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0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目的 :考察长期服用高选择性环氧化酶 2(COX 2 )抑制剂 (罗非昔布 )对大鼠关节软骨的影响。方法 :切除大鼠一侧跟腱 ,造成膝关节骨关节病的早期模型 ,非手术侧为正常对照。大鼠随机分成2组 ,一组灌胃给药 ,另一组生理盐水灌胃作对照。用药 10 0d后 ,对关节软骨进行组织学、超微结构观察和组织化学定量分析。结果 :罗非昔布长期服用 ,对骨关节病及非骨关节病的软骨细胞、胶原代谢无不良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软骨蛋白多糖的含量。结论 :长期服用罗非昔布对大鼠关节软骨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2.
梁熙  倪卫东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7):F003-F003
患者男 ,26岁 ,右内踝骨折5年 ,疼痛伴交锁3年。入院前5年 ,右踝扭伤出现肿痛 ,活动则疼痛加重 ,右踝部青紫 ,X线提示右内踝骨折 ,骨折对位对线好 ,故采用右膏托板外固定1月后下地活动。由于活动及负重无明显差异 ,故未进一步检查及治疗。3年前开始在行走过程中突然出现右踝疼痛 ,不敢继续行走 ,但将右下肢提起 ,多个方向活动踝关节后疼痛消失 ,可继续行走而无不适。上述症状出现逐渐频繁 ,2~5天就可能出现一次 ,来院就诊。查体 :右踝部无畸形 ,无红肿 ,无压痛 ,踝关节主动、被动活动无异常 ,无踝关节不稳。X线示右内踝陈旧性骨折、骨不连…  相似文献   
33.
MRI对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MR对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价值。方法  2 3例经DSA检查证实的颈动脉海绵窦瘘 ,应用Toshiba 0 .5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眼部及颅脑常规MRI及 3DTOFMRA扫描 ,回顾性分析其MRI及MRA表现。结果  2 3例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主要MRI及MRA表现 :全部病例均可见患侧海绵窦扩大 ,海绵窦主要属支静脉眼上静脉迂曲扩张 ;患侧眼下静脉扩张 3例 ,大脑浅静脉中组扩张 5例 ;海绵窦引流静脉岩上窦显示扩张 3例、岩下窦扩张 2例。吻合支翼静脉丛迂曲扩张 2例 ,对侧海绵窦扩大 3例。大脑动脉环后交通动脉开放 17例 19支。结论 MRI及MRA检查能够明确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 ,且MRA可同时显示脑供血代偿的情况 ,有助于选择DSA介入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34.
实验性急性肺栓塞的比较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核素肺灌注显像、增强螺旋CT及数字减影肺动脉造影对猪急性肺栓塞实验模型 (相当于人类亚肺段水平肺栓塞 )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13头中国实验用小型猪 ,经颈静脉注射明胶海绵栓子 (直径 3 8~ 4 2mm) ,制作肺栓塞模型后进行核素肺灌注显像、增强螺旋CT和数字减影肺动脉造影 ,以病理检查为标准 ,比较 3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对 195个肺段(动脉段 )进行分析 ,病理诊断阳性肺段 4 6个 ,阴性肺段 14 9个。核素肺灌注显像阳性肺段 5 1个 (包括假阳性肺段 11个 ) ,灵敏度为 87% ,特异性为 93% ;增强螺旋CT阳性肺段 4 4个 (包括假阳性肺段15个 ) ,灵敏度为 6 3% ,特异性为 90 % ;数字减影肺动脉造影阳性肺段 4 7个 (包括假阳性肺段 2个 ) ,灵敏度为 98% ,特异性为 99%。核素肺灌注显像病变检出率比增强螺旋CT高 (P <0 0 5 ) ,但与数字减影肺动脉造影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增强螺旋CT可对栓子进行准确定位。结论 核素肺灌注显像对猪肺段 (相当于人类亚肺段 )肺栓塞的探测优于增强螺旋CT ,而后者对栓子定位优于前者 ;数字减影肺动脉造影对猪肺段肺栓塞诊断能力最强 ,但有创 ,应用受限。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CPM及透明质酸钠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2例髌骨骨折患术中、术后使用透明质酸钠并应用CPM康复机进行功能锻炼,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病人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反应轻,关节活动好,随访半年以上未见创伤性骨关节炎发生。结论:CPM及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能够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软骨修复,改善关节功能,防止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6.
