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5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乙型肝炎患者HBV前S/S蛋白特异性CTL表位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SHB)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V前S/S蛋白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位变异的差异,探讨乙型肝炎重症化和慢性化的机制.方法 对262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HLA-A2分型;用巢式PCR扩增血清HBV前S/S基因并对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根据HBV前S/S基因序列,用VirusBlast软件鉴定患者感染的HBV基因型;用Vector NTI软件对目前已知的13个HLA-A2限制性前S/S蛋白特异性CTL表位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123例(46.9%)患者HLA-A2阳性,其中CSHB 71例,CHB 52例.CTL表位变异分析结果 如下:(1)两组间所有患者进行比较,患者S177-185和S338-347表位变异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2)两组间HBV B基因型患者进行比较,患者S131-139、S183-191和S204-212表位变异发生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3)两组间HBV C基因型患者进行比较,CSHB组患者的S131-139表位较CHB组患者有增高(P=0.05).结论 某些HBV前S/S蛋白特异性CTL表位在CSHB与CHB患者间变异有明显差异,受病毒基因型影响,CTL表位变异可能与乙型肝炎的重症化和慢性化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22.
刘妍  白杜芹  成军  王琳  蔺淑梅  黄燕萍  戴久增 《肝脏》2005,10(4):297-298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在HCV丝氨酸蛋白酶和宿主细胞信号肽酶的联合作用下,裂解成为10余种结构和非结构蛋白。其中,HCV NS4A蛋白作为一种非结构蛋白形式,是NS3丝氨酸蛋白酶裂解活性的辅因子,并参与NSSA蛋白磷酸化修饰和免疫应答的调节。为了进一步研究NS4A蛋白在肝细胞内的功能,我们在酵母细胞中表达了NS4A蛋白。  相似文献   
23.
目的构建丙型肝炎病毒(HCV)F反式调节靶基因FTP2的反式激活基因的cDNA文库,克隆FTP2反式激活基因。方法以HCVFTP2表达质粒pcDNA3.1(-)-HCVFTP2转染HepG2细胞,以空载体pcDNA3.1(-)为对照;制备转染后的细胞裂解液,从中提取mRNA并合成cDNA,经RsaⅠ酶切后将实验组cDNA分成两组,分别与两种不同的接头衔接,再与对照组cDNA进行两次消减杂交及两次抑制性聚合酶链反应(PCR),将产物与T/A载体连接,构建cDNA消减文库,并转染大肠埃希菌进行文库扩增,随机挑选克隆PCR后进行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人HCVFTP2反式激活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扩增后得到56个2001000bp插入片段的克隆,随机挑选其中24个插入片段测序,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其全长基因序列,结果共获得20种编码基因,其中1个为未知功能的新基因。结论筛选到的cDNA全长序列,包括一些与细胞生长调节、物质代谢和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的蛋白编码基因。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筛选人肝细胞cDNA文库中与α干扰素(IFNα)蛋白具有相互作用的蛋白基因。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IFNα基因,连接入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转染酵母细胞AH109,Western blot证明IFNα蛋白能够在AH109中表达。然后将AH109与转染了人肝cDNA文库质粒pACT2的酵母细胞Y187进行配合,在营养缺陷型培养基和X-α-半乳糖(X-α-gal)上进行双重筛选阳性菌落,提取质粒后转化DH5α大肠埃希菌并经氨苄西林抗性筛选,提取单克隆菌落质粒,酶切答定正确者进行测序,再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成功克隆化IFNα基因并在酵母细胞中表达,应用酵母双杂交筛选出阳性菌落34个,经生物信息学分析,排除读码框架不正确者,最后得到8种已知基因:玻璃体连接蛋白、纤维蛋白原α多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Tat相互作用蛋白2、精氨酸酶、NADH脱氢酶1β亚复合物、转铁蛋白受体2α、酒精脱氢酶IBβ多肽、肝细胞癌蛋白(HCC-1);2种染色体基因:人染色体17,克隆RP11-35083,人染色体10,克隆RP11-35101。结论 成功克隆出IFNα基因,并从肝细胞cDNA文库中筛选出8种能与IFNα具有结合作用的蛋白基因。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亚型在中国华北地区的分布情况及其对核苷(酸)类药物基因型耐药突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提取2377例慢性乙肝(1942例)和乙肝相关肝硬化(435例)患者血清HBVDNA,采用巢式PCR扩增反转录酶(RT)基因区,对PCR产物直接测序,根据所测RT/S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HBV基因亚型,检测RT区耐药突变,将数据录入HBVdb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感染HBV各基因亚型的例数为B1型10例(0.4%),B2型344例(14.5%),B3型6例(0.3%),B4型8例(0.3%),C1型28例(1.2%),C2型1937例(81.4%),C3型21例(0.9%),C4型6例(0.3%),D型17例(0.7%)。B2和C2亚型患者之间在性别、HBVDNA载量、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AST)水平、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活动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肝患者中,C2亚型病毒感染的拉米夫定耐药突变V173L、L180M、M204I和阿德福韦酯耐药突变A181V检出率显著高于B2亚型病毒感染(P0.05);乙肝相关肝硬化患者中,B2亚型病毒感染的阿德福韦酯耐药突变N236T检出率显著高于C2亚型病毒感染(P=0.014)。结论我国华北地区流行的HBV以C型和B型为主,其中C2和B2为主要亚型,HBV基因亚型可能会影响临床核苷(酸)类药物的耐药突变发生率。  相似文献   
26.
