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32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闭合性颅脑创伤术后颅骨缺损手术修补时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闭合性颅脑创伤术后颅骨缺损手术修补时机的选择,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10年6月对130例闭合性颅脑创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的适应证选择、并发症防治及疗效。方法 分析 2 0 0 2 - 0 4~ 2 0 0 3- 0 4完成的 8例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的微创腔内隔绝术 (即经股动脉或髂动脉将支架 -人造血管复合移植物导入主动脉、封闭夹层裂口 )。移植物长度 97~ 99mm ,直径 34~ 4 2mm。结果  8例均获成功。术后无死亡、截瘫及心、肺、肾等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 (9 5± 4 6 )个月全部存活 ,无迟发内漏。结论 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 ,可作为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肺功能参数的影响。方法择期在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40~65岁,体重45~80kg,ASAⅡ或Ⅲ级,心功能Ⅰ~Ⅲ级,随机均分为NAC组和对照组(C组)。NAC组:麻醉诱导后CPB前静脉输注NAC 100mg/kg,CPB开始后静脉持续输注NAC 40mg/kg至术毕。C组:等剂量用生理盐水作为安慰剂静脉输注。于麻醉诱导后(T0)、开胸后CPB前(T1)、术毕关胸后(T2)、术后5h(T3)、24h(T4)和48h(T5)检测呼吸指数(RI)、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和气道阻力(R)。结果与T0时比较,T2~T4时两组患者RI、A-aDO2明显升高(P0.05)、OI明显降低(P0.05)、T2和T3时两组患者气道阻力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T2~T4时NAC组RI和A-aDO2明显降低(P0.05)、OI明显升高(P0.05)、T2和T3时NAC组气道阻力明显降低(P0.05)。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可以减轻CPB导致的肺功能损伤,对肺脏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以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为导向的早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EGDT)对感染性休克猪血流 动力学和氧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雄性巴马小型猪 12 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传统方法(C)组和目标导向(G) 组。采用静脉输注内毒素方法制造感染性休克模型后,C 组休克后维持平均动脉压(MAP)≥65 mmHg,中心静脉压 (CVP)8~12 mmHg,尿量≥0.5 mL/ (kg·h),G 组除以上指标外,维持 SvO2≥0.65。治疗持续 6 h。分别在内毒素开始输 注 0、60、120、180、240、300、360、420 及 480 min(T0~T8)记录中心体温、血流和氧动力学指标及使用的液体和血管活 性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与 C 组相比,在血流动力学方面 2 组各时点 MAP、心率(HR)、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 组在 T4~T8 时点心输出量指数(CI)和 CVP 升高(P<0.05),在 T8 时点平均肺动脉压 (MPAP)和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降低(P<0.05);在氧动力学方面,G 组在 T3~T8 时点 SvO2升高,氧摄取率(O2ER) 降低(P<0.05),在 T4~T8 时点氧供(DO2)升高(P<0.05),T5~T8 时点血乳酸(Lac)降低,在 T8 时点动静脉 CO2分压 差[Δp(CO2)]降低(P<0.05),2 组动物各时点氧耗(V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 组补液量和尿量多,去甲肾上 腺素量较少(P<0.05),G 组多巴酚丁胺用量较多,而 C 组均未用。结论 以 SvO2为导向的 EGDT 在感染性休克救治 中可更加有效地稳定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表现为心输出量增加、氧供增加、氧摄取率正常、组织灌注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择期行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手术患者50例,男42例,女8例,年龄78~91岁,BMI 18~25 kg/m2,ASA 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全身麻醉联合髂筋膜阻滞组(T组)和全身麻醉组(G组),每组25例。T组患者在实施全身麻醉前20 min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于患侧腹股沟韧带上确定好髂筋膜位置,采用平面内操作技术于髂筋膜下给予0.25%罗哌卡因+0.67%利多卡因共30 ml,10~15 min后测定阻滞平面。G组仅接受全身麻醉。术后两组均行PCIA,配方:舒芬太尼150 μg+昂丹司琼24 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背景剂量2 ml/h,单次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采用VAS评分法评估疼痛程度,VAS疼痛评分≥4分时静脉注射羟考酮0.05 mg/kg行补救镇痛。记录麻醉诱导前(T0)、髓内针固定时(T1)、手术结束即刻(T2)、术后6 h(T3)动脉血乳酸(Lac)和血糖(Glu)浓度。记录手术时间、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晶体液输入量、胶体液输入量、输液总量、出血量、尿量和去甲肾上腺素使用例数。记录术后6、8、12、24 h静息和运动时VAS疼痛评分,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用量及羟考酮使用例数。记录PA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肺部炎症、阻滞部位感染等并发症情况。