胡章勇  梁熙 《重庆医学》2008,37(19):2173-2174
目的 探讨锁骨外端粉碎性骨折伴喙锁韧带断裂的手术治疗.方法 选择锁骨外端粉碎性骨折伴喙锁韧带断裂患者,予切开复位,采用张力带钢丝、克针或锁骨钩钢板内固定,修复喙锁韧带,术后对骨折愈合及肩关节功能进行观察.结果 锁骨骨折均在手术后6~8周愈合,肩关节功能无影响,肩部无痛,取出内固定后无肩锁关节脱位发生.结论 手术治疗锁骨外端粉碎性骨折伴喙锁韧带断裂的效果较好,是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盆内法与盆外法两种闭孔神经切断术治疗髋关节疼痛性疾病的疗效.方法:78例髋关节疼痛性疾病患者按照就诊时间的先后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经盆内闭孔神经切断术和盆外闭孔神经切断术2种方法治疗并密切随访;根据Harris标准对其随访结果按优、良、可、差4个等级进行评估,由此评价这2种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术后2周和术后3年的随访结果均表明2种方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随着时间延长,其疗效均逐渐降低.结论:闭孔神经切断术能较好地减轻髋关节疼痛,且盆内法优于盆外法.  相似文献   
38.
患者女,59岁,左耳搏动性耳鸣伴头晕1年余,加重1个月,呈持续性,与脉搏一致.查体未见异常.纯音测听:右侧气导10-10-15-30 dB,骨导10-10-20-30 dB;左侧气导15-15-15-45 dB,骨导10-10-15-40 dB.颞骨HRCT示左侧颞骨岩部后缘不规则形软组织影,内见散在点状高密度,周围骨质呈虫蚀状破坏(图1);病变向外累及后半规管,向前累及前庭,与面神经管及颈静脉孔分界清楚.MR检查病变主体呈等T1等T2信号,T1WI示病变边缘点条状高信号(图2A),T2WI示病变内点状血管流空(图2B);增强后病变明显强化,邻近脑膜增厚强化(图3).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评估颞骨CT血管造影(CTA)对搏动性耳鸣(PT)患者中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s)检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分析2008-2012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因PT入院,同时行颞骨CTA及数字血管造影(DSA)检查的患者资料.纳入经DSA诊断DAVFs的患者9例;同时纳入性别、年龄匹配但DSA未显示DAVFs的患者9例.由2位放射科医师在不知结果的情况下,评估以下征象的发生情况:颈外动脉分支不对称增粗、颈内静脉早显、颅底静脉丛不对称增多、静脉窦表面毛糙散乱、海绵窦提前显影、静脉窦狭窄、脑内皮质静脉不对称增粗、颞枕骨骨穿支不对称增多、棘孔不对称扩大.结果 颈外动脉分支增粗的敏感性78%、特异性100%;颈内静脉早显的敏感性89%、特异性100%;颅底静脉丛不对称增多的敏感性89%、特异性89%;静脉窦表面毛糙散乱及颞枕骨骨穿支增多的敏感性均67%、特异性均为100%;海绵窦不对称显影的敏感性22%、特异性100%;静脉窦狭窄的敏感性33%、特异性78%;棘孔扩大的敏感性56%、特异性89%.脑内皮质静脉增粗均未见显示.结论 CTA可用于对PT患者中DAVFs的筛查性诊断,其中颅底静脉丛增多、颈内静脉早显、颈外动脉分支增粗、静脉窦表面毛糙散乱、颞枕骨骨穿支增多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颈外动脉分支增粗提示该分支为DAVFs的供血动脉.此外,颞枕骨骨穿支增多和棘孔增宽可应用于平扫CT上对该病的评估.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网孔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支撑棒复合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缓释微球后治疗兔股骨头早期缺血性坏死的效果。方法将复合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缓释微球的n-HA/PA66支撑棒植入兔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术后3,6,12周时行影像学及组织切片观察。结果复合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缓释微囊的n-HA/PA66支撑棒与单纯n-HA/PA66支撑棒治疗效果比较,影像学检测无明显差异,组织染色显示前者有更多的新生骨长入n-HA/PA66支撑棒。结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缓释微囊能增强植入n-HA/PA66支撑棒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骨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