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4篇
医药卫生   34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分析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术中局部脑组织平板CT高密度征的特点以及影响其出血转化及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9月至2018年3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收治的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行机械取栓治疗且术中行平板CT检查的患者244例(后循环病变64例),其中桥接治疗85例。根据平板CT结果是否存在局部高密度征,分为高密度征组(71例)和非高密度征组(173例)。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性别、年龄、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临床资料[桥接治疗、闭塞部位、血管再通达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 2b~3级、术后90 d预后良好、出血转化、病死率]的组间差异。对术中平板CT高密度征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评价高密度征组患者出血转化及预后良好的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高密度征组术前NIHSS评分高于非高密度征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5,23)分比17(10,22)分,Z=5. 454,P=0. 028],余基线资料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2)高密度征组颈内动脉末端T形或L形、大脑中动脉M1段的闭塞比例均高于非高密度征组[36. 6%(26/71)比22. 5%(39/173),50. 7%(36/71)比35. 3%(61/173)],椎-基底动脉的闭塞比例低于非高密度征组[5. 6%(4/71)比31. 2%(54/17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高密度征组预后良好率低于非高密度征组[39. 4%(28/71)比61. 3%(106/173)],出血转化率及病死率均高于非高密度征组[33. 8%(24/71)比11. 0%(19/173),16. 9%(12/71)比6. 9%(12/17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3)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术后高密度征发生率为29. 1%(71/244),高密度征病灶可见于1个或多个部位(共计87个),常见部位分别为尾状核头40. 2%(35个)、外囊23. 0%(20个)、内囊11. 5%(10个)、皮质及皮质下白质17. 2%(15个)、脑干2. 3%(2个)及距状沟5. 7%(5个),尾状核头和外囊的出血转化率分别为25. 7%(9/35)、40. 0%(8/20),内囊、皮质及皮质下、距状沟及脑干发生出血转化占比分别为3/10、2/15、5/5和1/2。(4)高密度征组出血转化发生率为33. 8%(24/71),发生出血转化者中,术前NIHSS评分≤22分的比例高于未发生出血转化者,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 5%(21/24)比61. 7%(29/47),P 0. 05]。高密度征组预后良好者中,桥接治疗的比例高于预后不良者,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 6%(15/28)比27. 9%(12/43),P 0. 05]。(5)分别以发生出血转化及预后良好为因变量,将单因素结果中P≤0. 15的自变量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桥接治疗(OR=0. 310,95%CI:0. 107~0. 893)及无出血转化(OR=0. 249,95%CI:0. 075~0. 828)均为90 d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均P 0. 05)。结论伴有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术中平板CT特征性高密度征可能提示高出血转化风险,且高密度征患者桥接治疗及无出血转化是90 d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分析长海医院标准卒中救治流程对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救治时间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连续选择2013年9月10日至2019年12月31日我院脑血管病中心收治的行血管内治疗的大血管闭塞AIS患者876例,排除病例资料不全者66例,最终纳入810例.按照是否采用标准卒中救治流程(2018年6月22日起实...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对106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LC组59例、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的OC组47例两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口长度等治疗情况和术后感染率、疼痛率、术后出血率、胆漏率等术后疗效。结果:全部患者均治愈,经过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和术后疗效,LC组疗效均优于OC组,P均<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胆囊结石治疗手术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瞬时减速度波强(W2)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22例,其中单纯糖尿病患者55例(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7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另选取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3组受检者左心室舒张早期流速峰值(E)、左心室舒张晚期流速峰值(A),应用WI技术检测3组患者颈总动脉W2参数,采集肘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2周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重复检查以上参数.结果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单纯糖尿病组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分别为(5.37±0.21)mmol/L、(5.40±0.33)mmol/L,低于治疗前的(10.80±2.56)mmol/L、(11.20±1.81)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82、25.57,P均<0.05).强化治疗前健康对照组受检者E、A、E/A、W2分别为(74.54±6.19) cm/s、(66.32±3.84) cm/s、1.35±0.86、(2266±912) mm Hg? m/s,单纯糖尿病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68.08±9.75) cm/s、(77.38±5.97)cm/s、0.91±0.05、(1969±492)mm Hg? m/s,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66.50±4.90)cm/s、(78.42±5.87)cm/s、0.88±0.09、(1967±417)mm Hg? m/s,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3.02、52.94、359.69、3.27,P均<0.05).单纯糖尿病组患者E、E/A、W2较健康对照组受检者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6.43、7.14、12.43,P均﹤0.05);A较健康对照组受检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4.06,P<0.05).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患者E、E/A、W2较健康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7.14、42.89、3.35,P均<0.05);A较健康对照组升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q=14.06,P<0.05).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单纯糖尿病组E/A、W2分别为1.31±0.05、(2432±319)mm Hg? m/s,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分别为0.91±0.14、(2059±188) mm Hg? m/s.强化治疗后,单纯糖尿病组患者E/A、W2较强化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92、6.24,P<0.05);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患者E/A、W2也较强化治疗前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71、1.79,P>0.05).结论 W2有助于临床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损伤程度,并在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过程中评估左心舒张功能恢复状况.  相似文献   
46.
目的寻找周围性面瘫治疗的最佳方法。方法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治疗组)84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为79.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采用针灸及辨证论治加上西医对症治疗可明显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7.
肩胛骨骨折相对少见.多由直接暴力所致,大多合并其他部位损伤.肩胛骨骨折时,由于丰厚的肌肉包绕,一般骨折移位不大,畸形不明显,有时容易漏诊.严重的复合损伤时,或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时,如体检不细致,也易造成漏诊.由于合并损伤通常较严重,加之对肩胛骨骨折缺乏足够认识与重视,首次X线检查的漏误诊率非常高.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应用Onyx联合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复杂破裂动脉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应用Onyx联合支架辅助弹簧圈技术方法,进行治疗的颅内复杂破裂动脉瘤.并对Onyx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结果 应用该技术栓塞治疗2例复杂性颅内动脉瘤(1例为右侧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1例为颈内动脉前壁复发动脉...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建立一种汉滩型汉坦病毒(Hantaan virus,HTNV)荧光定量(RT-PCR)的检测方法,以便快速准确地检测HTNV。方法利用Beacon Designer7.0设计引物和探针,以HTNV的S基因片段为模板,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T-PCR,评价此方法的特异性及灵敏度。结果建立的RT-PCR方法对HTNV的最低检出限为4.08copies/μL,模板Ct值与稀释浓度的对数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方程为Y=-3.4118X+41.997,扩增效率为96.4%,R2=0.994。结论所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应用于HTNV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