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2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关节囊(腔)异常CT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关节囊(腔)异常的出现率、发病机制和CT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典型X线和CT表现或/和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138例成人ANFH病人的CT片,从中挑选出伴关节囊(腔)异常者进行分析。结果45个出现关节积液和其他关节囊(腔)异常,包括钙质样高密度游离体(6个),关节囊肥厚(15个),关节囊钙化(5个)和髂腰肌囊扩张(7个)。所有45个关节的股骨头均已发生塌陷。结论股骨头塌陷后,股骨头外移、应力改变和对髋关节囊的异常牵拉,是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关节囊(腔)异常的主要原因。不同关节囊(腔)异常具有不同的发生率和CT表现。  相似文献   
62.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MRI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MR特征性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研究100例疑诊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人,从中挑选出经随访证实的70例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人髋关节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MR表现,121个坏死股骨头中,111个以前上部为著,4个位于外上方,3个累及整个股骨头,3个多灶性分布;39个股骨头病灶中心T1WI高信号,T2WI中等信号;82个T1WI及T2WI均呈高低混杂信号;118个股骨头出现“线样征”,其中包括单线32个,双线51个,三线16个,四线19个;3个股骨头无“线样征”;64个股骨头出现“骨髓水肿”,28个股骨头“线样征”内或周边出现(类)圆形影。结论 “线样征”有助于早期诊断本病,MR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敏感性明显优于X线评片和CT,与ECT相当。  相似文献   
63.
骶骨衰竭骨折MRI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骶骨衰竭骨折的MR I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21例病人,女19例,男2例,平均年龄72.4岁。所有病人均有骨质疏松,其中7例为盆腔肿瘤放疗后发病。MR I检查使用矢状位、横轴位和冠状位SE T1W I、FSE T2W I和脂肪抑制FSET2W I。其中14例同时行SE T1W I增强扫描。所有病人均同时行X线平片、CT平扫检查,其中14例行同位素扫描以证实诊断。结果21例共发生37侧骶骨耳部骨折,其中16例(76.2%)为双侧骨折,5例(23.8%)为单侧骨折。37侧骨折中,32侧(86.5%)显示“蛇形”低信号骨折线。所有病例均显示片状或三角形骨折周围水肿区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14例增强扫描,骨折线均无强化,水肿区呈不均匀强化。3例合并其他部位多发性不全骨折。结论MR I诊断骶骨衰竭骨折具有特征性,可显示骨折线及骨折周围水肿区。  相似文献   
64.
淋巴瘤骨髓的MRI表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研究骨淋巴瘤的MRI表现,探讨其MRI诊断的价值。方法:10例骨淋巴瘤,男8例,女2例,年龄11-75岁,平均35.6岁。10例均行MRI检查,原发性霍奇金病(Hodgkin‘s disease,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gkin‘s lymphoma,NHL)各1例,继发性B细胞源性NHL8例。结果(1)发病部位:8例继发性者累及腰椎6例次,胸椎5例次,骶尾椎4例次,骨盆3例次,股骨近端、肋骨、颅骨、胸骨各1例次。2例原发性HD和NHL分别累及胸腰椎和胸椎;(2)病灶数目;8例继发性者均多骨多发,2例原发性HD和NHL分别为多骨多发和单骨发病;(3)MRI信号:骨髓异常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软组织肿块表现为等T1、略长T2信号;(4)病灶形态;9例呈多发灶状、斑片状态改变,1例原发生HD呈弥漫性改变;(5)病理性骨折及软组织肿块;3例合并椎体病理性骨折,6例合并软组织肿块,结论:骨淋巴瘤以继发性NHL为主,主要侵犯中轴骨,多呈多局灶性,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MRI检查敏性高,但缺乏特异性。  相似文献   
65.
颅骨软骨肉瘤的临床表现和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骨软骨肉瘤的CT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分析其临床及CT表现。结果:4例起源于颅骨,其中3例发生于颅底,临床表现与颅神经、脑质结构受压或受侵以及颅内压增高有关。CT检查所有肿瘤均见等或略低密度软组织,并含有钙化。结论:颅骨软骨肉瘤CT检查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以作出正确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66.
