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83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周围型肺癌的动态增强曲线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曲线在周围型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研究 116例孤立性肺结节 (直径≤4cm) ,其中肺癌 88例 ,结核球 10例 ,炎性结节 15例 ,良性肿瘤 3例。在注入造影剂 1 5ml/kg前后 ,对病灶进行同层动态扫描 ,测量增强前后各次扫描时病灶的CT值 ,根据CT值绘出动态增强曲线。结果 :三者动态增强曲线的峰值中每两者之间均有显著差异 ,肺癌的增强峰值高于结核球而低于炎性结节。肺癌的动态增强曲线多呈慢升慢降型 ,抛物线状 ;炎性结节多呈快升慢降或快升快降型 ;结核球多呈一低平曲线。炎性结节达峰值的时间较肺癌快。结论 :周围型肺癌的动态增强曲线峰值、达峰值的时间、曲线形态不同于结核球、炎性结节 ,因而动态增强曲线有助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门静脉癌栓螺旋CT及CT门静脉造影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门静脉癌栓螺旋CT及其门静脉血管造影(CTP)的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43例门静脉癌栓形成的患者作了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30例进行了多平面重组(MPR)和CTP成像,15例患者治疗的作了CT随访。结果:螺旋CT轴位和MPR图像能清晰显示门静脉癌栓,直接的CT征象为门静脉增粗及充盈缺损23%在动脉期癌栓有不均匀强化;间接征象包括门静脉管壁强化(42%)、侧支循环形成(100%)、门静脉海绵样变(44%)及周围肝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CTP能直观地评价门静脉的癌栓位置、管径及阻塞程度和侧支循环的情况。CT扫描可很好地显示门静脉癌栓治疗后的变化情况。结论:螺旋CT轴位图像结合MPR和CTP图像,可以便完整的提供门静脉癌栓的全面资料。  相似文献   
13.
肝癌CT扫描快进快出的增强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癌CT扫描中,注射造影剂的目的主要是与肝血管瘤相鉴别;因此,我们对临床或CT平扫怀疑肝癌者,均按肝血管瘤扫描要求,注射造影剂后在显示病变最佳层画作快速扫描;自1985年5月至1988年12月年共2年6个月时间内,经CT扫描共诊断原发性肝癌108例,发现  相似文献   
14.
15.
肾上腺肿瘤的CT、MRI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和比较CT、MRI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4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肾上腺肿瘤的CT、MRI表现.结果 CT、MRI对肾上腺肿瘤定位、定性(区分良、恶性肿瘤)及判断肿瘤组织学类型的准确性分别为94.02%、91.85%、89.13%和98.15%、95.15%、90.74%.CT像素矩阵图上,25例(75.76%)肾上腺腺瘤内有轻度负CT值区域,非腺瘤无此征象.13例腺瘤在MRI反相位(OP)图像上的信号强度(SI)都有明显下降,SI指数平均(52.65±18.01)%;非腺瘤的信号强度无明显下降.结论结合临床表现和生化检查,CT、MRI能诊断大部分肾上腺肿瘤,两者的诊断价值相似,MRI对较大肿瘤的定位、定性及判断肿瘤组织学类型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肾癌的CT分期(附51例CT-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51例肾细胞癌进行CT-病理对照分析,旨在进一步探讨CT对肾癌术前分期的价值。1材料与方法本文男40例,女11例,年龄28~73岁,平均53岁,全部病例部经手术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17.
18.
王东  张挽时  熊明辉  喻敏  李相生  徐家兴 《空军总医院学报》2002,18(4):193-195,F002,F004
目的 探讨泌尿道螺旋CT仿真内窥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3例临床泌尿道病变的患者,都经纤维膀胱镜或/和手术证实。应用螺旋CT采集排泄期的图像作CTVE成像,双盲法与轴位,多平面重组(MPR),三维重建(3D)图像及纤维膀胱镜所见对照分析。结果 CTVE能清楚地显示泌尿道腔内的各种正常解剖结构,CTVE对膀胱腔内病变的部位,大小,数目,形态及侵犯范围的显示均与纤维膀胱镜基本一致,膀胱癌的检出率为94.7%,2个<5mm的肿瘤CTVE显示清楚,而轴位图像未显示,CTVE检测膀胱壁增厚和膀胱外侵犯的状况,显示肾盂,输尿管病变的效果明显不如轴位,MPR及3D图像。结论 CTVE对膀胱病变的显示和诊断是一种较可靠的,非侵袭性的方法,但对肾盂,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不大,必须结合轴位和MPR图像才能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螺旋CT尿路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螺旋CT尿路成像(SCTU)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螺旋CT对120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泌尿道病变患者做平扫及四期增强扫描,并作曲面多平面重建(MPR)和SCTU重建,观察SCTU显示和诊断泌尿道病变的能力,并与其他检查技术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99.2%的患者SCTU结合轴位及曲面MPR能很好地三维立体显示泌尿道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和分布范围及尿路梗阻的情况;101例手术患者,泌尿道病变在螺旋CT图像上的表现与手术所见有很好的一致性。SCTU能显示部分病变的特征,可作为轴位和MPR图像的补充,并可弥补其他影像学检查的不足。结论:SCTU对泌尿道病变的显示和诊断有优越性,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必须密切结合多期轴位和MPR图像,才能对病变做出全面、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多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支架的评价及其成像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多层(16层)螺旋CT(multi slice spiral CT,MS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在评价冠状动脉支架通畅性的临床意义,并分析影响其成像质量的因素.方法 采用MSCT对32例冠状动脉支架患者行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以多种方式重建显示冠状动脉支架的位置、形态、术后再狭窄等.其中7例经X线冠状动脉造影进一步证实.将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分三级予以评价,分析其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结果 MSCT显示所有32例患者41个冠状动脉支架的形态、位置,其中5个支架术后出现再狭窄;7例患者9个支架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诊断符合率为88.9%;图像质量优良率为87.5%(28/32例),心率<60/min、61~70/min和>71次/min图像质量优良率分别占94.7%、88.9%和50.0%,三种不同心率对图像质量显示有显著性差异(χ2=16.354,P<0.01).结论 MS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较可靠的冠状动脉支架无创性评价方法,对支架开通性显示较好,但对支架内情况显示受限,图像质量受心率等因素影响,质量控制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