结果 与G组比较,T1—T3时T组动脉血Lac、Glu浓度明显降低(P<0.05);T组术中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明显降低,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羟考酮使用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6、8、12 h T组静息及运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T组PA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中丙泊酚用量、晶体液输入量、胶体液输入量、输液总量、出血量和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皮肤瘙痒、肺部炎症、穿刺部位感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与单独全身麻醉比较,联合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降低应激水平,镇痛效果好,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转染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基因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将体外培养的乳大鼠心肌细胞分为3组:①阴性对照组;②缺氧复氧组:培养的心肌细胞缺氧120min,复氧240min;③转染组:转染基因后,再行缺氧120min/复氧240min。心肌细胞损伤程度以心肌细胞搏动次数和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PK)活性来表示。采用锥虫蓝排斥法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同时检测心肌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心肌细胞缺氧复氧后可使细胞LDH活性显著增高,锥虫蓝摄取率明显升高,MDA含量较正常细胞显著增高,SOD含量较正常细胞显著降低;经BMP-7转染的心肌细胞可显著降低锥虫蓝摄取率,降低LDH、CPK活性,并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增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BMP-7转染可对抗缺氧复氧对心肌细胞的损伤,其机制与提高心肌细胞抗氧化损伤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为对比观察异丙酚、咪达唑仑和硫喷妥钠对大鼠缺氧复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将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A组:对照组;B~E组:缺氧复氧组,其中C、D、E组:分别给予异丙酚、咪达唑仑和硫喷妥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脑组织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硝酸还原法测定其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和NO含量。结果表明,缺氧复氧后,B、C、D、E各组脑组织中8-iso-PGF2α水平明显升高,而NOS活力和NO含量则明显降低,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C组和D组的脑组织8-iso-PGF2α含量较B组明显降低(P<0.05),但仍然高于A组(P<0.05),NOS活力和NO含量较B组明显升高(P<0.05)但仍然低于A组(P<0.05);D、E组的脑组织8-iso-PGF2α含量明显高于C组(P<0.05),NOS活力和NO含量明显低于C组(P<0.05);D组与E组比较,E组的脑组织8-iso-PGF2α含量明显高于D组(P<0.05),NOS活力和NO含量明显低于D组(P<0.05),但与B组相比无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和咪达唑仑能明显降低缺氧复氧后脑组织的8-iso-PGF2α水平,提高内源性NO生成,提示对大鼠缺氧复氧脑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异丙酚的脑保护效应强于咪达唑仑,而硫喷妥钠的脑保护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对大鼠体外循环(CPB)致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组)、体外循环组(C组)、盐酸戊乙奎醚低剂量组(PL组)、中剂量组(PM组)和高剂量组(PH组),每组8只。S组进行所有的麻醉和手术操作,但不连接转流管道进行CPB,其余4组进行CPB 60 min,并继续观察2 h。PL、PM、PH组分别在预冲液中加入盐酸戊乙奎醚0.2 mg/kg、0.6 mg/kg、2mg/kg,C组给予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CPB结束后即刻(T1)、结束后2 h(T2)采集血标本,用放免法检测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表明,与S组比较,C、PL、PM、PH组T1、T2时刻血浆TNF-α、IL-6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PM、PH组T1、T2时刻血浆TNF-α、IL-6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M组比较,PH组T1、T2时血浆TNF-α、IL-6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高剂量的盐酸戊乙奎醚可减轻体外循环后的炎性反应,且高剂量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在全麻手术患者中硫喷妥钠对丙泊酚药动学的影响,并与单用丙泊酚时比较。方法16名全麻手术患者分为2组,分别静注丙泊酚2mg·kg-1或1%丙泊酚和2.5%硫喷妥钠1:1等体积混合液0.2mL·kg-1(相当于丙泊酚1mg·kg-1,硫喷妥钠2.5mg·kg-1),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泊酚血药浓度。用3P97程序拟合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静注丙泊酚的药-时曲线符合三室模型,单用组与合用组的药动学参数:t1/2α分别为(0.8±0.4)和(0.7±0.3)min,t1/2β分别为(10.2±15.6)和(6.5±5.0)min,t1/2γ分别为(113.0±47.2)和(159.0±82.5)min,Vc分别为(0.055±0.022)和(0.052±0.041)L·kg-1,CL分别为(17.4±4.5)和(15.5±8.3)mL·h-1·kg-1,AUC分别为(108.92±31.68)和(88.84±59.08)mg.min·L-1。结论二组患者间丙泊酚主要药动学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体外循环脑损伤生化标志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自1954年Gibbon首次成功将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用于心脏直视手术后,外科技术、麻醉水平、检测技术和灌注技术都取得了迅猛发展。目前,ECC心脏直视手术后因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或致命性心律失常等直接心脏原因引起的死亡率已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