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4篇
医药卫生   70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关节及滑膜囊米粒体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关节及滑膜囊米粒体的影像学表现,并结合文献讨论.1例行MR检查,1例行X线片、CT及MR检查.结果 滑膜米粒体的影像学表现:在T1WI上,米粒体呈等信号;相对骨骼肌,在T2WI及STIR图像上呈相对高信号;X线及CT表现无特异性,难以显示米粒体.结论 米粒体在磁共振上显示更佳,通过仔细分析,可以与慢性滑膜增生、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滑膜骨软骨瘤病鉴别开来.  相似文献   
92.
淋巴显像评估妇科肿瘤治疗后下肢淋巴系统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妇科肿瘤治疗后淋巴水肿患者淋巴显像的影像特点,建立评估下肢淋巴系统损伤的方法。方法166例连续陛病例(332个肢体)双足第1,2趾间皮下注射99Tcm-DX111—185MBq(0.1~0.15m1)后行淋巴显像。根据显像结果,以淋巴管完整程度和淋巴皮下返流状况为指标,将下肢淋巴系统损伤分为0,1,2和3级。根据国际淋巴学会淋巴水肿临床分期标准,将淋巴水肿分为0,I,Ⅱa,Ⅱb和Ⅲ期。列联表,检验比较2种分类方法间的相关关系。矿检验分析淋巴系统损伤分级的临床特征。结果妇科肿瘤治疗后患者淋巴显像表现包括:下肢、盆腔和腹腔区域的淋巴管中断、皮下淋巴返流、淋巴管和淋巴结不显影、淋巴囊肿和淋巴瘘等。332个肢体,水肿分期为0,I,Ⅱa,Ⅱb和Ⅲ期的分别为65(19.6%),71(21.4%),131(39.5%),62(18.7%)和3(0.9%)个,淋巴显像损伤分级为0,1,2和3级的数量分别为36(10.8%),79(23.8%),116(34.9%)和101(30.4%)个。统计学分析表明,2者间有良好的相关性(x2=313.483,P〈0.001)。临床分析表明,2和3级损伤所占比例放疗组高于非放疗组,分别为70.5%(158/224)和54.6%(59/108),x2=9.662,P=0.022;有丹毒病史者3级损伤比例也高于无丹毒者,分别为73.1%(38/52)和43.9%(50/144),x2=12.238,P〈0.001。随着淋巴水肿病程进展,3级损伤肢体数所占百分比逐渐增高、病程〈1.5年者为36.6%(34/93),病程1.5~5年者为72.3%(34/47),病程〉5年者为76.9%(20/26)(x2=23.123,P〈0.001)。不同类型妇科肿瘤(x2=4.000,P=0.676)、是否化疗(x2=0.411,P=0.938)对淋巴系统损伤分级无明显影响。结论淋巴显像损伤分级方法有助于评估妇科肿瘤治疗后患者的淋巴系统损伤程度,可为治疗后淋巴水肿的临床诊断和预防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3.
目的检测前列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浕(HIF-1浕)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探讨HIF-1浕和MVD在前列腺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两步法测定30例前列腺癌和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标本中HIF-1α的表达和MVD计数,对HIF-1浕的表达和MVD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HIF-1α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BPH(P<0.05),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前列腺癌组织中MVD计数也显著高于BPH组织,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和MVD计数之间呈正相关(r=0.835,P<0.05)。结论 HIF-1α与前列腺癌的新生血管形成密切相关,提示HIF-1α可能在促进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 采用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对经耻骨上尿道中段吊带术(SPARC)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35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行SPARC.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进行国际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症状评分、术后1h尿垫试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并评价疗效.结果 32例患者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31例患者术后尿控满意,1例有轻度尿失禁.影像尿动力学检查:术后3、6个月最大膀胱容量(MCC)、残余尿(RU)、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Qmax)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腹压漏点压力(ALPP)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00).术后6个月,最大尿流率(Qmax)、ALPP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3、0.000).静态尿道压力图手术前后参数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最大尿道关闭压力(MUCP)分别为(35.2±20.4)、(53.1±22.5)、(62.3±19.8)cm H2O(1 cm H2O=0.098 kPa),功能尿道长度(FUL)分别为(3.5±1.3)、(3.9±0.9)、(4.2±1.1)cm,术后6个月MUCP、FUL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和0.002).影像学方面比较,术后显示在增加腹压或咳嗽试验时,膀胱颈及后尿道活动度下降,中段尿道相对固定,尿道闭合.结论通过影像尿动力学评价,SPARC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方法之一,6个月内影像尿动力学评价提示手术能提高尿道压力,加强控尿功能,同时对膀胱功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5.
