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52.
53.
54.
目的:了解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42例45个病灶,其中乳腺癌病灶22个,乳腺良性病变23个(乳腺炎9个,乳腺纤维瘤4个,乳腺增生性疾病10个),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平扫,并于增强后60、120、180、300、480 s进行多期增强扫描.结果:(1)CT表现:乳腺癌多为不规则肿块,伴分叶、毛刺及周围浸润的表现;明显不均匀强化.乳腺炎为乳腺密度增高,边缘模糊,多无明确肿块,伴有邻近皮肤增厚,皮下脂肪层混浊,多明显强化.乳腺纤维瘤为等密度、边界清、轮廓光整肿块,均匀强化.乳腺增生性疾病呈腺体增厚,增强为多发或弥漫性分布的强化灶,强化弱且不均匀.(2)时间密度曲线(TDC):乳腺癌和乳腺炎呈速进速退型,乳腺纤维腺瘤表现为持续上升型,乳腺增生性疾病表现为缓慢上升型.(3)各组病灶平扫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增强后延迟60 s和120 s时乳腺增生组CT值增强幅度△CT值与乳腺炎和乳腺癌的△CT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180、300、480 s时纤维腺瘤的△CT值与乳腺炎、乳腺癌和乳腺增生组的△CT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55.
腮腺病变的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腮腺良、恶性病变的CT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腮腺病变的CT表现,其中良性肿瘤29例,恶性肿瘤13例,结核4例,慢性腮腺炎6例。结果52例中,48例表现为腮腺内或腮腺区肿块,良性肿瘤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占82.8%(24/29);恶性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不清,占76.9%(10/13);腮腺结核表现为密度不均、边界较模糊的结节或肿物,并有结节样钙化和腮腺周围淋巴结肿大,病灶及肿大淋巴结均呈环形强化;4例弥漫性炎症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腮腺弥漫性肿大,密度增高;2例为局限炎症,呈形态不规则肿块状,边界不清。结论CT扫描对腮腺病变定位敏感性为100%,对各类腮腺病变的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增强扫描可提高其定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56.
甲状腺炎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甲状腺炎的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 3 6例甲状腺炎的CT资料 ,3 6例均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扫描层厚及层距均为 5mm ,均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桥本氏甲状腺炎 2 8例 ,有典型CT表现 19例 ,占 68%(19/2 8) ,表现为平扫甲状腺双叶及峡部均匀肿大 ,密度明显均匀或稍不均匀减低 ,腺体边缘较模糊 ,无钙化及更低密度区 ;增强扫描腺体密度均匀且高于肌肉密度 ,边缘完整清晰 ;未见肿大淋巴结。 1例平扫表现为甲状腺双叶及峡部均匀肿大 ,密度不均 ,内见多个高密度小结节 ,增强后密度基本一致。 5例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而表现为不对称性肿大、密度不均 ,增强后仍密度不均。 3例甲状腺大小、形态基本正常 ,仅表现为密度减低、欠均匀 ,其中 1例甲状腺左叶密度不均 ,可见钙化结节。亚急性甲状腺炎 8例 ,均表现为甲状腺不对称肿大 ,病变区局部密度明显减低 ,其边缘模糊 ,轻、中度强化。结论 CT对甲状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7.
1 病例资料患者 ,男性 ,73岁 ,因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1周 ,加重伴腹胀 4d ,呕吐 1次入院 ,呕吐物带粪臭 ,既往无手术病史 ,查体生命体征平稳 ,体温正常 ,腹胀如鼓 ,可见肠型 ,触之腹软 ,有深压痛 ,以右下腹为甚 ,叩呈过清音 ,听肠鸣消失 ,腹部平片提示低位性肠梗阻 ,入院后给予持续胃肠减压 ,肛管排气及补充水、电解质治疗 ,病情曾一度好转。住院 4d后症状再次加重 ,再作腹部CT不排除结肠梗阻 ,加之病情有缓解后复发 ,考虑结肠肿瘤可能性大 ,故行剖腹探查。术中见整个胃肠道扩张 ,积气 ,积液 ,尤以小肠更甚 ,在升结肠近回盲部有一束状粘连…  相似文献   
58.
59.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