例,成功率为92.30%,经腋静脉下方途径解剖ICBN 30例,误切断4例,成功率为86.67%,经背阔肌途径解剖ICBN 29例,误切断14例,成功率为51.72%.经背阔肌途径与另外两种途径比较,成功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患者术后上臂感觉障碍发生率为15.58%(12/77),而对照组为57.58%(38/6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保留ICBN采用经起始部途径和腋静脉下方途径解剖更方便、更安全,保留ICBN的成功率更高;可明显减少患者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7.
生存素(Survivin)属于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家族中的新成员,是新近发现的最强的凋亡相关因子。Survivin不仅能够抑制caspase的活性从而抑制细胞的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同时也能部分抑制Bax和Fas的活性从而调节细胞的有丝分裂[1]。Survivin通过其凋亡抑制作用参与包括乳腺癌、胰腺癌、肾癌和膀胱癌等常见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现今,Survivin与乳腺癌的关系是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就Survivin在乳腺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8.
夏勇  刘秋明  吴晓波  陈戈  熊秋云 《中国药房》2010,(14):1280-1282
目的:评价乳腺恶性肿瘤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我院2008年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乳腺恶性肿瘤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达100%;术前给药时机正确率为100%;手术时间超过3h的363例患者均未在术中加用抗菌药物;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平均时间为90h;第1代头孢菌素和青霉素类应用率合计达55.1%,青霉素类+酶抑制剂、喹诺酮类、第3代和第2代头孢菌素4大类药应用率合计达41.1%;不合理更换抗菌药物者6例;应用阿奇霉素氯化钠注射液者3例。结论:我院乳腺恶性肿瘤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9.
目的通过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探讨其对腋淋巴结(ALN)转移情况预测的准确性.方法采用亚甲蓝染色法对50例乳腺癌行腋窝蓝染淋巴结活检,后行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两标本均送病理检查.结果全组50例患者检出SLN48例,2例未找到SLN,检出率为96%(4850);有8例SLN为阳性,其中ALN阳性7例,1例仅SLN为阳性;SLN阴性的40例中,ALN阳性1例(该例SLN为假阴性),其余39例ALN均为阴性;2例未检出SLN的病例中有1例ALN为阳性.SLN与ALN病理检查完全符合者47例,准确率为94%(47/50);灵敏度为88.9%(8/9);假阴性率为11.1%(1/9).结论亚甲蓝染色法能准确地鉴别SLN及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  相似文献   
30.
吡柔比星联合化疗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含吡柔比星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9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76例Ⅱ~Ⅲ期女性乳腺癌患者,行3周期FTC方案或AT方案新辅助化疗,化疗结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76例行3周期新辅助化疗后,FTC方案组有效率为57.5%(23/40),AT方案组有效率为86.1%(31/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常见化疗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含吡柔比星新辅助化疗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其中吡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方案近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