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144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 建立黄蜀葵花提取物中4种黄酮类成分在大鼠血浆中的HPLC 测定方法,考察4种成分在大鼠体内各自的和整合的药动学特性,并分别计算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大鼠 ig 和 iv 给予黄蜀葵花提取物浸膏后,采用 HPLC 法,测定其中4种黄酮类成分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棉皮素-8-葡萄糖醛酸、槲皮素-3′-葡萄糖苷不同时间间隔的血药浓度,运用 DAS2.0 药动学程序计算各成分的药动学参数,利用各成分曲线下面积 (AUC0-∞) 百分率作为自定义权重系数,计算黄蜀葵花提取物大鼠体内综合血药浓度,并建立整合药动学研究模型,进一步估算整合药动学参数。根据药时曲线的 AUC 面积计算绝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4种黄酮类成分的线性范围为 01~8 μg/mL (r>0.99),定量限为 0.1 μg/mL,回收率在 70% 以上,日内、日间 RSD 均低于 15%。ig或 iv 给药后4种成分的药动学参数差异很大,4种成分及整合后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是:12.9%、108%、22%、102%、59%。结论 该法简便、灵敏、准确,为黄蜀葵花的生物利用度研究以及建立临床合理的给药方案奠定了基础。黄蜀葵花中4种黄酮类成分在大鼠体内能快速分布并消除,两种给药途径的体内药动学过程不同,基于4种成分的AUC0-∞ 自定义权重系数的整合药动学研究模型符合经典药动学模型特征,所获参数能够最大程度上表征中药的整体处置规律,为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多组分整合药动学新方法作一尝试。  相似文献   
52.
肠系膜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肠系膜静脉血栓所致肠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皮经肝(或经颈静脉经肝)肠系膜静脉取栓、溶栓联合经肠系膜上动脉灌注罂粟碱治疗肠系膜静脉血栓12例。结果12例患者7例痊愈;5例有效(3例手术;2例死于其他疾病)。随访期内(30d)10例存活;2例死亡。无一例发生严重合并症。结论经皮经肝(或经颈静脉经肝)肠系膜静脉取栓联合经肠系膜上动脉灌注罂粟碱治疗肠系膜静脉血栓安全有效;可降低该病病死率。  相似文献   
53.
肺癌血供的动脉造影CT与DSA对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采用动脉造影CT(CTA)与DSA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探讨支气管肺癌的血供来源,为肺癌的介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例支气管肺癌患,中央型14例,周围型6例。在介入治疗前分别行支气管动脉、肺动脉CTA和DSA检查。结果 20例肺癌的支气管动脉DSA均可见肿瘤血管显影及肿瘤染色,支气管动脉CTA(CTBA)则可见肿瘤明显强化,且强化血管位于肿瘤外带;肺动脉DSA与CTA(CTPA)均未见肺动脉分支向肿瘤供血。20例中,10例动脉DSA显示肿块所在区域肺动脉管径大小及肺血灌注正常,其CTPA则显示瘤肺交界区的肺动脉分支与肿块相贴或被肿块包埋,另10例DSA显示肺动脉管径变细、狭窄,甚至完全闭塞,而其对应的CTPA则未见肺动脉分支显影。结论 支气管动脉是肺癌的供血血管,肺动脉不参与肺癌供血。支气管肺癌的灌注化疗或栓塞治疗应经支气管动脉进行,而不必经肺动脉治疗。  相似文献   
54.
1990年3月14日晚在遂溪县港门镇吴家岭发生一起外地民工共11人(均为男性,年龄最小16岁,最大33岁),误食河豚引起食用者全部中毒,其中8人死亡的恶性中毒事件,现报告如下。发病与临床经过:事发当天16:00时许,湖南邵阳县民工伍××到港门镇买回4条共4.5kg重的鱼,当晚加工除去内脏、保留肝脏,切成小块加水煮约20min,于19:30时开始供11  相似文献   
55.
移植肾动脉狭窄的DSA动脉造影和经皮穿刺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齐隽,闵志廉,何长民,朱有华,孟钢,王卓伟,王立明,郑军华,徐丹枫,余加仁,贾志斌,欧阳强同种尸体肾移植后约有10%的患者发生肾动脉狭窄(TRAS)。TRAS的存在可产生继发性高血压,从而导致...  相似文献   
56.
支气管动脉灌注并栓塞治疗肺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我们对肺癌病例进行支气管动脉灌注抗癌药物加栓塞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现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选择晚期肺癌70例。男61例,女9例,年龄为38~79岁,全部病例术前均摄正侧胸位片,其中大部分病人作了胸部 CT 或 MR I 检查,各种检查显示中央型肺癌19例,周围型肺癌49例,转移性肺癌2例,伴纵膈或/和肺门淋巴结转移者2例,胸腔积液12例.所有病例均经股动脉插管,插入病侧支气管动脉,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定该支血管为肿瘤的供血动脉以后,即灌注抗癌药物.本组病例常规灌注  相似文献   
57.
选择青黛中活性成份靛玉红作为指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了青黄散中靛玉红的含量,从而对青黄散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58.
靖巅饮口服液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靖巅饮口服液中阿魏酸的含量。色谱柱:Shimpack-CLC-ODS;流动相:甲醇-二氯甲烷-水-冰乙酸,检测波长:313nm;流速:0.5mL/min;柱温25℃。阿魏酸在0.0484-1.210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0,回收率为97.47%,RSD=3.24%。  相似文献   
59.
碘油化疗栓塞术治疗支气管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目的 研究经支气管动脉碘油化疗栓塞术治疗支气管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50例支气管肺癌,腺癌17例,鳞癌30例,小细胞肺癌3例。其中Ⅱa期4例,Ⅱb期17例,Ⅲa期22例,Ⅲb期7例。支气管动脉造影明确该动脉的分支和肿瘤血管,选择性插管肿瘤血管,行局部灌注化疗后,以3-10ml碘油加100mg卡铂的乳剂进行栓塞。结果 (1)栓塞血管:左支气管动脉干5例,其肿瘤分支13例,右支气管动脉干4例,其肿瘤分支21例,左右共干之左支气管动脉肿瘤支3例,左右共干之右支气管动脉肿瘤支4例。(2)近期疗效:CR 1例,PR37例,SD12例,PD 0例,有效率76%。症状缓解率44.4%。(3)并发症:9例在支气管动脉干栓塞治疗者,1例出现一过性脊髓缺血;3例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共干且在支气管动脉干栓塞治疗者,均出现肋间动脉并发症;在支气管动脉肿瘤支栓塞者未出现以上并发症。栓塞过程中出现肺动脉分支碘油沉积者占12%,4%伴有症状。上述并发症对症治疗后均缓解。结论 支气管动脉碘油化疗栓塞术治疗支气管肺癌近期疗效较好,使用同轴导管技术选择性肿瘤血管支插管值得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60.
真丝线段和聚己烯己醇海绵在子宫肌瘤栓塞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真丝线段和聚己烯己醇海绵(PVA)在子宫肌瘤栓塞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73例子宫肌瘤,行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插管造影,明确子宫肌瘤血供后,分别采用真丝线段(25例)和PVA(48例)栓塞子宫动脉.结果术后6个月,98.33%月经量恢复正常,肌瘤体积缩小56.05%(p<0.01),真丝线段组与PVA组无显著差异(p>0.05);真丝线段组复发率8%,PVA组无复发,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不良反应包括缺血性盆腔疼痛、发热等,经对症治疗后缓解,真丝线段组发热的发生率高于PVA组(p<0.05);无并发症.结论子宫肌瘤栓塞术安全、有效.真丝线段和PVA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PVA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