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8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干扰素(IFN)-α是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的细胞因子,在机体抗病毒感染、肿瘤抑制、调节免疫反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用于临床多种肿瘤以及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但其确切作用机制并不完全明了.目前认为,IFN-α可以激活与其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通过活化多种目的基因的表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阐明重组干扰素β(IFN-β)作用HepG2细胞后,对HepG2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以2×10~6U·L~(-1)浓度的重组IFN-β刺激对数生长期的HepC2细胞系,以生理盐水处理的 HepG2细胞为平行对照,制备转染后的细胞裂解液,提取mRNA。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差异表达的 mRNA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HepG2细胞经重组IFN-β刺激之后,有80条差异基因表达,其中38条基因表达增强,42餐基因表达降低。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与细胞的增生,分化和细胞的信号转导密切相关。结论: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到重组IFN-β作用HepC2细胞后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了解IFN-β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3.
小鼠ConA性肝损伤模型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对各种肝脏疾病发病机制的深入探讨与治疗药物的筛选,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和人类肝病病理机制相似的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自身免疫性肝病、病毒性肝炎等所致的肝损害,均与T淋巴细胞活化密切相关。而多年来所应用的实验肝损害模型(如细菌脂多糖、D氨基半乳糖所介导的肝损害),多不能很好地反映这一病理特点。1992年,Tiegs et al成功应用刀豆蛋白A(ConA)诱发了小鼠特异性肝损伤,这一实验模型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肝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系统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种肺炎球菌疫苗的疗效情况,为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维普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与万方数据库中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种肺炎球菌疫苗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由2名研究人员对纳入的研究文献进行资料提取,提取内容包括研究地点、随访年限、干预措施、结局指标(急性发作次数、住院天数、发作间隔时间),采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标准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Man 5.3软件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采用标准化均数差为合并统计量,采用95%可信区间进行合并统计量的假设检验,采用χ2检验进行异质性检验。 结果 共纳入9篇研究文献,均为中文文献。根据3项结局指标异质性检验结果(P<0.050),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接种肺炎球菌疫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SMD=-5.070,95%CI(-8.900,-1.230),P=0.010]和住院天数[SMD=-2.560,95%CI(-3.620,-1.500),P<0.001]较未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患者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发作间隔时间较未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患者长[SMD=1.040,95%CI(0.850,1.230),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可有效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作次数、平均住院天数,延长发作间隔时间,建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筛选干扰素β(IFN-β)启动子DNA结合蛋白的基因,探讨IFN-β基因调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以IFN-β启动子DNA的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作为固相筛选分子,对噬菌体人肝细胞cDNA文库进行5轮“吸附-洗脱-扩增”的生物筛选过程,噬斑PCR扩增后,对所筛选克隆进行DNA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噬菌体经富集后,随机挑选52个克隆,序列测定后经过同源性搜索,确定与IFN-β启动子具有结合作用的肝细胞蛋白有6种,包括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淀粉酶突变体蛋白,锌指蛋白等与细胞发育和代谢有关的蛋白。结论 IFN-β启动子DNA与肝细胞中多种蛋白类型结合,为研究IFN-β基因在肝细胞中的表达调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目的:筛选能被β干扰素反式调节的靶基因,研究β干扰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机制。方法:设计并合成β干扰素(IFNβ)特异性引物,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IFNβ基因片段,以常规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将获得的IFNβ编码基因片段克隆到TA载体中,进行测序鉴定后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IFN-β。以空载体pcDNA3.1(-)为平行对照,转染HepG2细胞,制备转染后的细胞裂解液,提取mRNA。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差异表达的mRNA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HepG2细胞经转染IFN-β之后,有70条差异基因表达,其中40条基因表达增强,30条基因表达降低。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与细胞的增生、分化和细胞的信号转导密切相关。结论: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到IFN-β的反式调节基因,为进一步探索IFN-β可能的调节机制及其生物学功能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观察氩氦冷冻消融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HCC)患者外周血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的影响,分析PD-1与HCC病程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HCC患者141例,其中男109例,女32例,年龄28~71岁,巴塞罗那分期(BCLC)早期4...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浆中长散布核元件-1(LINE-1)基因启动子区CpG位点甲基化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亚硫酸氢盐测序 PCR(BSP)检测33例HCC患者(HCC组)、18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及16例健康志愿者(正常组)的外周血血浆中LINE 1启动子区的CpG位点甲基化程度。结果 HCC组的LINE-1启动子区多个CpG位点甲基化水平及整体甲基化水平下降;进一步通过ROC曲线分析发现CpG位点1、位点7、位点8的甲基化水平对诊断HCC的能力较优,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和78.8%、81.8%和71.4%、82.9%和75.8%。结论 LINE-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在HCC中明显下降,其中CpG位点1、位点7、位点8的甲基化水平可能对HCC诊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29.
拉咪呋啶是新近用于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的新一代核苷类似物,并显示了强大的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预计不久可全面用于临床。本文综述了拉咪呋啶在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30.
儿童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易慢性化,是成人期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重要来源。儿童CHB与成人CHB相比,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其鲜明的特殊性。目前,我国儿童肝病诊疗专科人员不足,存在对儿童CHB的危害、治疗认识不足,以及诊疗经验缺乏等多方面问题,亟需制订适合我国儿童CHB的诊疗指南,为临床诊疗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