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10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背景:肝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心肌营养因子,具有很强的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与心室重构,促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作用.目的: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慢性心力衰竭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治疗组.采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慢性心力衰竭小鼠模型,第7周尾静脉注射细菌脂多糖制作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模型,随后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治疗组同时给予尾静脉注射肝细胞生长因子干预.结果与结论:与慢性心力衰竭组比较,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组心室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值明显增加,白细胞介素6减少,脑钠肽下降,Bax蛋白表达减少,Bcl-2蛋白表达增加,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 < 0.01或0.05).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组比较,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治疗组心室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值明显增加,脑钠肽表达下调,白细胞介素6明显下降,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蛋白表达减少(P < 0.01或0.05).说明肝细胞生长因子通过抗炎性因子作用,抗心肌细胞凋亡作用明显改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小鼠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92.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以静止震颤、肌强直、体态不稳、运动迟缓为主要临床特征[1]。许多患者还伴随痴呆、抑郁等自主神经系统改变的症状。2008年9月~2010年3月,我们收治12例因其他疾病需手术治疗的合并PD的患者,经围术期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3.
背景:血管支架置入后靶血管部位易发生炎症反应。 目的:利用siRNA技术抑制内皮细胞白细胞介素6的生成,观察其对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 方法:采用RT-PCR测定脂多糖刺激EA.HY926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6 mRNA的时间梯度与浓度梯度,针对白细胞介素6构建短发卡状siRNA真核表达载体pGensil-1.1-白细胞介素6,通过lipofectamine 2000转染EA.HY926,抑制其白细胞介素6的产生。 结果与结论:pGensil-1.1-白细胞介素6转染EA.HY926细胞后,脂多糖刺激下EA.HY926细胞表达的白细胞介素6 mRNA及蛋白明显减少。共培养模型中,转染pGensil-1.1-白细胞介素6的EA.HY926细胞作用下,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表达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 mRNA及蛋白明显降低,结晶紫染色显示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迁移数量减少。说明siRNA技术可抑制内皮细胞白细胞介素6的生成,并通过降低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减弱平滑肌细胞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94.
95.
完全性心上型肺静脉畸形引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完全性心上型肺静脉畸形引流(TAPVR)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TAPVR患者8例,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矫治术。2例采用联合法,6例采用心上法。结果8例均存活,随访3个月~5a,无远期死亡及心律失常发生。结论心上法矫治TAPVR可获得良好的显露和足够大的吻合口,手术对心脏的损伤小,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96.
Taussig-Bing综合征合并肺动脉狭窄手术治疗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报告 男 ,7岁 ,体质量 2 0 kg.出生后体检发现心脏杂音 ,幼时易感冒 ,发烧 ,活动受限 ,喜蹲踞 .查体 :发育差 ,口唇发绀 ,杵状指 (趾 )明显 .胸骨左缘 2~ 4肋间闻及 3~ 4级收缩性杂音 ,P2减弱 .胸片 :两肺血减少 ,右心室增大 .心电图 :窦性心律 ,右心室肥厚 .心脏超声示 :主动脉、肺动脉并行起源于右心室 ,主动脉位于右前 ,肺动脉位于主动脉左后 ,肺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 ,直径 1 .8~ 2 .0 cm,右心室增大 ,肺动脉瓣下狭窄 ,卵圆孔未闭 .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右室双出口 (SDD)伴肺动脉狭窄 (Taussig- Bing综合征伴肺动脉狭窄 ) . 1…  相似文献   
97.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简称风心病,指风湿性心脏炎症消退后在心脏瓣膜上遗留下的瘢痕引起的,以心脏瓣膜病变为主的心脏病.早期表现为心脏的增大和腔壁的增厚,晚期表现为心功能不全[1].在各种心血管外科的病例中此病占40%~60%,南方高于北方[2].人工瓣膜置换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8.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以降低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目前多数认为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生物因子起主要作用。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对过氧化氢诱导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分离培养并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制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以及过氧化氢损伤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模型,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组以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 PI3K 抑制剂处理组。以ELISA检测乳酸脱氢酶活性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来评估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程度。 结果与结论:模型组乳酸脱氢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 < 0.01),同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抑制剂组也高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组(P < 0.0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组细胞凋亡率低于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抑制剂组(P < 0.01),并且都低于与模型组(P < 0.01)。证明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抑制了过氧化氢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该作用部分是通过PI3K途径发挥的。 关键词:心肌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凋亡;缺血再灌注;过氧化氢  相似文献   
99.
目的评价正中小切口手术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效果。方法取胸骨正中切口从胸骨角下方1 cm至剑突水平切开皮肤,长约5~10 cm。纵劈胸骨至第2肋间、向右侧横断胸骨。常规建立体外循环,行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手术52例。并与同期采用常规正中切口矫治的同类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55例进行比较。结果正中小切口组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与常规正中切口组相比无显著延长(P>0.05),但小切口组术后引流量较常规切口组明显减少(P<0.05)。术后循环稳定,切口小、疼痛反应轻,无切口感染和胸骨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结论胸骨正中小切口可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矫治,该术式创伤小、切口美观。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危重血管外科急症的处理特点.方法 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共收治45例危重血管疾病急症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7.5±12.4)岁,体重(68.78±14.44)kg,急诊入院或转院36例,一般住院病情恶化9例.结果 生存率86.67%,死亡率13.33%.平均住院时间20.5 d.主要并发症为出血、高血压、中风、截瘫、心脏事件、急腹症、内脏缺血、疼痛与精神症状、胸腔积液等.结论 对于危重血管外科急症,不仅要有综合的专科治疗技术,精确的重症处理技术同样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