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3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87篇
医药卫生   201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全身麻醉诱导期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芬太尼组、高剂量芬太尼组和低剂量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组(复合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复合组经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总量1μg/kg,泵注时间10 min;低剂量芬太尼组和高剂量芬太尼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麻醉诱导时,低剂量芬太尼组和复合组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高剂量芬太尼组静脉注射芬太尼5μg/kg,余用药相同.记录入手术室平静休息3 min (T0)、气管内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3 min (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将每例患者麻醉诱导期间(T0~T3)SBP、DBP、HR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定义为各参数的波动值:△SBP、△DBP、△HR.记录诱导期间麻黄碱、阿托品的使用情况.结果 复合组△SBP、△DBP、△HR[(26.9±14.8) mm Hg(1 mm Hg =0.133 kPa)、(10.7±8.9) mm Hg、(12.5±4.3)次/min]均低于低剂量芬太尼组[(40.4±15.6) mm Hg、(20.3±9.4) mm Hg、(30.1±15.0)次/min](P< 0.05),高剂量芬太尼组△SBP、△HR [(29.8±16.8) mm Hg、(19.5±7.4)次/min]均低于低剂量芬太尼组(P<0.05),复合组△HR低于高剂量芬太尼组(P<0.05).麻醉诱导期三组阿托品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4),高剂量芬太尼组麻黄碱使用率高于低剂量芬太尼组[30%(6/20)比5%(1/20),P=0.032].结论 麻醉诱导前应用1μg/kg右美托咪定,既能够良好抑制插管反应,又不会导致插管后血压严重下降,达到了稳定血流动力学的目标,特别适用于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踝臂指数(ABI)和颈动脉斑块积分(Crouse积分)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住院并首次行冠状动脉造影的194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按病变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分为严重病变组(64例)和非严重病变组(130例),分析ABI及颈动脉Crouse积分与冠脉病变的关系.结果 严重病变组和非严重病变组的ABI和颈动脉Crouse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相关性分析结果,ABI与冠脉病变情况呈负相关(r=-0.518,P<0.01),颈动脉Crouse积分与冠脉病变情况呈正相关(r=0.616,P<0.01).ABI诊断严重冠脉病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278,以ABI≤0.9为截断值,其预测冠脉严重病变的敏感性为23.4%,特异性为95.4%;颈动脉Crouse积分诊断严重冠脉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27,以颈动脉Crouse积分≥1.9为截断值,其预测冠脉严重病变的敏感性为70.3%,特异性为41.5%.结论 ABI和颈动脉Crouse积分与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对于预测严重病变的冠状动脉,二者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3.
正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儿脑部非进行性的损伤所导致的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证候群,常伴有感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1])。脑瘫至今尚无完全治愈的方法,但坚持康复治疗能减轻患儿的畸形程度并改善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2—3])。然而在我国脑瘫康复主要集中在综合、妇幼及儿童医院,高昂的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经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实效性以及对机体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0月12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对照组80例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对比2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卵巢功能、围绝经期并发症,并对比术后出血量、疼痛度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与对照组(93.7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2,P=0.574),复发率观察组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0.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87,P=0.016);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FSH、E2、LH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情绪波动大、潮热、失眠等围绝经期不良症状发生率为15.00%,与对照组20.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7,P=0.067);观察组术后出血(5.24±0.84)分、压迫感(4.71±1.08)分、盆腔疼痛(4.97±1.20)分,与对照组相近,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活动时间为(9.17±2.0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9.74±4.27)d,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74,P=0.001)。结论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临床效果均较好,但动脉栓塞治疗复发率低,对机体影响如卵巢功能等影响小。  相似文献   
55.
