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0篇
医药卫生   34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噪声性听觉损伤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噪声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各种职业环境下的有害因素,强噪声可导致机体出现噪声性听觉损伤甚至噪声性耳聋,预防和治疗噪声性听觉损伤的研究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根据噪声性听觉损伤(NIHL)的特点和机制,国内外学者对噪声防治的研究主要包括个体护耳器防护和应用相关药物进行防治等。近年来,关于噪声习服和噪声易感性现象的研究为噪声性听觉损伤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噪声防治领域的新进展,重点介绍了噪声性听觉损伤的易感者筛选以及易感性相关基因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2.
近年来抗休克药物的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及新仪器、新技术的进展,从多方面对休克进行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在药物抗休克研究方面,同样取得不少新的进展。 现新近年来药物抗休克研究动态概述如下: 一、阿片拮抗剂 对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简称“内啡素”)在休克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拮抗剂的研究是近年来新的进展。 经典的阿片拮抗剂纳洛酮抗休克研究,国内外已有较为系统的综述。已  相似文献   
73.
宣肺降气镇逆法治疗顿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顿咳,相类于“百日咳”,古称“鸡咳”、“鹭鸶咳”、“疫咳”等。本病多流行于冬春季节,以五岁以下的幼儿发病较多。年龄愈小,病情愈重,且易出现併发症。临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并伴有深长的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其病变部位虽在肺,但病理机转不同于一般咳嗽。顿咳系由感受时行疫疠  相似文献   
74.
[例一]钱××,男,三个半月。1982年6月初诊。患儿于出生第三天发现黄疸,一周自行消退,40余天后又发现全身黄疸,迄今已逾2月,黄色较前加深。先后检查:黄疸指数35,麝浊、锌浊度均正常,总胆红质5.16,凡登白速性反应,谷丙转氨酶68,r-G.T204,尿胆红质 ,粪胆素(一)。凝血酶元时间15秒、对照14.1秒。B型超声波检查:肝区光点分布均匀,未见肿块光团,胆囊未见液性暗区。又在全麻下作P.T.C穿刺,未见胆管。疑诊为:先天胆道畸形。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反复心理应激对中枢多巴胺(DA)系统的影响及酪氨酸(Tyr)的干预作用。方法 用Communication Box模型对大鼠进行连续14天、每天30min的心理应激,并经饲料给予250、500、1000mg/kg三个剂量Tyr的干预。应激后对含中脑腹侧被盖区(VTA)、伏隔核(Nac)及前额皮质(mPFC)的脑组织切片进行酪氨酸羟化酶(TH)和Fos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心理应激组在前囟后5.1mm处VTA部位TH阳性神经元数比正常对照组下降显著(P〈0.01);在5.1、5.4、5.7mm处VTA部位,Tyr干预500、1000mg/kg组TH阳性神经元数升高。Fos蛋白在VTA、Nac、mPFC等三个部位均有较强的表达,且心理应激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000mg/kgTyr干预组较心理应激组明显降低。结论 反复心理应激能够损害中枢DA神经元,导致TH阳性神经元数目减少,Fos蛋白表达增加,多巴胺前体物质Tyr的干预能够降低此种损害。  相似文献   
76.
膝关节复杂外伤的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提高对膝关节复杂损伤的MRI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3 0 1~ 2 0 0 0 0 1膝关节外伤MR扫描并经手术证实的 2 2例资料。横断位SET1WITR/TE 5 0 0 /3 0ms ,矢状位双回波 180 0~ 2 0 0 0 /2 6、90~ 10 0ms冠状位GRE序列 5 0 0 /19ms ,翻转角 40~ 45°。结果 :半月板撕裂 19例 3 7块 ,韧带断裂 13例 3 0条 ,骨折 13例 (另 2例膑骨骨折 ) ,关节腔积液 10例 ,脂肪垫损伤 2例。结论 :多方位、多序列MRI扫描能显示膝关节复杂损伤的各种影像征象  相似文献   
77.
中药防治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寅  谭侃  程明和  殷明  陈新生 《中草药》2002,33(10):附3-附5
肿瘤转移是复杂、多步骤的连续过程,包括癌细胞从原发肿瘤脱落,侵袭邻近组织,进入循环系统,穿透基底膜,浸润周边组织,在继发部位生长形成转移瘤.研究表明,肿瘤细胞与血细胞、毛细血管内皮、内皮下基底膜以及瘤细胞自身的粘连性,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和转移抑制基因的表达调控,瘤细胞的阿米巴运动能力,宿主因素等都对肿瘤转移有影响[1].转移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特征之一,远处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控制转移是决定癌症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central venous-arteri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difference,P(cv-a)CO2]联合液体负荷状态评价感染性休克预后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2017年3月我科收治的9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资料,依据治疗72 h后有无液体过负荷及P(cv-a)CO2将患者分为4组,A组为液体过负荷+P(cv-a)CO2≥6 mmHg(1 mmHg=0.133 kPa);B组为非液体过负荷+P(cv-a)CO2≥6 mmHg;C组为液体过负荷+P(cv-a)CO2<6 mmHg;D组为非液体过负荷+P(cv-a)CO2<6 mmHg,比较各组28 d和90 d的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4组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时间、28 d和90 d的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v-a)CO2和液体过负荷状态可以联合评价感染性休克的预后.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小腿延长术在减轻单侧发育性髋关节高位脱位青年患者跛行步态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1~2008年共15例单侧发育性髋关节高位脱位患者进行小腿延长术,其中6例应用外固定支架骨痂延长,9例应用外固定支架结合髓内钉进行延长.根据美国骨科医师学会制定的跛行标准,对术前及术后的跛行步态进行记录并应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随访中记录两种延长方法的并发症发生率、骨愈合时间、外固定指数、骨延长指数,并应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6个月(12 ~ 34个月),平均延长5.2cm (4.8~8 cm),都获得骨性愈合,未发现血管神经损伤及再骨折者.术后所有患者跛行均明显缓解:14例轻度跛行,1例中度.所有患者髋关节活动范围未减轻.[结论]小腿延长术能明显减轻青年单侧发育性髋关节高位脱位的跛行步态,外固定支架结合髓内钉进行延长能明显缩短外固定指数,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0.
梁广胜  殷嫦嫦  殷明 《中成药》2014,(3):456-461
目的研究复叶耳蕨总黄酮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骨髓差速贴壁法体外分离、纯化和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P3代细胞,分实验组和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表面标志物鉴定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曲线。显微镜下观察两组的细胞形态和组织化学染色的钙化结节;速率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RT-PCR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骨桥蛋白和I型胶原的mRNA表达来鉴定成骨作用。结果体外培养的细胞表达表面标志;复叶耳蕨总黄酮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ALP活性增高并形成明显钙结节;PCR结果显示复叶耳蕨总黄酮上调骨桥蛋白和I型胶原的mRNA表达。结论 20μg/mL复叶耳蕨总黄酮可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成骨样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