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4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观察运用阴阳平衡法治疗不寐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8例不寐病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与对照组88例。观察组采用阴阳平衡法分别依证予以潜阳安神汤或者育阴安神汤治疗;对照组予以艾司唑仑片2mg,睡前半小时服用;疗程均为4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2%和79.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症状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阴阳平衡法在不寐病治疗上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2.
新型可调套式栓钉在股骨髁上及髁间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新型可调套式栓钉对股骨髁上、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根据AO分型 ,A1型 6例 ,A2 型 4例 ,A3 型 2例 ,B1型 3例 ,B2 型 2例 ,C1型 13例 ,C2 型 9例 ,C3 型 4例 ,共 4 3例骨折 ,使用自行研制的新型可调套式栓钉进行复位固定治疗。结果 随访 12~ 2 4个月 ,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 ,其中优良 38例 ,可 3例 ,差 2例。优良率为 88%。结论 新型可调套式栓钉具有固定稳定、可靠 ,术后可以早期功能锻炼 ,动静结合的特点 ,是治疗股骨髁上、髁间骨折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3.
乐劲涛  沈海  李小红 《四川医学》2008,29(3):328-329
目的 探讨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中外1/3移位骨折的意义和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4月52例移位的锁骨中外1/3骨折的治疗.结果 52例术中X线复查,解剖复位45例,近解剖复位7例.骨折端稳定.全部患者切口一期愈合.术后4~5周摄片均有骨痂生长,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3个月.肩关节活动正常50例,2例肩关节活动轻度受限,外展>90°,肌力较健侧差.未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内固定取出时间为术后3~12个月,平均5个月.结论 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中外1/3骨折具有较好的内固定作用.其优点为切口小、操作简单、手术安全,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4.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及起源部位的异常,其既可见于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风心病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也可见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电解质紊乱,内分泌失调以及药物作用等。心律失常属中医学心悸、怔忡的范畴,多由禀赋不足,劳伤过度,久病失养,情志所伤引起。近年来,随着理论体系的完善和新的研究手段的出现,中药治疗心律失常有了长足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5.
自拟退热消炎口服液治疗高热症李凤云潘秀峰郭树苗杨萍沈洪瑞陶梅杰董建军沈海萍薛娟李勤目前中医药人员面临的挑战是将传统的中医与现代医学结合起来,研制出高效、速效、长效、优质的中药,以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医疗水平。1987年1月~1994年11月,我们应用退...  相似文献   
86.
乐劲涛  王英  沈海 《四川中医》2005,23(1):89-90
目的:探讨手法整复治疗严重移位的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意义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3年8月55例严重移位的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结果:55例中,一次整复成功48例,2次整复成功7例;患肘屈伸功能恢复正常最快28天,最迟60天;随访48例,携带角明显减少或消失7例,与健侧基本相同36例,肘内翻5例。结论:采用适当手法整复治疗严重移位的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可以提高一次整复成功率,减少创伤,有利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肘内翻的发生。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以"圆运动"理论为指导治疗肝郁脾虚型不寐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肝郁脾虚型不寐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予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以"圆运动"理论为指导,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为基础方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的评分变化,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各阶段的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1周和治疗4周后PSQI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圆运动"理论为指导,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为基本方治疗肝郁脾虚型不寐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与经典西药治疗相比,远期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构建髌股关节疼痛(patellofemoral pain, PFP)足底压力模型,为该病康复评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126例PFP患者(PFP组),并根据年龄、性别1∶1匹配126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以是否发生PFP为因变量,以受试者自选步速下平地行走时足底12个分区峰值压力和峰值压强为自变量,分别构建峰值压力、峰值压强与PFP的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并绘制对应方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以分析不同方程对PFP的评估效果。结果 构建受试者足底12个分区峰值压力与PFP的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仅足跟外侧区峰值压力进入回归方程;而通过各个分区峰值压强构建的回归方程中则包括足跟内侧区、中足区、第1跖骨区、第2跖骨区4个区域的变量,同时压强方程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压力方程曲线下面积。结论 可使用平地行走中PFP患者足底不同分区峰值压力、压强对PFP进行评估,峰值压强评估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髋关节骨关节炎(hip osteoarthritis, HOA)对腰椎-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影响及与腰痛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HOA患者作为HOA组,选取同期50例正常成人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研究对象的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LL)、骨盆投射角(pelvic incidence, 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 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 SS)。根据是否伴有腰痛,将HOA组再分为腰痛组、无腰痛组。比较两组间、两亚组间及两亚组与对照组间腰椎-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差异。分析HOA组各参数与腰部VA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间比较,HOA组LL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PI、PT、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OA患者腰痛组的LL、SS小于无腰痛组(P<0.05),PT大于无腰痛组(P<0.05);两亚组间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痛组与对照组比较,腰痛组LL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PI、PT、SS...  相似文献   
90.
目的:心房颤动有致残、致死风险,微创外科房颤消融手术近年来获得良好疗效,但仅在大型医疗中心开展,本文总结基层医院开展该手术的经验,验证其可推广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15例经左侧胸腔镜辅助微创外科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梅氏微创消融术)患者,总结围手术期和随访资料。 结果:本组患者男性9例(60%),年龄64.3±7.1岁,其中12例持续性房颤、3例阵发性房颤。5例患者术前有卒中病史,术前CHA2S2Vasc评分2.5±1.8分。术前心超测量左心房内径38.1±7.2mm,显著低于CT平扫测量的左心房最大前后径(46.5±7.3mm, P=0.004)。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128.7±30.8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2.3±1.3小时,术后ICU停留时间1.1±0.4天,术后住院天数11.7±3.5天,全组无死亡。随访3月-1年,无再入院,无新发脑梗,大部分患者恢复窦性心律,3例患者仍存在房颤。 结论:梅氏微创外科房颤消融手术安全可行,并发症发生率低;该术式效果良好,完整切除左心耳,降低了患者卒中风险,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