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30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20世纪初,耳科学与喉科学联合,形成了今天的耳鼻咽喉科学。喉科学的加盟,还带来了属于喉科学范畴的咽科和鼻科学,极大地丰富了耳鼻咽喉科学的内涵,壮大了耳鼻咽喉科队伍。因此,作为耳鼻咽喉科医生,对咽喉疾病,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2.
我国突发性聋临床防治研究论文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复习我国近3年来有关突发性聋疗效的报道,分析对突发性聋治疗的现状。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医学专题全文数据库,以突发性聋和治疗为关键词检索2000~2002年发表的有关突发性聋治疗的研究文章。依据国际循证医学标准,进行逐篇分析。结果 共检出176篇文章,其中有关药物疗效的126篇,在关于药物疗效的文章中,以1996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在上海制订的诊断和疗效标准为标准的文章26篇,占20.6%,设有对照试验的89篇,占70.6%,其中符合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的36篇约占28.5%,在纳入标准中大多数文章只提及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制定的5条诊断标准,而对病因不明这一条未详细说明是否排除了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结论 目前在我国,治疗突发性聋的报道很多,对突发性聋的诊断和疗效的评估的标准认识还不够统一,且有的研究者在实验设计、统计方法上还不够严谨,影响了突发性聋治疗研究论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3.
鼻窦手术中应用影像导航系统的利与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耳鼻咽喉科领域,内镜下鼻窦手术的广泛开展拓宽了导航系统的发展空间。由于鼻腔.鼻窦解剖关系复杂,且毗邻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经鼻内镜下鼻-鼻窦、颅底手术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如颈内动脉损伤造成致命性出血,视神经损伤致盲,以及颅底穿通等严重并发症。手术中应用影像导航系统定位这些生命攸关的结构,以提高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成为鼻科医生关注和感兴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4.
为聋儿选配合适的助听器,对于发展聋儿在听/说两方面的交流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新生儿听力筛查计划的逐步实施,选配助听器的儿童的年龄越来越小;新的听力检查手段、新的助听器技术也在大量涌现,使得小儿听力学家面临新的挑战:需要一个系统化的、量化的、便于验证的选配手段,确保儿童能够全天使用,并安全、舒适地接收言语刺激。1994年,美国Vanderbilt大学等单位发起召开了“面向听力缺陷儿童的放大听力学”学术会议,该会议成立的小儿工作组发表了一份现状报告,并总结出一个较完善的小儿助听器选配指南。这其中的许多工作,都源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Richatd Seewald的研究小组。下文将以Seewald等人提出的理想感觉级(desired sensation level,DSL)处方公式为例,介绍小儿助听器的选配程序。  相似文献   
105.
与线粒体DNA A1 555G突变有关的非综合征型耳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引起的耳聋中,有一部分患者表现为对这类抗生素的特殊敏感性,这类患者常常是由于其线粒体DNA的12s rRNA基因有A1555G的突变.后来又有研究发现,携带A1555G突变的人,可以在没有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情况下出现先天性或者后天性的非综合征型的耳聋,而且这种耳聋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这种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可能是由于环境因素、核基因和线粒体的单体型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这些因素对与mtDNA A1555G突变有关的耳聋的表现型的影响以及药物性耳聋发生的简要机理.  相似文献   
106.
耳硬化症镫骨手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耳硬化症治疗中各种术式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1964~2003年资料完整的部分耳硬化症病例,分别统计术耳手术前后0.25k、0.5k、1k、2kHz频率平均骨气导差,按不同术式(镫骨撼动术、镫骨足板切除足弓复位术、镫骨切除Teflon小柱植入术及镫骨活塞术)统计手术前后平均骨气导差的缩小值,t检验分析各术式间的差异,x2检验分析各术式再次手术率的差异,随访手术远期效果.结果经t检验发现,镫骨足板切除足弓复位术及镫骨活塞术听力提高明显优于镫骨撼动术及镫骨切除Teflon小柱植入术,镫骨撼动术及镫骨足板切除足弓复位术再次手术率明显高于镫骨切除Teflon小柱植入术及镫骨活塞术;镫骨活塞术术后远期效果较好.结论四种术式中镫骨足板切除足弓复位术听力提高最佳,其次为镫骨活塞术,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明显高于镫骨撼动术及镫骨切除Teflon小柱植入术组;镫骨活塞术是治疗耳硬化症最理想术式,术后近期及远期效果较佳且再次手术率最低.  相似文献   
107.