应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筛选流感病毒H3N2抗原模拟表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筛选特异性流感病毒H3N2抗原模拟表位,为开展新的流感病毒疫苗研究探索新的途径.方法 应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以抗-H3N2的单克隆抗体作为固相筛选分子,对人工合成的噬菌体随机肽库进行5轮"吸附-洗脱-扩增"的筛选过程,在第5轮筛选后,随机挑取48个克隆,经噬菌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鉴定并进行交叉反应实验以及竞争抑制性实验,最后对所选克隆进行DNA序列分析,以确定H3N2抗原的模拟表位.结果 经噬菌体富集后,从随机筛选的48个克隆中得到21个阳性克隆,经ELISA鉴定及交叉反应实验、竞争抑制性实验后,确定氨基酸序列XTXPYXX为H3N2的模拟表位.结论 用噬菌体7肽库筛选得到H3N2的模拟表位,为开展用流感病毒模拟表位探索新的防治方法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
新基因NS5ATP4表达产物下调细胞周期素B2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基因NS5ATP4表达产物对细胞周期素B2(cyclin B2)基因启动子转录的调节作用.方法根据文献确定细胞周期素B2的启动子区域,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细胞周期素基因因启动子(B2p),克隆至真核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CAT3-Basic中,构建pCAT3-cyclin B2p报告载体;以该质粒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报告基因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表达活性:并与pcDNA3.1(-)-NS5ATP4共转染HepG2细胞系,用ELISA法检测CAT的表达活性.结果成功获得细胞周期素B2启动子的正确克隆.pCAT3-cyclinB2p和pcDNA3.1(-)-NS5ATP4共转染的HepG2细胞的CAT表达活性是pCAT3-Basic空载体的10倍,pCAT3-cyclin B2p的0.14倍.结论本文克隆的细胞周期素B2启动子有顺式调节下游基因表达的活性,NS5ATP4对细胞周期素B2基因的转录具有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构建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反式激活基因XTP11的酵母表达载体,探索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克隆与XTP11蛋白结合的肝细胞蛋白的可行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XTP11编码基因,并在其5'端引入Nco I/BamHI酶切位点,连接入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中,构建编码XTP11全序列与酵母蛋白GAL4 DNA结合域融合蛋白的酵母表达质粒,转化酵母细胞AHl09并应用Westem blot方法检测XTP11蛋白表达。然后铺于含有X-α半乳糖的SD/-Trp和SD/-Trp-His-Ade营养缺陷型培养基上进行自激活验证(蓝/白筛选)。结果 成功地构建了XTP11的酵母表达载体并在酵母细胞中表达相应的融合蛋白,转化了pErBKT7-XTP11的AH109酵母细胞在两种营养缺陷型培养基上均可正常生长,并且可以产生α-半乳糖苷酶,从而在铺有x_n半乳糖的培养基上呈现蓝色,表明XTP11蛋白代替了酵母GALA蛋白的DNA激活域发挥作用,从而激活下游报告基因(ADE2,HIS:3,MEL1和LacZ)的表达。结论 全序列XTP11蛋白与GALA DNA结合域的融合蛋白在酵母细胞中呈现转录激活功能,限制了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XTP11的肝细胞结合蛋白。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核苷(酸)类似物抗HBV治疗中病毒聚合酶基因区耐药突变的相关因素。方法从我院行HBV聚合酶基因区序列测定的患者中,选择持续单一或联合应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和乙肝肝硬化患者,分析其宿主、病毒和药物等对HBV基因耐药变异的影响,包括性别、年龄、诊断、HBV基因型、HBeAg、HBVDNA水平、ALT、AST、TBIL及药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结果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清HBVDNA水平、HBeAg(-)和核苷(酸)类似物种类是影响病毒聚合酶基因区突变的相关因素。结论年龄>40岁且HBeAg(-)的血清高病毒载量的慢性乙肝患者,在临床上病毒耐药发生率较高。对于核苷(酸)初治的慢性乙肝患者,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与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耐药发生率相似,显著低于拉米夫定单药和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30.
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干扰素α启动子DNA结合蛋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干扰素α(IFN α)启动子DNA结合蛋白,探讨IFN α基因表达调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以IFN α启动子的聚合酶链反应产物作为固相筛选分子,对噬菌体人肝细胞cDNA文库进行5轮“吸附-洗脱-扩增”过程,经噬斑的PCR扩增后,构建克隆载体,最后对所筛选克隆进行DNA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搜索。结果噬菌体经富集后,随机挑选40个克隆,成功构建了克隆载体,序列测定后经过同源性搜索,确定了和IFN α启动子结合的肝细胞蛋白,筛选到17种与IFN α启动子具有结合作用的蛋白。结论多种具有不同生理、生化功能的蛋白与IFN α启动子具有结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