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5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85篇
医药卫生   2813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措施对精索静脉曲张(VC)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应激反应、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80例V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采用常规围手术期干预措施的患者作为常规组,将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采用ERAS措施的患者作为ERAS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康复进程指标,包括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排气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12、24 h时的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3 d的炎性反应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ET)。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及其他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ERAS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患者(P<0.01)。ERAS组患者术后6、12、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术后3 d,ERAS组患者的CRP、IL-6、ET水平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干预后,ERAS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下肢DVT的发生率及其他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ERAS措施能够促进VC患者术后康复,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术后炎性反应,降低下肢DVT及其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2.
经膈肌下抬挤心脏方法对心脏停搏兔复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标准胸外按压心肺复苏(S-CPR)与经膈肌下心脏按压心肺复苏(D-CPR)对复苏循环效应的影响;评价D-CPR用于CPR的可行性.方法 健康新西兰白兔20只,经呼气末窒息8 min造成心脏停搏(CA)模型.随机分两组,每组10只,分别实施S-CPR和D-CPR;于窒息前平静5 min后开始连续记录升主动脉收缩压(AOS)和舒张压(AOD)、经皮血氧饱和度(Sp02)、右心房收缩压(RASP)和舒张压(RADP)、心电图(ECG)等直至实验结束;计算升主动脉平均动脉压(MAP)、冠状动脉灌注压(CPP);分别观察两组动物的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及6 h存活率.结果 S-CPR组有5只、D-CPR组有8只动物获得ROSC(ROSC率分别为50%和80%,P=20.05);S-CPR组6 h存活率为40%,D-CPR组为50%.D-CPR组复苏1 rain和5 rain时AOS、AoD、MAP和CPP均高于S-CPR组(P均<0.05);D-CPR组复苏1 rain时MAP、CPP分别是其基础值的54.1%、33.4%.5 min时为60.0%、41.8%,而S-CPR组复苏1 min时AOS、AOD为基础值的37.3%、16.5%,5 min时为38.5%、17.1%#且D-CPR组ROSC后动物血流动力学较S-CPR组变化平稳.结论 D-CPR方法可产生较高的动脉血压和心排血量,并能增加实验动物的ROSC率和短期存活率.D-CPR方法优于S-CPR.  相似文献   
103.
104.
摘要 目的 建立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浓度测定方法,为饮用水水质监测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离子色谱法,对市场供水中消毒副产物二氯乙酸、三氯乙酸含量进行测定,以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采用本研究建立的离子色谱法条件测定结果表明,对水样中二氯乙酸、三氯乙酸均能得到良好结果,标准曲线范围为2.5 μg/L~500.0 μg/L,检出限为1.0 μg/L。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离子色谱方法操作简单,检测结果可靠,线性范围宽,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及精密度。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裂谷热是由蚊子传播的,以急性、高热为特征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OIE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目前我国尚未有感染裂谷热的报道,但是该病的全球扩散形势依然严峻.方法 对建立安全高效的动物卫生监测体系和裂谷热气候模型两种预警措施进行简单的综述.结果 裂谷热在动物发病情况优先于人体发病,因此建立动物卫生监测系统早期预警机制效果显著,同时利用裂谷热媒介生物条件特异性可以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建立气候模型进行早期预警.结论 国境口岸加强对裂谷热的早期预警能够及时地监测疫病的发展趋势,对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来防止疫病的入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6.
妇产科是医学治疗中比较特殊的科目,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妇产科护理中隐藏着许多风险,如果出现护理问题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导致家庭不幸福,更容易发医疗纠纷。而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接触过程中,一句不经意的话或一些习惯性言行,都容易被患者或家属看作是无法忍受的侵权行为。因此现就妇产科护理临床实践中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7.
