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2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183篇
医药卫生   4209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患者女性,23岁。因“消瘦、突眼3年,呕吐、腹泻、高热2d”入院。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病史3年,不正规服用甲亢平治疗,于入院2周前自行停药。入院2d前开始出现呕吐、腹泻、高热,体温达42℃,腹泻呈水样,不间断从肛门涌出,24h腹泻总量约6000ml。于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治疗,无效。遂转入我院。于入院后1h突然出现呼吸心跳停止。  相似文献   
92.
目的:报道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TUR-Bt)结合髂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复发浸润性膀胱肿瘤疗效,探讨其在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4例复发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应用TUR-Bt结合髂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分析TUR-Bt结合髂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复发浸润性膀胱肿瘤的复发及危险因素。结果24例患者随访8~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5个月。9例未复发,其中6例存活至今,3例均死于非膀胱肿瘤所致死亡。6例局部肌层浸润性再度复发,其中4例再次行TUR-BT+髂动脉灌注化疗,2例于术后3年死亡,2例至今存活,另外2例行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5例局部非原肌层浸润性复发,再次行TUR-BT+髂动脉灌注化疗,存活至今。2例局部肌层浸润复发伴盆腔远处淋巴结转移,接受综合治疗,10个月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远处转移接受姑息性治疗,7个月后死于膀胱癌。5年总生存率( OS)、无复发生存率( RFS)分别是:50%、37.5%。临床随访显示淋巴管浸润、有尿路上皮癌病史、高龄、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是OS、RFS的影响因素。结论 TUR-Bt结合髂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复发浸润性膀胱肿瘤疗效较为满意,但不适用反复复发膀胱肿瘤患者及有膀胱上皮癌病史者,对基础疾病较多患者疗效较差,对术前即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往往较差。  相似文献   
93.
急性脊髓损伤(ASCI)可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脊髓水肿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发展至关重要。脊髓水肿主要分为细胞毒性水肿和血管源性水肿。脱水剂在ASCI后水肿的治疗中作用明显。本文主要介绍甘露醇、高渗盐水、甘油果糖、呋塞米、人血白蛋白、白藜芦醇等脱水剂在ASCI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94.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疗后继发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来我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放疗致慢性鼻窦炎患者(放疗组)及单纯慢性鼻窦炎患者(对照组)各40例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鼻部主观症状、鼻内镜检查、鼻窦CT检查,并给予相应评分。放疗组中15例及对照组中36例接受鼻内镜鼻窦手术,术中行上颌窦穿刺,抽取脓性分泌物行细菌培养。结果 VAS评分:放疗组为鼻塞4.0±0.8,流脓涕6.5±1.2,头痛4.3±0.6,嗅觉减退5.1±1.4,咳嗽2.7±1.2,打喷嚏3.7±0.8,面部疼痛和压迫感4.3±1.2,耳痛5.3±1.1;对照组为鼻塞4.3±0.7,流脓涕5.3±1.0,头痛3.3±0.8,嗅觉减退4.0±0.9,咳嗽3.3±1.0,打喷嚏3.7±0.9,面部疼痛和压迫感2.2±0.5;其中流脓涕、耳痛症状放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放疗组为8.2±1.1,对照组为6.5±1.3;鼻内镜Lund-Kenndy评分:放疗组为6.2±1.1,对照组为4.7±0.7;上颌窦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放疗组以金黄色葡萄球菌(6/15)、流感嗜血杆菌(3/15)为主,还有部分未查到细菌生长(4/15);对照组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4/36)、流感嗜血杆菌(6/36)、草绿色链球菌(5/36)为主。结论放疗致鼻窦炎较单纯慢性鼻窦炎有其自身特点,其发生机制可能与放射损伤鼻窦纤毛功能,窦口肿胀、阻塞,继发细菌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95.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对扩张型心肌病(扩心病)心功能不全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8月—2014年3月收治的扩心病患者5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 mg,口服,3次/d,治疗时间为2个月;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临床情况及多普勒超声指标、血清脑钠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运动耐量(NYHA分级)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由38%上升至42%,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脑钠肽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可明显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功能,增加患者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96.
目的 研究双极射频控温器时间、预设温度、间距对两电极热效应的影响。 方法 选择新鲜鸡蛋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不同间距组、温度组和时间组,固定2个射频电极保持针身垂直置入方盘中央蛋清内,用预设温度(50~90℃)、射频时间(60s、120s)、电极间距(0.25、0.50、1.00和2.00cm)进行干预,通过游标卡尺、秒表、阻抗及温度检测,观测两电极真实温度、出现纺锤形连接的间距、不同温度下蛋清变性的时间跨度、蛋清阻抗变化、蛋清变性的最低温度、不同时间蛋清变性量(体积)和不同温度下蛋清变性阻抗的变化。 结果 ①当电极间距固定保持2.00cm,预设温度设定在63℃,主电极真实温度为63.7℃,次电极真实温度52.6℃,次极温度与预设温度、主极温度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极间距在0.25、0.50、1.00cm时,次极温度-预设温度和主极温度-次极温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在间距为0.25cm,56℃时开始出现蛋清变性,在0.25cm、0.50cm间距,温度70℃以上两电极之间出现纺锤形连接,在1.00cm和2.00cm间距时同样温度未出现该现象;③在间距为0.25cm时,预设温度75℃,单次射频60s、单次射频120s及2个单次射频60s后蛋清体积分别为(90.21±0.64)mm3、(95.08±0.53)mm3、(92.88±0.74)mm3,蛋清的变性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单次射频60s蛋清射频前、后电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单次射频120s蛋清射频前和射频后电阻分别为(128.41±8.04)Ω和(121.29±8.04)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 结论 双极射频能使蛋清组织变性,温度越高、时间越长、电极间距越小引起的变性效率越高。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系统联合咽部冰刺激等方法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急性脑梗塞患者4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4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吞咽障碍康复训练,研究组采用生物反馈治疗系统和冰生理盐水进行吞咽训练治疗.疗程2周,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评定.结果:经2周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为56.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生物反馈治疗系统和冰刺激等方法进行康复治疗急性脑梗塞后吞咽障碍,方法简单,对吞咽症状的改善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8.
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健全监督机制,是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得到满足的保障。  相似文献   
99.
现将我院中西医结合治疗无脉症合并偏瘫一例,报告如下: 仇××,女,44岁,社员。患者因说话不清楚,右侧上下肢活动不灵敏三天,于1973年6月11日入院。三天前,因生气右侧上下肢动作缓慢,说话咬字不十分清楚,但是手仍能抬起,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