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7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基因芯片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因芯片是生物芯片的一种,融现代微电子、计算机、表面化学和基因分析技术于一体,可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现已应用于肿瘤基因表达谱分析、突变基因检测、特异基因确定、治疗因素对肿瘤影响及药物筛选等方面研究。具有高通量、高效率和高自动化特点,可能成为医学发展的关键技术。1基因芯片简介芯片概念源于电子计算机芯片。1994年美国和俄罗斯分子生物学家联合研制出了第一块DNA芯片,并成功应用于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突变基因检测。此后,欧美各大仪器设备和计算机公司纷纷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联合进行开发和生产。光电物理、电…  相似文献   
32.
脑血管病死亡率很高 ,正确诊断意义重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诊断准确、描述病变清晰 ,但有创伤 ,可能出现并发症 ;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无创伤、简便 ,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尚不理想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 (CTA)微创、快捷 ,可多角度观测病变 ,但敏感性和特异性也不如DSA高。三者互有长短 ,可综合应用 ,以取得最佳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RNA干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后Notch1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组织标本中Notch1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选择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两个RNA干扰靶序列构建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RNA干扰表达质粒,进行脂质体介导的TJ905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系表达;应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仪观察RNA干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后TJ905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系Notch1的表达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在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标本中Notch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Ⅳ级93.33%(14/15);Ⅲ级92.31%(12/13);Ⅱ级68.42%(13/19)。Ⅱ级阳性表达程度较Ⅲ、Ⅳ级弱,组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H=6.944,P<0.01),提示高级别胶质瘤Notch1阳性表达率高于低级别。RNA干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后,Notch1在TJ905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中的表达下降(F=578.728,P<0.01):TJ905组与TJ905 空载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J905 空载组与TJ905 516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6.359,P<0.05);TJ905 516组与TJ905 2400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4.501,P<0.05);TJ905组与TJ905 2400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q=10.015,P<0.05)。责任基因相对表达量,TJ905组和TJ905 空载组均为2.48×10-5,TJ905 516组为6.64×10-6,TJ905 2400组为2.08×10-7。结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Notch1关系密切,对二者关系的进一步研究可为胶质瘤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4.
迄今为止,关于多胺的功能尚无定论,但有研究表明它参与稳定DNA构象、染色质浓缩、DNA转录以及细胞生长和发育过程,可特异性地修饰某些RNA分子,稳定或激活RNA酶,参与mRNA的翻译以及影响蛋白质合成等.多胺是真核细胞生存所必需的小分子物质.  相似文献   
35.
CDC10在胶质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应用微阵列技术探讨CDC10在星形细胞起源胶质瘤中的表达。方法 :术中收集 17例不同级的新鲜星形细胞起源胶质瘤标本 ,提取总RNA后逆转录成3 3 P标记的cDNA探针 ,与AtlascDNA微阵列杂交 ,获得相应基因表达谱 ,与正常脑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比较 ,并应用RT PCR验证结果。结果 :发现CDC10在所有肿瘤基因表达谱中均明显下调 ;经RT PCR验证 ,相对于正常脑组织的高mRNA丰度 ,所有肿瘤中该基因均下调甚至无表达。结论 :应用微阵列平行分析有助于发现已知基因的新功能。CDC10在星形细胞起源胶质瘤中表达下调 ,其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36.
人脑胶质瘤EGFR-AKT通路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胶质瘤中细胞EGFR和磷酸化AKT(p-AKT)的表达以及EGFR与AKT活性的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6例正常脑组织、50例胶质瘤标本和2个恶性胶质瘤体外细胞系的EGFR表达,并应用Western blot分析p-AKT的表达.结果EGFR在胶质瘤中的表达阳性率随肿瘤恶性程度增加而增加;其蛋白表达水平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Western blot分析发现在正常脑组织中p-AKT蛋白水平表达极低,胶质瘤中p-AKT的表达水平均随肿瘤恶性程度增加而明显上升,且与胶质瘤病理级别正相关;低恶度肿瘤与高恶度肿瘤有明显差异.EGFR的阳性表达率与AKT磷酸化水平显著相关.结论EGFR-AKT通路的活性状态在胶质瘤的恶性进展具有重要作用,该通路可能是胶质瘤恶性表型的责任通路.  相似文献   
37.
