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采用3.0 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子宫肌瘤高聚焦超声(HIFU)早期疗效评价.方法 33例子宫肌瘤患者,其中单发肌瘤20例,多发肌瘤13例,共59个,患者平均年龄(34.3±8.7)岁,所有患者均于HIFU术前及术后1 d行MRI平扫、增强扫描检查,观察并定量测定肌瘤、肌壁HIFU术前、后T2压脂、T2WI、T1WI平扫及增强扫描信号值,并计算肌瘤最大消融区面积,对其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59个肌瘤于HIFU术后在T1WI增强扫描序列均出现无强化的消融区,平均消融率达70.9%.MRI增强扫描消融区T1信号值与术前比较明显减低(P<0.01).术后消融区在T1平扫像上呈不同程度高信号,T2像上消融区范围显示不明确,但T2信号值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MRI平扫所见术后T1信号增高区1.0 cm)肌壁T2压脂信号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别.结论 3.0 TMRI增强扫描可以直观、准确的显示肌瘤消融区,T1术后高信号区可以显示肌瘤HIUF术后坏死区,可以评价消融范围.  相似文献   
52.
胡杰  李彩英  潘彤  于晨  郭福倩 《河北医药》2016,(20):3063-3067
目的:评价不同观察者间及同一观察者在不同时间对肺栓塞患者CT相关右心功能参数定量测量的可重复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且影像质量良好的肺栓塞患者50例,对肺动脉栓塞患者CT有关右心室的相关参数进行定量评价,包括:室间隔位置、腔静脉回流、轴位及四腔层面右、左心室内径比( RVD/LVD)、四腔心层面右、左心室截面积比( RVA/LVA)。统计分析使用kappa统计、Pearson等级相关系数和Bland-Alt-man分析。结果同一观察者前、后2次测量室间隔位置(κ=0 X.754)及腔静脉返流(κ=0.865)一致性较好。 Pearson分析前、后2次测量 RVD-ax/LVD-ax、RVD-4ch/LVD-4ch、RVA/LVA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959、0.932、0.987( P =0.000)。不同观察者测量室间隔位置(κ=0.384)及腔静脉返流(κ=0.503)一致性尚可。 Pearson 分析二人测量RVD-ax/LVD-ax、RVD-4ch/LVD-4ch、RVA/LVA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556、0.652、0.793( P =0.000)。结论同一观察者对急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功能参数的重复测量一致性较好;而不同观察者间测量结果存在较大差异。采用左、右室截面积比是诊断肺动脉栓塞右心室功能较客观的指标。  相似文献   
53.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CT后门控成像技术,探讨超低浓度碘对比剂270 mgI/ml在冠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行冠状动脉CTA后门控成像技术检查的患者,将其分为A、B、C、D 4组,每组30例。采用不同浓度对比剂,A组(碘浓度270 mgI/ml,0.8 ml/kg,体重小于60 kg), B组(碘浓度300 mgI/ml,1 ml/kg),C组(碘浓度320 mgI/ml,1 ml/kg),D组(碘浓度350 mgI/ml,1 ml/kg),比较4组间图像质量评分、节段可评价比率、节段优良率及碘用量等。结果120例行冠脉CTA检查的患者中,4组一般资料比较,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MI及心率小于B、C、D组(P>0.05)。4组图像的节段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质量评分、节段可评价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较B组碘用量降低了28.0%,较C组降低了32.5%,较D组降低了38.3%。结论采用低浓度对比剂冠脉CTA是可行的,获得的图像能满足影像诊断要求,同时可明显降低碘用量,该技术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4.