BF-30是金环蛇Cathelicidin基因编码的一种直链多肽,由30个氨基酸构成。基于细菌生物被膜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研究了BF-30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及机理。当BF-30浓度为1/2×MIC时,可有效的抑制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以铜绿假单胞菌PAO1为研究对象,进一步考察亚抑菌浓度的BF-30抑制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BF-30能够有效减少PAO1胞外鼠李糖的含量,从而降低细菌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但对PAO1表面的疏水性并无影响。此外,亚抑菌浓度的BF-30可剂量依赖性的降低细菌群体感应系统中绿脓菌素的释放量而不影响细菌对过氧化氢的敏感性,表明BF-30可通过群体感应系统调节生物被膜的形成。因此,BF-30有望用于治疗细菌生物被膜引起的各类慢性感染疾病。  相似文献   
56.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主要病因之一。DN发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而常规评价指标肾小球滤过率(GFR)敏感性较差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难以准确诊断。近年来,一些新的评价指标如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判定早期肾功能损害中日益受到重视。且可能与DN的进程密切相关[1-3]。本次研究,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比较单、双侧接骨板治疗干骺端粉碎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22根人工股骨标本建立干骺端粉碎股骨远端骨折(AO分型:C2.3)模型,随机分成2组,每组11根。单钢板组用外侧远端解剖锁定板固定,双钢板组外侧用远端解剖锁定板、内侧用直型锁定接骨板固定。每组标本中5根进行垂直加压,3根进行循环垂直加压测试,检测干骺端内侧间隙压缩位移,剩余3根进行极限加压测试,记录固定失败时的最大负荷。结果 垂直加压测试中,单钢板组平均内侧压缩位移为(2.61±0.28) mm,双钢板组为(0.46±0.08) mm。循环垂直加压测试中,单钢板组平均内侧压缩位移为(1.56±0.12) mm,双钢板组为(0.43±0.05) mm。极限加压测试中,单钢板组平均最大负荷为(5 567±338) N,双钢板组为(9 147±186) N,每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钢板固定干骺端粉碎股骨远端骨折的内侧抗压缩能力较单钢板固定显著增强,使股骨远端内侧结构更加稳定,有助于病人早期功能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58.
方法:入院后护士填写眉栏交与患者,宣教后分别进行初评、复评并由护士及患者或家属签字。卡片内容:眉栏部分患者的信息,具体内容包括入院宣教、相关检查、住院宣教、术前宣教、术后宣教、出院指导等。优点: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针对性强,适用范围广。存在问题与展望。结论:在整体护理和优质护理中加以应用,形成了特有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9.
目的设计方法评估流程并构建LIS系统中的方法评估管理程序,实现方法评估的工作流程控制。方法基于PRSD[再造策划(Plan)、流程重新设计(Redesign)、流程规范化(Systematize)、再造实施(Do)是流程再造中可遵循的一种循环模式,简称PRSD],通过现状访谈、需求评估,资源整合,制订方法评估流程,使用Java1.7、Oracles数据库构建基于B/S结构的方法评估管理程序,重点囊括设置标准操作、审批评估报告、确认传输结果、监控系统性能等需求,最终完成方法评估程序搭建。结果运行半年后,成功搭建包含42个单项试验、12个组合试验的方法评估程序,集管理试验方案、传输评估数据、检索试剂性能、监控系统性能4项功能。程序包含178条方法评估流程,审批合格率97.2%,较上线前提升19.6%,报告周转时间由7d缩减为2d;结果控制准确率100.0%,累积试剂性能参数32项,不合格检测系统状态识别延误天数为0。结论程序可缓解人员工作压力,提升工作效率,保证数据有效性,为试剂性能参数和监控系统状态的完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查明新疆喀什地区两起(莎车县、叶城县各一起)不明原因疑似出血热是否为流行性出血热汉坦病毒感染及其感染方式。方法 现场调查患者居住场所环境及饮食卫生,在患者居住场所及周边环境捕鼠并采集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试验检测标本。结果 莎车县和叶城县各一例疑似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汉坦病毒IgM抗体均呈阳性,其中莎车县病例抗体滴度1∶6 400,叶城县抗体滴度1∶12 800;疑似流行性出血热汉坦病毒特异核酸检测,其中莎车县阴性,叶城县阳性(FAM通道Ct值阴性,HEX通道Ct值36.809);患者居住场所及周边环境共捕获啮齿动物小家鼠4只、褐家鼠24只,其中小家鼠流行性出血热汉坦病毒特异核酸检测均阴性,褐家鼠阳性6份、阳性率25.00%。结论 喀什地区两起疑似出血热均为流行性出血热汉坦病毒(汉城型)感染,感染方式为通过食用被褐家鼠粪便、尿液污染的食物后经消化道感染流行性出血热汉坦病毒(汉城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