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31.
32.
动态脑电图监测对异型癫痫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在异型癫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86例临床疑诊异型癫痫的剖者进行常规脑电图(REEG)及AEEG描记。结果REEG检查正常224例(78.3%),异常62例(21.7%)。AEEG检查正常172例(60.1%),异常114例(39.9%)。两组异常率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充剑认识异型癫痫的临床及实质性分类,并对临床疑似异型癫痫,而REEG未能显示痫样波发放者,应及早做AEEG监测,以便早期确诊。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危)重症手足口病恢复期并植物状态患儿医院感染特点、影响因素,为(危)重症手足口病恢复期并植物状态患儿医院感染的早期痊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1-01—2016-12郑州儿童医院收治的395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恢复期并植物状态患儿中抽出230例作为研究对象,2011-01—2013-12共110例为对照组,2014-01—2016-12共120例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对照组病例中与医院感染发生高度相关影响因素的管理情况,并规范细化管理操作流程:营养支持(注重能量、维生素及矿物质的摄入)、坠积性肺炎的护理、侵入性导管的护理、口腔卫生、胃肠状态的调整、体位引流防呛咳、手卫生规范操作、家庭护理培训、医生的督促和重视、液体的补充、早期康复治疗量的控制、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并提高这些相关因素在观察组患儿中的重视率及操作规范。比较对照组及观察组在医院感染痊愈的时间上及患儿入院后1个月内进行康复治疗的平均时间。结果 "营养支持(注重能量、维生素及矿物质的摄入)、坠积性肺炎的护理、侵入性导管的护理、口腔卫生、胃肠状态的调整、体位引流、手卫生规范操作、家庭护理培训、医生的督促和重视",这些因素是影响(危)重症手足口病并植物状态患儿医院感染顺利度过的关键因素。观察组患儿的医院感染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入院后1个月内观察组患儿医院感染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相同时间点观察组植物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入院后1个月内进行康复训练的平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重视(危)重症手足口病恢复期并植物状态患儿的医院感染关键因素的管理,规范和细化操作流程,有助于减少医院感染时间,提高植物状态评分,利于早期康复介入,为康复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4.
蜡疗对婴儿臂丛神经损伤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靖婕 《中国临床康复》2004,8(6):1107-1107
郑州市儿童医院2001—01/2003—01对26例臂丛神经损伤患儿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蜡疗,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维生素AD(VAD)在运动发育迟缓患儿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5月在本院康复中心住院的运动发育迟缓患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维生素D(VD)组和VAD组各30例,治疗前、治疗3 个月后完善维生素A、25-(OH)D、IgA检测,调查住院期间感染情况;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评定量表评定粗大、精细运动能力;采用盖塞尔(Gesell)发育量表评估单项发育商。结果 治疗前,三组患儿维生素A、25-(OH)D均偏低;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较前降低,VD组维生素A较前降低、25-(OH)D较前提高,VAD组维生素A、25-(OH)D较前均提高;住院期间对照组总感染率为50%,VD组总感染率为33.3%,VAD总感染率为13.3%;三组患儿治疗后粗大、精细运动功能评分、Gesell发育量表评估较前均有所提高,VAD组明显优于VD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住院康复治疗的运动发育迟缓患儿,VAD能增强抵抗力,减少康复期间院内感染,提高康复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究肌电反馈体感游戏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分娩性臂丛神经麻痹(OBPP)患儿效果及对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将102例OBPP患儿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1例。联合组患儿予以肌电反馈体感游戏+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患儿予以运动疗法。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差异,观察治疗前后上肢功能评分、表面肌电图检测值[募集电位最大值(EMGmax)、平均肌电值(aEMG)]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儿上肢功能评分、EMGmax、aEMG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反馈体感游戏联合运动疗法可有效改善OBPP患儿的上臂肌力和上肢功能,有利于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作业疗法对臂丛神经损伤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13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儿分为研究组(针灸+作业疗法)及对照组(作业疗法)各65例。观察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精细运动发育[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2)]情况差异,对肩关节功能(Mallet评分)及臂丛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2组患儿治疗2个月后PDMS-2、Mallet及臂丛功能综合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作业疗法可有效改善臂丛神经损伤患儿上肢功能,并有助于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发育,对促进患肢神经及肌肉的功能恢复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38.
神经衰弱以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劳为主要临床特征,并常伴有情绪烦恼和心理生理症状的神经症性障碍,特别是中学期,慢性高强度的学习使大脑易处于疲劳状态。如何治疗神经衰弱,目前临床上没有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影响神经递质的药物治疗,改善神经细胞活性的一些药物对改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治疗小儿脑瘫痉挛型偏瘫的效果及对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1月某院儿童康复科收治的经省级或以上医院确诊为小儿脑瘫痉挛型偏瘫患儿共13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作业疗法训练,观察组在作业疗法的基础上增加上肢机器人辅助患儿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MA-UE、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治疗小儿脑瘫痉挛型偏瘫能优化临床康复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40.
脑瘫早期诊断一般是指对出生后0~6个月或0~9个月的脑性瘫痪(CP)的诊断(下称早期脑瘫),是由于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