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0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91.
哮喘的发病机制复杂,已知有众多细胞因子、血活性物质参与,但始终未能找到关键的致病因子或物质。G蛋白是联接多种细胞膜受体与选择性效应器之间信号转导的重要蛋白质,它的水平及活性变化调节着体内绝大多数生理、生化、免疫反应和与其相关的基因表达[1]。本试验通过观察哮喘豚鼠肺组织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qα亚基(Gproteinqαsubunit,Gqα)含量的变化,旨在深入了解哮喘发病的分子机制,进而从分子水平探讨胸腺素治疗哮喘的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动物模型  雄性豚鼠15只(本校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重300~450g…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哮喘豚鼠肺组织G蛋白α亚基含量的表达变化及胸腺素对其的影响。方法:用卵蛋白雾化吸入致敏的方法复制豚鼠哮喘模型,并用胸腺素治疗,Western blot杂交分析法测定Gα含量。结果:哮喘组豚鼠肺组织Giα(126% ±11% )、Gqα(122% ±12% )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 0.05);而胸腺素组Giα、Gqα(分别为97% ±9% 和98% ±11% )较哮喘组显著降低(P均< 0.05);胸腺素组Gsα(107% ±6% 和104% ±5% )无显著变化(P均> 0.05)。结论:哮喘肺组织Giα、Gqα表达增加在哮喘发病中可能占有一定地位,而胸腺素通过降低Giα、Gqα在哮喘豚鼠肺组织的表达变化达到了治疗或缓解哮喘的目的。  相似文献   
93.
目的:克隆和测定Wistar大鼠smad3基因部分序列,构建检测Wistar大鼠smad3基因表达的重组质粒标准品并建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方法:提取并培养Wistar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总RNA,逆转录(RT)-PCR扩增,将扩增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测序分析。用已测定序列的T载体作为标准品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对培养Wistar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smad3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测定Wistar大鼠smad3基因cDNA序列长415bp,其与人、家鼠、小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已被GenBank收录(DQ409172)。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在10^3-10^7拷贝数/μl的标准品梯度稀释范围内相关系数为0.98946。25ng/ml TGF-β1刺激后Wistar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smad3基因表达升高为PBS刺激对照组的1.5倍。结论:获得Wistar大鼠smad3基因序列并成功建立了smad3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为Smad3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4.
失血性休克大鼠心肺组织G蛋白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仁平  周元国  王华 《重庆医学》2001,30(4):304-305
目的:研究失血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大鼠心肺组织G蛋白的变化。方法:颈总动脉放血,使平均动脉压降至5.9kPa,稳定1h,致大鼠中度失血致低血容量性休克模型,6h后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肺组织Gsα、Giα、Gqα、Goα的含量。结果:休克后心脏膜组织Gsα两条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Giα和Gqα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Goα降低(P<0.05)。肺膜组织Gsα两条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Giα和Gqα较正常对照组也下降(P<0.05)。结论:大鼠心肺组织G蛋白的变化可能参与了失血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对信号转导系统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急性肺损伤后RGS4的表达变化及地塞米松对其的影响,以探讨RGS4在急性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油酸性急性肺损伤模型,以肺含水率为肺水肿的指标,采用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急性肺损伤后RGS4的表达变化。结果:油酸性急性肺损伤后6h肺含水率即显著升高,24h达到高峰,48h较24h有所降低但仍高于生理盐水组;RGS4蛋白含量在伤后6、24、48h均显著升高,与肺含水率的变化趋势一致。地塞米松处理后可显著降低各时点的肺含水率和RGS4蛋白含量。结论:RGS4参与了油酸性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糖皮质激素治疗可降低急性肺损伤后的RGS4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96.
G蛋白在哮喘豚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G蛋白是连接多种细胞膜受体与选择性效应器之间信号转导的重要蛋白质 ,G蛋白的水平及其活性变化调节着绝大多数的生理、生化、免疫反应以及与其相关基因表达[1] 。我们的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哮喘豚鼠肺组织G蛋白含量变化及机制 ,为深入了解哮喘发病的分子机制 ,进而从分子水平治疗哮喘提供实验及理论基础。材料与方法 雄性豚鼠 15只 (本校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 ,体重 30 0~ 45 0g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致敏组、哮喘组 ,每组 5只。哮喘组和致敏组分别用 10 0mg卵蛋白皮下及腹腔内注射致敏 ,哮喘组动物致敏后 ,分别于第 9、10、13、14及 1…  相似文献   
97.
八十年代广泛使用的塑料地雷,不易探测,断肢率高。近年来,我们搜集到地雷伤559例.其中塑料地雷伤203例.现将新式塑料地雷伤的临床表现,致伤机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8.
本实验测定了油酸复制大鼠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模型血气、肺体指数、肺含水率、病理等指标的变化,并观察了大剂量地塞米松对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剂量地塞米松有提高油酸型RDS大鼠PaO_2降低PaCO_2的作用,改善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恢复肺功能。  相似文献   
99.
神经生长因子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鸡胚背根培养法和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元原代分散培养法对制备的神经生长因子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证实了该神经生生因子确有促进神经细胞生长的活性,这为神经生长因子尽快过渡到临床,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0.
Caspase 3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量研究表明,随着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肝细胞的凋亡增多,但其调控机制尚不清楚,Caspase 3是一种促进细胞凋亡的半胱氨酸蛋白酶,在凋亡过程中处于核心位置,是细胞凋亡的关键蛋白酶[1,2].本研究通过观察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中Caspase 3活性和蛋白表达变化,为脂肪肝的发生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