传承国医大师薛伯寿的"和合思想",从营卫角度分析双心疾病的病机特点和辨治原则,认为双心和合,本于营卫,若营卫不调,则双心疾病难愈.针对双心疾病"三焦不通,营卫失和"的基本病机,以"不寐,气郁,自汗出"为其诊断要点,施以调和营卫法,可起到调三焦、和营卫的作用,达到治疗双心疾病的目的;同时应注重药物治疗和心理调节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不孕不育女性生育压力和抑郁的关系, 以及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 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230名不孕不育女性进行横断面调查, 采用生育问题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简版以及患者健康问卷对不孕不育女性的生育压力、应对方式、心理弹性、抑郁情况进行调查, 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效应分析。结果最终回收问卷219份, 有效回收率为95.2%(219/230)。不孕不育女性生育问题量表总分为(136.21 ± 27.38)分, 简易应对方式量表总分为(34.26 ± 7.66)分, 心理弹性量表简版总分为(27.50 ± 6.78)分, 患者健康问卷总分为(4.26 ± 3.83)分。相关性分析显示, 不孕不育女性生育压力与消极应对、抑郁呈正相关(r=0.20、0.26, 均P<0.01), 消极应对与抑郁呈正相关(r=0.23, P<0.01)。效应分析显示, 消极应对在不孕不育女性生育压力与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中介效应值为0.05, 占总效应的15.63%, 心...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缺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门诊195例缺钙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9例给予中药龙牡壮骨颗粒剂口服;对照组96例给予钙片及西药维生素D口服。结果治疗组补钙的时间及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中药龙牡壮骨颗粒剂口服治疗婴幼儿缺钙疗效显著,且价格低廉、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57.
患者女,56岁.主因腹胀、腹泻半年余,症状加重伴双下肢水肿1个月入院.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食欲下降、厌油腻、腹泻,大便呈黄色稀糊状,每天5~6次,每次约150 ml.当地医院诊断为"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胃炎",给予对症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58.
MSCT三期扫描在直肠癌术前TNM 分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对直肠癌术前诊断及TNM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癌,男性43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57岁。所有患者术前采用16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所得数据行薄层及三维重组,对直肠肿瘤进行术前TNM分期,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6层螺旋CT对直肠癌T 分期判定的准确率为83% ,对直肠癌N 分期判定的准确率为76% ,16层螺旋CT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2% 、87% 、73% 、80% 。16层螺旋CT判断肿瘤浆膜面浸润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 、55% 、84% 、58%。结论:16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对直肠癌的术前TNM分期与病理分期有较好的一致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9.
目的应用256iCT对左心耳解剖结构的相关参数进行定量研究,为左心耳相关疾病的介入或外科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本院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结果阴性的患者150例,对其原始图像进行重组并分析测量。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左心耳开口可被分为6型,包括椭圆形(81.5%)、三角形(7.3%)、半圆形(4%)、泪滴形(3.2%)、圆形(2%)、足形(2%);(2)男性左心耳开口长径大于女性(t=2.944,P=0.004),其他左心耳参数均无性别差异;(3)左心耳各项参数均与年龄无关;(4)左心耳开口形状与个体大小有关,身材高大者偏扁,身材矮小者偏圆;(5)左心耳容积大小与毗邻结构有关,而与个体大小无关;(6)除角度外,左心耳自身参数间均有较强的相关性。(7)左心耳各项参数95%参考值范围:开口长径(15.30~31.86 mm)、开口短径(9.11~20.83 mm)、开口面积(89.05~447.91 mm2)、开口周长(43.83~84.09 mm)、深径(29.11~54.05 mm)、容积(2.46~10.66 ml)、角度(80.62°~147.80°)。结论本研究对左心耳解剖结构相关参数进行了分析并初步建立了其95%参考值范围,为临床评估左心耳解剖结构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0.
目的 对正常志愿者行肝脏扩散加权成像,测量肝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提出正常肝脏ADC值范围,并探讨与年龄及性别的相关性,研究其临床价值.方法 38例健康志愿者,年龄25~75岁,平均(41.22±14.67)岁,男19例,女19例,分别按年龄≥45岁和<45岁分为2组,并按性别分为男、女2组.采用3.0T核磁共振仪行DWI扫描,并采集b值分别为500、800、1 000 s/mm2时的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b值分别为500、800、1 000 s/mm2时,正常人肝脏ADC值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1 448.75±313.31) mm2/s、(1 221.29士258.54) mm2/s、(1 153.53±218.21)mm2/s;同一 b值时,不同年龄及不同性别之间的ADC值均无统计学差异.同一年龄段或同一性别间,其b值=500 s/mm2时,均与b=800,1 000 s/mm2时存在差异(P<0.05),而b=800 s/mm2与b=1 000 s/mm2时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3.0T多射频核磁共振仪可以对正常肝脏的水分子扩散进行定量分析,对正常肝脏ADC值的范围正常参考值的提出,可为肝脏弥漫性病变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