96.
目的探究钆布醇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腹部动脉血管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行钆布醇增强MRA检查患者112例,由两名观察者对图像质量进行分析,对大中血管行主观评分和信号值测定,对小血管进行主观评分。采用Kappa检验对两名观察者的主观评分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2例患者,其中96例患者因体检行腹部MRA检查,16例患者因肝脏占位行腹部MRA检查。所有患者均未发现不良反应。112例钆布醇增强MRA图像中,有2例患者因呼吸伪影严重而影响血管显影。110例MRA图像清晰,能清晰显示大中血管和小血管的起源、走行。大中血管成像的主观评分为(21.22±1.93)分,对小血管成像的主观评分为(6.24±1.33)分。对感兴趣区大中血管的信号强度测量显示信号噪声比和对比信号噪声比率分别为1093.27±331.71和897.27±333.29。两名观察者对大中血管定性分析的一致性Kappa值为0.782,对小血管定性分析的一致性Kappa值为0.772。结论钆布醇增强MRA能清晰显示大中血管,还能良好显示部分小血管,在腹部动脉血管扫描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血细胞单采治疗在骨髓增殖性疾病(MPD)患者中的降低病态细胞计数及减少心脑并发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2017年12月治疗的46例MPD患者,应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采用连续性血细胞分离法,根据患者治疗方案进行对病态细胞的单采治疗。结果经血细胞分离机治疗后,MPD患者的病态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细胞单采术可选择性降低MPD患者体内病态血细胞的数量,并且明显优于血液稀释及传统药物治疗方法,同时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特征性影像表现及诊断要点。方法分析1例XGC病人的增强CT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CT平扫及增强检查示胆囊轮廓毛糙,胆囊壁弥漫性增厚,腔内可见环形高密度影,与周围肝实质分界欠清,增强后胆囊壁呈明显分层样强化,邻近肝实质于动脉期呈一过性强化。病理诊断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结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包括胆囊壁增厚,胆囊壁呈"三明治"样或"夹心饼干"样强化、黏膜线多连续、胆囊壁内结节、胆囊或胆管结石等,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9.
针灸作为中医特色疗法之一,近年来在治疗妊娠剧吐方面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具有独特优势。笔者查阅文献,将近几年针灸治疗妊娠剧吐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主要有毫针刺法、灸法、耳穴压豆、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综合治疗及其他疗法等。并总结了目前针灸治疗妊娠剧吐临床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循证医学证据级别低、安全性报道不足、随访较少、未进行分类论治、缺乏横向比较、针刺干预心理认识不够、机制研究不深等,以期为医师临床实践及学者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主要影响三叉神经分布区域,临床治疗效果不佳。TN的治疗方法众多,但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通过服用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来抑制疼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慢性痛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慢性压迫性损伤眶下神经(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infraorbital nerve,ION-CCI)大鼠模型观察CBZ处理对TN大鼠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on,TG)和血清中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雄性SD大鼠ION-CCI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TN组、TN+低剂量(20 mg/kg)CBZ处理组、TN+中剂量(40 mg/kg)CBZ处理组、TN+高剂量(80 mg/kg)CBZ处理组。在手术前后定时测量各组大鼠的面部机械痛阈(mechanical pain threshold)。使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各组大鼠TG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