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5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对我院本治疗小组2003年以来手术治疗的300例乳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照组术后皮瓣坏死36例,发生率占24%.观察组术后皮瓣坏死10例,发生率占6.7%.结论 减少术中,术后皮瓣的张力,正确使用电刀,适度的皮瓣厚度等,可预防和减少皮瓣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乳腺腺癌伴梭形细胞化生(adenocarcinoma with spindle cell metaplasia of the breast)是一种罕见类型的乳腺癌,属于乳腺化生性癌的一种亚型,肿瘤以梭形细胞为主,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像不多,极易造成误诊。目前,对于其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及预后都不十分清楚。南昌市第三医院乳腺诊治中心2010年10月收治了1例乳腺腺癌伴梭形细胞化生患者。将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情况结合文献复习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99mTc-MIBI显像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CT)疗效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57例乳腺癌患者NCT前及Z个周期(30例)、3个周期(57例)NCT后分别行乳腺.99mTc-MIBI显像.肿瘤部位摄取采用靶和非靶比值(T/N)表示,术后行乳腺癌病理化疗反应分析.以NCT后T/N比值降低百分率>30%为判断化疗有效的闭值,将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评价其诊断效能.根据该判断阈将患者分为显像有效组和无效组,进行临床随访,分析两组无进展生存时阃(PFS).结果:2个周期NCT后,99mTc-MIBI显像评价疗效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9%、83%和86%,阴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和83%,与对3个周期NCT疗效评价的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像示有效组平均PFS为46.93个月,显像示无效组平均PFS为35.76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99mTc-MIBI显像对评价乳腺癌NCT反应、估计预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隐性乳腺癌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隐性乳腺癌一般系指临床上乳房触不到肿块,以腋窝淋巴结转移癌或其他部位转移癌为首发症状的乳腺癌,是一种较为少见的乳腺癌,其发病率我国为0.3%~0.8。我院自1989年3月~2004年12月共收治乳腺癌2912例,其中隐性乳腺癌16例(占0.55%)。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院1978年3月—1990年2月施行了乳导管及囊肿造影共411例,入院手术有79例,现报告如下。造影种类与方法一、造影种类:主要选用的造影方法有3种。(一)药物造影:将钝细针头插入溢液的乳眼内,然后注入造影剂,一般可选用50%泛影钠或50%泛影葡胺,用量为1~1.5ml。(二)空气造影:直接用F—7号针头刺入囊腔内并注入过滤空气,其注入量系根据囊性病变抽出液体量而定。我们采用Poguh氏介绍的方法。注入量略高于抽出的液量,使囊腔胀大,利于观察。  相似文献   
16.
我们从1989年至1994年应用四环素腔内注射治疗乳腺癌并发胸水17例,现将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本组17例乳腺癌并发胸水均为女性,年龄32~68岁;均为乳腺癌中晚期患者,其中8例曾行乳腺癌根治术,5例曾行乳腺癌仿根治术,4例曾行全乳切除术;分别手术后2~9年出现胸水。方法一:肋间隙插管闭式引流法。胸部摄片及B超胸水定位,在最合适肋间隙放置引流管以利胸水完全排出,引流管接水封瓶,持续负压引流24小时后注射镇痛剂,用40ml生理盐水稀释的四环第1200mg从引流管注入胸腔内、夹住引流管12小时,嘱病人每30分钟变换体位使药物能均匀分布至…  相似文献   
17.
熊秋云 《中国当代医药》2008,15(23):104-105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5年9月-2007年12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对照组46例,术中常规切除肋间臂神经.术后对两组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术后并发症和局部复发情况进行随访.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上臂感觉障碍发生率为12.00%(6/50),而对照组高达67.39%(31/4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访10~30个月两组手术的并发症和局部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町明显减少患者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残留肿瘤^99Tc^m-MIBI显像估计患者预后因素的价值。方法:50例乳腺癌患者接受术前化疗(环磷酰胺+氨甲喋呤+5氟尿嘧啶3个疗程或环磷酰胺+表阿毒素+5氟尿嘧啶2个疗程),均进行^99Tc^m-MIBI早期和延迟乳腺显像,利用感兴趣区技术测定肿瘤部位(T)与对侧正常乳腺组织(N)早期、晚期放射性摄取比值(T/N(e)、T/N(d),计算滞留指数(RI)。手术切除乳腺癌组织和腋窝淋巴结做病理分析,尺量切除下肿瘤的最大长径。分析^99Tc^m-MIBI摄取与病理化疗反应程度、残留腋淋巴结转移数、残余肿瘤大小的关系。结果:残余乳腺癌^99Tc^m-MIBI的T/N(e)及RI在病理反应Ⅰ级组明显高于Ⅱ级和Ⅲ级组,T/N(e)在Ⅱ级组明显高于Ⅲ级组(P均〈O.05)。T/N(e)在残余肿块最大长径≤2cm组明显低于〉2~5.9cm组和≥6cm(P均〈0.05).T/N(e)及RI存砖留转穆腑淋巴结数≥4个织明显高于1~3个组(P〈0.05)。^99Tc^m-MIBI早期摄取低且滞留少,提示患者预后良好,反之,预后不良。结论:新辅助化疗后残留肿瘤^99Tc^m-MIBI显像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因素,为术后制定化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不同解剖途径及成功率。方法选择笔者所在科2005年9月至2008年6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136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76例术中应用三种解剖途径保留肋间臂神经并统计成功率,对照组60例术中常规切除肋间臂神经。术后对两组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情况进行随访。结果经起始部途径解剖ICBN者39例,误切断3例,成功率为92.30%;经腋静脉下方途径解剖ICBN者18例,误切断2例,成功率为88.89%;经背阔肌途径解剖ICBN者19例,误切断10例,成功率为47.37%;经背阔肌途径与另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1)。试验组患者术后上臂感觉障碍发生率为13.11%(8/61),而对照组为6I.66%(37/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保留肋间臂神经采用经起始部途径和腋静脉下方途径解剖ICBN更方便、安全,保留ICBN成功率更高,可明显减少患者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0 引言我们从2001-10/2003-12, 对49例乳腺癌患者应用亚甲蓝染色法开展了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SLNB), 以探讨其必要性、可行性、准确性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