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1 病例资料患者 ,男性 ,73岁 ,因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1周 ,加重伴腹胀 4d ,呕吐 1次入院 ,呕吐物带粪臭 ,既往无手术病史 ,查体生命体征平稳 ,体温正常 ,腹胀如鼓 ,可见肠型 ,触之腹软 ,有深压痛 ,以右下腹为甚 ,叩呈过清音 ,听肠鸣消失 ,腹部平片提示低位性肠梗阻 ,入院后给予持续胃肠减压 ,肛管排气及补充水、电解质治疗 ,病情曾一度好转。住院 4d后症状再次加重 ,再作腹部CT不排除结肠梗阻 ,加之病情有缓解后复发 ,考虑结肠肿瘤可能性大 ,故行剖腹探查。术中见整个胃肠道扩张 ,积气 ,积液 ,尤以小肠更甚 ,在升结肠近回盲部有一束状粘连…  相似文献   
62.
63.
目的:通过观察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在肿瘤及血清中的表达,探讨其是否可以作为评价食管癌进展情况的预测指标。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01月至2017年12月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88例,根据是否存在淋巴浸润分成2组,其中淋巴浸润包含淋巴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另外选取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法检测IDO在食管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Trp和Kyn在血清中的浓度,计算Kyn/Trp值,最后比较与健康志愿者的差异及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88例患者中有46例存在淋巴浸润,其中24例患者有淋巴结转移;22例患者无淋巴结转移。淋巴管侵犯阳性组患者的IDO阳性表达水平(42.78±6.43)%显著高于阴性组(21.13±7.06)%,P<0.05。IDO评分与淋巴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分别为P<0.01和P<0.05。结论:IDO高表达提示淋巴管侵犯或者淋巴结转移,食管癌处于进展期,因此建议将其作为食管癌进展情况的评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4.
65.
66.
目的 探讨数字钼靶X线摄影乳腺肿块周围结构及边缘征象在乳腺肿块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中的意义.方珐搜集2009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200枚,对肿块边缘征象和肿块周围乳腺结构异常在各种病变中的检出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放射科医生阅片均以乳腺影像和报告系统为标准完成报告和分级,全部病例通过手术病理证实.将数字靶x线摄影边缘清晰、边缘模糊、结构正常归为良性组,表现为边缘浸润、星芒状、结构扭曲、病理结构归为恶性病变组.结果 边缘光整、边缘模糊、结构正常在良性病变的检出率高于恶性病变;边缘浸润、星芒状、结构扭曲紊乱、病理结构在良性病变中的检出率低于恶性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边缘浸润和星芒状以及肿块周围结构粘连扭曲和病理结构在乳腺恶性病变的检出率最高,其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36.4%和94.1%、48.9%和93.5%、54.5%和83.6%、56.8%和94.3%;边缘清晰和病灶周围结构正常者在良性病变多见.结论 乳腺肿块肿块边缘及周围结构的影像学表现对肿块性质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其简单易行,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应重视对上述征象的观察.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的鼻咽部改变及肿瘤复发的特点。方法:对207例NPC患者放疗前后CT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放射治疗后肿瘤未控26例,表现为放射治疗前后肿瘤病灶变化不明显或逐渐增大。肿瘤消退181例,其中33例鼻咽部的形态和大小基本恢复正常;其余均见不同程度的放疗后改变,表现为咽壁僵直56例,咽旁软组织增厚73例,咽隐窝平浅、消失95例,咽鼓管闭塞48例,咽周肌肉萎缩、鼻咽腔扩大16例。181例中肿瘤复发55例。其中:1.咽旁及颈动脉鞘区复发23例,占41,8%;2.咽旁及咽壁复发9例,占16.4%;3.单纯咽壁复发7例,占12.7%;4.颅底海绵窦复发12例,占21.8%;5.邻近部位复发4例,占7.3%。结论:放疗后定期CT复查对比分析对NPC复发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是NPC疗效判断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能谱CT参数预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表达的价值。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79例患者分为EGFR基因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两组间动脉期及静脉期的能谱参数指标,并采用ROC曲线分析能谱参数指标预测EGFR基因表达的效能。结果 79例患者EGFR基因表达阳性者32例,阴性者47例。1)动脉期NIC、λHU、70 ke V单能量水平对应的CT值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8,P=0.001; t=4.534,P <0.05; t=3.028,P=0.004);动脉期NWC、有效原子序数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5; P=0.784; t=-0.434; P=0.666); 2)静脉期NIC、λHU、70 ke V单能量水平对应的CT值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P=0.001; t=3.874,P <0.001; t=3.031,P=0.003); NWC、有效原子序数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P=0.612; t=-0.395,P=0.694); 3)比较两组增强前后CT值差值ΔCT值,...  相似文献   
69.
异丙酚加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智 《海南医学》2007,18(5):105-105,43
异丙酚(其化学名称为:2,6-二异丙基苯酚,又名丙泊酚),是一种新型短时效静脉麻醉药,其镇静、催眠作用迅速、平稳,镇痛作用微弱,因其恢复时间短,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现已应用于胃镜检查中.我们在用于胃镜检查时,配合使用芬太尼,简称"无痛胃镜检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0.
CT扫描对食管癌的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的诊断方法是食管钡餐 X线摄片和内镜检查 ,传统的食管癌放射治疗定位采用模拟机。这些检查和定位方法虽较为简便、价廉 ,但无法了解食管癌外侵范围和程度以及纵隔淋巴结有无转移 ,因此无法更合理设计放射治疗计划 ,CT扫描可以弥补以上不足。本文对我院 1 995年 1月至 1 998年 1月 1 0 8例食管癌 CT扫描和 X线钡餐检查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0 8例中 55例病理证实为食管鳞状细胞癌 ,1例腺癌。放疗前分别做 X线钡餐造影和 CT扫描 ,其中 51例行 CT定位 ,取病变上、中、下三个层面进行放射治疗计划设计。读片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