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9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用ConA诱导的肝损伤模型对FasL与肝损伤的关系进行了观察。方法:用TritonX-100和8mol/L尿素对重组hFasL融合蛋白包涵体进行纯化,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进行免疫印迹实验表明多抗可以识别hFasL融合蛋白及纯化的胞外区蛋白。用已知ConA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模型,用制备的重组产物多抗做免疫组化观测肝组织FasL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相比看到损伤肝细胞FasL表达增高;预先腹腔注射该多抗可降低由ConA诱导的肝损伤时转氨酶的升高。结论:rhFasL多抗中和Fas从而减轻这种损伤的作用表达FsaL参与了ConA诱导的肝损伤机制,同时指出这种肝损伤主要是由肝细胞自身引起的。  相似文献   
82.
83.
84.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及肝纤维化,进一步探讨肝脏储备功能与肝纤维化之间的关系.方法:60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肝硬化代偿期两组,利用脉冲式色素浓度图像分析仪(DDG)行吲哚氰绿(ICG)排泄试验,监测ICG血浆清除率(K)和15min滞留率(R15);同时利用Fib...  相似文献   
85.
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导致肝炎、肝纤维化发生,进而发展至肝硬化、肝癌.肝纤维化是可逆的病理过程,而一旦形成肝硬化则不可恢复.肝纤维化程度的测定在评价慢性乙肝患者病情、指导抗病毒治疗、追踪治疗效果等方面显得极为重要.肝脏弹性测定(Fibroscan)是近年用于肝纤维化无创检测的一种新方法,国外已在丙肝病毒感染者肝纤维化诊断及治疗随访过程中广泛使用[1].我们研究不同乙肝病毒感染者Fibroscan检测情况,进一步探讨其影响因素及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
对本院收治急性胰腺炎29例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2008年1月以来,我院共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29例,年龄32~64岁,平均48岁,其中男性19例,女性10例,急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施他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和护理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1999~2003年收治的5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施他宁组即观察组30例,非施他宁组即对照组28例,对照临床症状、护理观察及有关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施他宁治疗组中,患者腹痛缓解或消失的平均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其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总住院日数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住院治疗48 h后,施他宁组血球压积降低10%以上和血钙<2.2 mmol/L的病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施他宁治疗急性胰腺炎,同时做好用药的观察与护理,可有效的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防止病情恶化,缩短平均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88.
89.
确山县抗HIV治疗效果的实验室评价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确山县抗艾滋病病毒(HIV)治疗过程中,接受治疗(治疗方案为齐多夫定胶囊、去羟基甘散和奈韦拉平片)的患者的免疫学和病毒学指标的变化和耐药毒株的出现情况。方法 对已开展抗HIV治疗的确山县部分接受治疗的HIV感染者进行了横断面调查(平均治疗时间为5 2个月) ,并在8个月后对该人群进行了随访,观察血浆病毒载量(VL)、CD+ 4 T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以及耐药突变出现的情况。结果 ①8个月后VL低于检测限的病人的比例显著降低(横断面调查时为5 1 .1 %,随访时降为31 9%,P <0 . 0 5 ) ;②服药依从性<95 %的患者血浆VL显著升高(平均升高0 5 2log ,P <0 . 0 5 ) ,而CD+ 4 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降低(平均降低96个/ μl,P <0 . 0 5 ) ;③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耐药突变率由5 3 .7%上升到6 9. 8%。结论 应加强对病人的管理,提高服药依从性,降低耐药性的产生速度,保证治疗效果;及时对治疗病人进行耐药性监测,防止耐药毒株的传播。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相位电影磁共振技术定量测量小儿不同年龄段中脑导水管区脑脊液(CSF)流动参数的情况。方法前瞻性选取60例体检健康的小儿志愿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段分组,其中1岁15例为A组、1~6岁27例为B组,6~14岁18例为C组。三组儿童均行相位电影磁共振成像检查,比较三组中脑导水管区CSF流量及流速的情况。结果 B组中脑导水管上、中段CSF向上、下流速均明显高于C组(均P0.05);而A组与B组、C组向上、下流速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B组、C组中脑导水管上、中、下段水平CSF向上、下流量均明显高于A组(均P0.05),而B组与C组各段向上、下流量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三组导水管下段CSF向上流速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而A组、B组向下流速均高于C组(均P0.05)。结论 0~14岁小儿中脑导水管CSF流速及流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1~6岁CSF流速及流量明显升高,可据此初步建立年龄低于14岁的正常儿童中脑导水管区各段CSF流动参数的正常值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