应用微阵列初步探讨63例脑胶质瘤的肿瘤相关基因表达谱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目的应用微阵列考察不同类型脑胶质瘤的肿瘤相关基因表达谱信息。方法术中收集不同类型胶质瘤共63例以及5例正常脑组织,提取总RNA,逆转录成32P标记的cDNA探针,与Atlas人肿瘤微阵列杂交,通过放射自显影获得微阵列杂交图,应用AtlasImageTM1.01a分析肿瘤与正常脑组织之间的肿瘤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结果高恶性度胶质瘤的差异表达基因数多,而低恶性度胶质瘤的差异表达基因数少。15个在胶质瘤中差异表达频率最高且表达趋势一致的基因中原癌和抑癌作用基因约各占一半。大部分已知与胶质瘤相关基因的表达与已有报道相符。结论胶质瘤是一种多基因病变,差异表达基因数量与肿瘤的恶性度相关,基因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胶质瘤的发生可能是促进和抑制肿瘤作用基因失平衡的结果。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脑创伤(TBI)患者康复期抑郁障碍的临床诊疗特征。方法选择32例TBI康复期抑郁障碍患者,TBI严重程度根据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轻、中、重型TBI,TBI恢复状况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Ⅰ、Ⅱ、Ⅲ、Ⅳ和Ⅴ级,抑郁障碍程度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价,分为轻、中、重度抑郁,比较抑郁障碍与TBI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治疗方法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4例心理治疗后抑郁障碍明显改善,未予药物治疗。28例给予抗抑郁药治疗,对其中15例并发垂体功能减退者予以激素替代治疗,并进行0.5~2年随访。结果32例患者中轻、中、重度抑郁者分别有10、18和4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失眠(87.50%)、情绪低落(68.75%)、注意力集中困难(50.00%)。抑郁障碍程度与TBI患者损伤程度(r=0.128)、预后(r=0.206)无关(均P>0.05)。15例(46.88%)患者激素水平异常。结论下丘脑-垂体功能低下可能是诱发TBI康复期抑郁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及时治疗可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39.
摘要: 目的 探讨颅脑创伤合并肢体骨折的诊断原则、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2008年收治的颅脑创伤合并肢体骨折59例,总结其受伤机制、颅脑创伤类型,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预后等特点,采用Fish确切概率法比较不同伤情导致不同预后所占比例的差异。结果 按GCS评分划分:轻型39例,中型7例,重型13例;出院GOS统计:死亡3例,植物状态4例,重度残疾8例,轻度残疾12例,生存良好32例;入院GCS评分与出院GOS评分呈直线相关关系,不同伤情颅脑创伤患者预后差异明显。结论 在颅脑创伤合并肢体骨折患者中,颅脑损伤是导致预后不良的关键因素。但是,在积极处理颅脑损伤时,重视骨折,尤其是大骨干骨折的诊疗,也是降低该类损伤伤残率和病死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0.
【摘要】目的 分析青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为优化其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5例,比较不同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发病前高血压控制情况、发病后就诊时间、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出血部位、血肿量及治疗方法的预后情况。 结果 55例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预后不良28例(50.9%),死亡12例(21.8%),多见于男性(83.6%)、基底节区血肿(80.0%)、超重肥胖(61.8%)、发病前高血压控制不良者(89.1%)。BMI正常较超重肥胖者(66.67%vs38.24%),发病前高血压控制良好较控制不良者(100.00%vs42.86%),发病后6h内就诊较6h后就诊者(61.76%vs28.57%),GCS为9~12分、13~15分较3~8分者(75.00%vs78.95vs12.50%),单纯基底节区血肿较基底节区血肿破入脑室者(60.61%vs18.18%),基底节区血肿量≤40mL者较>40mL者(73.68%vs32.00%)的预后良好率高(均P<0.05)。基底节区血肿量20~40mL者中,手术治疗较保守治疗者的预后好(100.00%vs28.57%,P<0.05)。 结论控制体质量与血压、早期就诊及适当放宽手术指征等是改善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