急性硬脊膜外血肿的MRI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急性硬脊膜外血肿(ASEH)的发病机制、MRI表现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15例ASEH病人,男8例,女7例,平均37.8岁。5例有脊柱损伤史,1例有脊柱手术史,1例有腰硬脊膜穿刺史,其余8例无特殊病史。11例经手术证实,2例经CT引导穿刺抽吸治疗并证实,2例经临床相应检查及随访证实。所有病人均行矢状面SE T1WI和快速SE(FSE)或SE T2WI。12例行横轴面FSE T2WI,8例行SE T1WI。4例行SE T1WI增强扫描。结果 15例血肿共发生于18个脊柱节段,其中6例次(6/18)位于颈段、9例次(9/18)位于胸段、3例次(3/18)位于腰段。7例次(7/18)血肿位于硬膜囊前方,11例次(11/18)位于硬膜囊后方。血肿累及1~13个椎体高度,平均4.87个椎体高度。T1WI上,所有血肿与脊髓之间均显示有线样低信号区。T2WI矢状面和横轴面上,分别有4例(4/15)和8例(8/12)在血肿与蛛网膜下腔之间显示有低信号线。矢状面上13例(13/15)血肿呈长梭形,横轴面上均呈双凸镜形或半圆形。SE T1WI上,5例呈等T1信号,6例呈短T1信号,4例呈等、短T1混杂信号;T2WI上,5例呈短T2信号,10例呈短、长T2混杂信号。4例增强扫描无特异性。结论 ASEH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可为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7.
股骨头缺血坏死髋关节腔积液的MRI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 (AVN)的髋关节腔积液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 对 86例 (12 1髋 )AVN的髋关节积液的MRI表现进行分析。全部病例均行SET1WI、FSET2 WI和T2 WI +压脂 ,横轴及冠状位扫描。参照Mitchell对关节腔液体定量方法 ,将液体分为 0~Ⅲ级进行统计。结果 关节腔积液于T2 WI和T2 WI +脂肪抑制冠状位扫描显示最清楚。 5 7%的AVN髋关节腔内可见Ⅱ~Ⅲ级的液体。股骨头皮质不完整组关节积液量与完整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结论 在AVN病例中 ,关节腔积液与病变进展相关 ,股骨头塌陷的髋关节腔内液体最多。MRI是显示髋关节腔液体的最敏感的无创方法。  相似文献   
68.
皮肤骨膜增厚症又称特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Pri-maryHypertrophlcosteoarthropathy),是一种少见的家族性骨疾患。特点为皮肤增厚,许状指,关节肿痛。无触痛的骨膜新骨形成以及骨皮质增厚。我们得见一例,报告如下:患者男,20岁。进行性四肢关节肿痛伴行走无力3年余。查体:面部皮肤粗厚,溢脂多,前额有明显粗深皱纹。双手指呈件状,皮肤厚而硬,双膝、踝及双肘关节肿痛,轻压痛。其父亲有类似皮肤改变,其余表现不明显。实验室检查:血清钙、磷及碱性磷酸酶均属正常范围。X线检查;双股骨骨干增粗,骨皮质增厚,以骨干中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69.
随机采用30个颅脑标本,经CT扫描后锯切出相应断面。另选取60例颅脑CT片,经断面标本与片子的综合观察和分析,找出在主要CT扫描层面上辨认脑回和确定脑叶的方法。大脑髓质显影清晰而易于辨认,自大脑髓质发出的髓突对应相应的脑回,只要认准髓突,即可识别脑回和划分脑叶。按此方法,在8个常用的颅脑CT层面上分别描述了髓突的典型分布以及脑回、脑叶的定位。  相似文献   
70.
患者 ,女 ,2 6岁。 1年前发现双侧颈部无痛性肿物 ,肿物逐渐增大 ,时有发热 ,约 37~ 39℃。近 2 0d来发高热 ,最高体温达 40℃ ,轻度憋气 ,咳嗽 ,不咳痰。查体 :双侧颈部可触及数个肿大的淋巴结 ,直径 1~ 3cm ,活动 ,质软 ,无触痛。双肺呼吸音低 ,未闻及干湿罗音。心脏及腹部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 110 g/L ,白细胞 4.2× 10 9/L ,中性0 .5 6 ,血沉 42mm/h ,4次查痰找结核菌均为阴性。图 1CT增强扫描示气管前腔静脉后、血管前间隙及主动脉弓旁多个肿大的淋巴结影像学检查 :胸片示右上纵隔增宽 ,呈多弧形向肺野内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