文题释义:转化生长因子β3:是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成员,在胚胎软骨形成的多个时期都是必不可少的软骨组织形成的关键调节因子,可以促进间充质干细胞迁移并诱导其向软骨组织分化与成熟,促进软骨缺损的愈合。 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属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具有可控的降解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由于其生物可降解性,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微球被广泛应用于小分子药物、蛋白质和其他大分子药物的可控持续释放。 背景:转化生长因子β3/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系统可使药物在作用部位维持有效药物浓度,提高生长因子的利用率。 目的:优化转化生长因子β3/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制备工艺,探究其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转化生长因子β3/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并对微球的形态、粒径大小、药物空间分布、包封率、载药量和缓释性能进行表征。将转化生长因子β3/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溶解于PBS中,于相应的时间点检测上清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3浓度,对应时间点扫描电镜观察微球形态。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6组培养,分别加入培养基(阴性对照)、含转化生长因子β3的培养基、含空白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的培养基、含10,100,1 000 g/L转化生长因子β3/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的培养基,于对应的时间点CCK-8法检测增殖。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与培养基(阴性对照)、含转化生长因子β3的培养基、含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的培养基、含10,100,1 000 g/L转化生长因子β3/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的培养基以非接触方式共培养24 h,检测细胞迁移数量。结果与结论:①转化生长因子β3/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呈球形,表面光滑,无粘连,粒径均匀分布,微球直径2-50 μm,微球内的蛋白药物分布均匀,具有较高的包封率与载药量;②缓释微球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体外可于6个月后完全降解;同时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体外可缓慢释放转化生长因子β3长达45 d;③空白微球及含转化生长因子β3的缓释微球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无影响;④空白微球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无影响,转化生长因子β3及含转化生长因子β3的缓释微球可促进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不同质量浓度缓释微球间的促进效果无差异;⑤结果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3/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可在不影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情况下促进其迁移。 ORCID: 0000-0002-2267-4589(杨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调查天然牙经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后的3年成功率,并分析影响成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上提高复合树脂充填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山西省古交西山医院口腔科接受复合树脂充填治疗的患者400名,男性200名,女性200名;年龄50~71岁,平均60.4±6.4岁;共660颗牙齿进入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调阅病历、口腔检查和X线辅助检查的方法对其性别、口腔卫生状况、树脂类型、粘结剂类型、充填方式等进行调查,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复合树脂充填成功率为90%,单因素分析显示嚼硬物情况、过冷过热饮食充填洞型、树脂基质类型、树脂填料类型、粘接剂类型、隔湿方法、充填器械和充填方式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喜嚼硬物、过冷过热饮食、树脂基质为甲基丙烯酸酯类、树脂填料为混合填料、整层充填、充填洞型为Ⅰ、Ⅱ、Ⅴ类洞为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当前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后保持长期稳定依然面临挑战,保持良好饮食习惯及咀嚼习惯,选择性能优良的树脂材料并采用正确的充填方式可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9.
乳腺癌ER,PR,c-erbB-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陈玲  李旭  赵新汉 《医学争鸣》2006,27(17):1580-1583
目的:本文分析ER,PR,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多个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2004-05/2005-05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共90例.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0例乳腺癌患者ER,PR,c-erbB-2,探讨其与患者年龄、肿块大小、部位、淋巴结转移情况、月经状态的关系, 以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并作统计学相关分析. 结果:90例乳腺癌中ER阳性56例(62.22%),PR阳性52例(57.77%),c-erbB-2阳性30例(33.33%). ER,PR,c-erbB-2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年龄、肿块大小、肿块部位(左乳、右乳、外上象限、外下象限、内上象限、内下象限)、淋巴结转移数量、月经状态均无显著相关性. ER, PR表达与c-erbB-2表达呈负相关(P=0.019, P=0.027),ER与PR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00). 结论:ER,PR及c-erbB-2的表达与临床各因素无显著相关性,可作为独立的预后因素指导乳腺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0.
抗人宫颈癌单链抗体的表达、结构预测和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扩增、表达抗人宫颈癌单链抗体(ScFv)基因;对ScFv蛋白进行活性鉴定、二级结构、三维结构预测和理化性质分析。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抗人宫颈癌ScFv基因,进行TG1和HB2151两个原核体系的表达;SDS-PAGE、Western blotting、竞争抑制实验、免疫组化反应检测ScFv;用Antheprot 4.3软件、Swiss-model、3dpssm进行蛋白理化性质分析和立体结构模拟。结果抗人宫颈癌可溶性ScFv大小为32000左右,与预计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相符;可溶性和展示性ScFv均可与人宫颈癌细胞株细胞膜表面抗原结合。免疫组化显示能与宫颈癌组织特异性结合而不与正常宫颈组织和其他肿瘤组织结合。ScFv蛋白等电点预测值为7.215,属于α+β蛋白;VH和VL区均有多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和酪氨酸激酶Ⅱ磷酸化位点。三维结构预测显示linker贴近。使VL和VH形成一个疏水的“口袋”。这一结构有利于抗原的结合。结论经基因工程方法制备的抗人宫颈癌ScFv具有与亲本单克隆抗体相似的抗体活性和特异性。抗人宫颈癌ScFv构建为进一步构建双特异性ScFv和双功能ScFc基因创造了条件;其成功的表达为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特异性治疗打下了基础。计算机对ScFv蛋白的空间结构的模拟和理化性质的分析为ScFv的进一步政建和抗原、抗体反应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