不典型Ramsay Hunt综合征误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增加对不典型Ramsay Hunt综合征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分析3例不典型RamsayHunt综合征误诊误治原因.例1无面瘫,首先出现其他颅神经症状:声嘶(左喉返神经麻痹)和左梨状窝积液(咽缩肌麻痹),第5天才于耳廓后方出现2粒疱疹.例2首先出现面瘫,面瘫后一周才于右侧颊粘膜部出现小疱疹.例3一侧剧烈头疼,2天后鼓膜轻微充血,5天后出现面瘫,一周后颈部才出现疱疹.结果例1误诊为下咽癌;例2误诊为Bell面瘫;例3误诊为脑血管疾病.结论疱疹延迟出现、异位疱疹、首先出现其他颅神经损害的症状,是造成不典型Ramsay Hunt综合征误诊甚至误治的原因.临床医生应加强对不典型Ramsay Hunt综合征的认识,注意鉴别诊断,提高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鼻中隔恶性肿瘤的手术径路。方法:16例中,鼻侧切开术8例、鼻内镜下手术5例、面中部揭翻术2例、经腭入路1例。并对其病理学特征、手术径路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中,鼻中隔鳞状细胞癌7例、腺样囊性癌4例、恶性黑色素瘤3例、腺癌1例、黏液表皮样癌1例。术后随访1~10年,其中失访1例,死亡2例,带瘤生存3例,无瘤生存10例。病死率为12.5%,带瘤生存率为18.8%,无瘤生存率为62.5%。结论:鼻中隔恶性肿瘤手术径路应根据病变范围、患者年龄采取不同的术式。如病变局限于鼻中隔前下部或后部,则鼻内镜下切除;如病变涉及鼻中隔全部或累及鼻腔其他部位,则以鼻侧切开为宜;若患者年龄较小,则以面中部揭翻或经腭入路为宜。  相似文献   
109.
报告颞骨球瘤11例,主要表现为耳部和颅神经症状。10例手术切除。指出颞骨球瘤切除虽困难,但应力争手术;手术入路的选择主要根据肿瘤起源和范围。介绍了耳后入路和颞下窝入路的手术方法及减少并发症的体会,认为控制出血和防止重要血管损伤是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0.
对我国耳鸣治疗文献的循证医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复习我国近5年来有关耳鸣的文献资料,分析耳鸣的诊治现状。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cc)以“耳鸣”和“治疗”为关键词检索2002年~2006年发表的耳鸣文献。依据国际循证医学标准,在中国期刊网医学专题全文数据库(www.cnki.net)下载全文进行逐篇分析。结果以“耳鸣”为关键词共检出758篇文章,再用“治疗”为关键词二次检出496篇,以耳鸣为第一治疗目的的文献204篇,中医药治疗耳鸣文献多达176篇(86.3%)。说明耳鸣治疗例数的186篇(91.2%),共治疗患者9731例。其中,设有对照试验的75篇(40.3%),符合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的53篇(28.5%),应用随机分组的文献62篇(33.3%),仅有19篇(10.2%)进行了组间均衡性检验;许多文献用“常规药物”治疗耳鸣,但“常规药物”包括的内容却各不相同;无1篇使用真正的安慰剂作对照,仅有2篇文献采用双盲方法,其它均为开放实验;无多中心的协作研究;仅17篇有不良反应记录,3篇文献涉及不良事件的干预措施,7篇文献说明了退出及失访情况,6篇有随访记录,最长随访3年。结论我国治疗耳鸣的文献很多,尤其中医药治疗耳鸣的文献更多,但绝大部分都没有严格按照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的原则进行实验设计,更没有统一的疗效标准,使得结果与结论不够客观、可靠,并且缺乏可比性,影响了国内外学术交流。我国耳鸣治疗研究论文的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