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4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1.
卒中单元对卒中病人早期康复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对提高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依从性和康复效果的作用。[方法]将2005年8月成立卒中单元前后各半年住院的98例脑卒中偏瘫病人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实施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48例入住卒中单元,实施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分别于入院1周内和出院前评定两组病人的康复依从性、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入院1周内两组病人的康复依从性和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两组的康复依从性和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对提高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康复依从性和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12.
目的 探讨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肌病的临床、电生理以及病理特点.方法 对3例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肌电图结果以及神经和肌肉的病理改变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3例患者均进行了气管插管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插管7~10 d,患者均出现了四肢肌肉力弱及腱反射低下,14 d后出现四肢肌肉萎缩者2例.肌电图结果示四肢多条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减慢,部分运动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下降.神经活检可见有髓神经纤维减少和轴索再生现象;肌肉活检提示神经源性损害及肌病样改变.结论 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肌病是重症患者气管插管后常见的并发症,电生理和神经肌肉病理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预防本病的发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13.
目的 评估人胚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在小鼠脑缺血模型中的作用,并探讨其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对脑缺血模型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用雄性清洁级C57B6/L小鼠50只,对动物进行标准饲养.造模前,对实验小鼠进行行为学评价,包括转棒实验和角落实验,小鼠在转棒仪上的运动时间≥300 s为完成了转棒实验测试,可纳入进行后续的实验;...  相似文献   
214.
缺血性脑梗死的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血管病是当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和多发病,是老年人致残和致死的首位原因,而其中缺血性脑梗死占1/2到4/5,尽管认为高血压、高血压糖、高龄等是脑梗死的主要发病因素,但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本文主近来脑梗死在基础研究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15.
目的:观察盐酸乙哌立松治疗伴有颈椎异常的紧张型头痛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性研究,患者226例,每日口服盐酸乙哌立松150mg,治疗时间为4周。在疗程开始前用药后第2周、4周分别记录头痛的强度、持续时间、频率、部位、性质和不良事件,并测定颈肌的痛阈。结果:治疗前与治疗第二周和第四周相比,盐酸乙哌立松明显减轻头痛程度和减少头痛频率,对于缓解颈肌张力和颈肌压痛明显有效。约有7%的病人在服药期间有轻度肢体无力、嗜睡、头晕及胃肠道反应等不适。结论:盐酸乙哌立松是治疗伴有颈椎异常的紧张型头痛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16.
目的分析大脑皮层层状坏死(cortical laminar necrosis, CLN)的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 SWI)影像学表现,并评估CLN是否含有出血成分。方法收集作者医院2016年9月至2021年9月符合CLN诊断标准的患者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1~86岁。分析患者临床病因以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18例CLN患者中,病因为脑梗死8例,脑外伤4例,脑肿瘤术后损伤4例,缺血缺氧脑病1例,病毒性脑炎1例。CLN区SWI像未见出血10例(55.6%),表现为斑点出血4例(22.2%),层状出血4例(22.2%)。结论大部分CLN患者层状坏死区域SWI像未见出血,SWI是鉴别CLN是否合并出血的重要序列。  相似文献   
217.
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是一组免疫介导的原发或特发于脑和(或)脊髓的炎性脱髓鞘病.临床常见有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NMO)、同心圆硬化(Baló病)、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ADEM)、瘤样炎性脱髓鞘病(tumor-likeinflammatorydemyelinatingdiseases,TIDD)等不同临床表型.对首次发病不能确诊MS的患者,称为临床孤立综合征(clinical isolated syndromes,CIS).近年来随着临床及影像研究的深入,对这些不同临床诊断实体的影像研究有了较大进展.正确理解和把握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影像学进展对临床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18.
目的 研究成年大鼠持续性局灶脑缺血后小胶质细胞的变化及其与缺血后凋亡的关系。方法 采用单侧大脑中动脉近端民凝术建立成年大鼠持续性局灶脑缺血模型。在手术后3h、6h、12h、24h、48h、72h和120h取材,分别用IsolectinB4凝集素标记小胶质细胞和原位末端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结果 缺血后凝集素阳性小胶质细胞和TUNEL阳性小胶质细胞都分布在梗死灶周边区。缺血12h在梗死灶的边缘密集分布凝集素标记阳性细胞,24-72h凝集素阳性小胶质细胞数量增加(P<0.05),120h阳性细胞数量减少(P<0.01)。脑缺血48h、72h、120h在梗死灶边缘区域分布TUNEL阳性凋亡细胞,TUNEL阳性细胞以神经细胞为主。结论 持续性局灶脑缺血后活化小胶质细胞主要分布在梗死灶周边区,可能对缺血后神经元凋亡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219.
目的探讨成人烟雾病的临床和影像学改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或MRI检查确诊的成人烟雾病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17例患者中表现为缺血性脑卒中12例(70.6%),主要表现为偏瘫、失语、头痛及智能减退,还可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出血性脑卒中5例(29.4%),主要表现为头痛、意识障碍、偏瘫及抽搐。MRI检查发现缺血性脑卒中累及额叶8例,底节区3例,深部脑白质3例,枕叶3例,颞叶1例;累及单侧半球4例,双侧半球8例;脑萎缩6例。环池内烟雾血管影1例,双侧大脑中动脉累及10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单纯脑室出血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脑室出血并脑干出血1例,脑室出血并丘脑出血1例。MRA均发现双侧颈内动脉或其分支狭窄或闭塞。全脑DSA检查7例,其中双侧颈内动脉狭窄、闭塞5例,双侧大脑前动脉狭窄或闭塞4例,双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3例。结论成人烟雾病临床表现多样,临床特点与责任病灶及支配血管相关;MRI和/或MRA有助于烟雾病的早期诊断,确诊需行全脑DSA检查。  相似文献   
220.
目的:比较降纤酶和常规的川芎嗪治疗对伴有纤维蛋白原增高的脑供血不足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完成了临床治疗82例伴有纤维素原增高的老年脑供血不足患者,其中52例为降纤酶治疗组,30例为川芎嗪组,分别进行临床疗效和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D-D二聚体]的比较.对8例川芎嗪治疗无效再用降纤酶治疗的临床疗效也进行了评价.结果:降纤酶对脑供血不足患者的疗效好、起效时间快,显著优于川芎嗪(P<0.01).纤维蛋白原下降显著(P<0.01),而川芎嗪组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变化无显著差异.降纤酶组的治病后PT、APTT均显著延长(P<0.01),D-D二聚体水平显著增高(P<0.01),而川芎组无显著变化.川芎嗪治疗无效的8例患者用降纤酶治疗后6例得到明显好转或治愈.而且用降纤酶治疗无不良反应,无明显出血倾向,短期应用较为安全.结论:降纤酶对纤维蛋白原增高的老年脑供血不足患者疗效好,起效快.应用降纤酶治疗老年脑供血不足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